子珊
明神宗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明朝最荒唐的昏君。他在位時間長達48年,其中有近30年不理朝政,且嗜酒易怒、貪財貪色,最終將明朝一步步推向絕境。
朱翊鈞后宮佳麗三千,卻獨寵鄭貴妃,因此引發(fā)了持續(xù)30年的“立儲風波”。朱翊鈞的原配孝端顯皇后終生僅誕下一女,使得朱翊鈞無法“立嫡”。而比起與宮女王氏偷歡所生的長子朱常洛,萬歷帝朱翊鈞更偏愛貴妃鄭夢境所生的朱常洵。雖說封建王朝奉行“太子立嫡,無嫡立長”的法綱,但萬歷帝卻因心中偏愛而遲遲不肯立儲。對此,朝臣們據(jù)理力爭,萬歷帝則總以各種借口拖延,直至皇太后施加壓力,最終不得不冊立朱常洛為皇太子。
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朱由校出生,其父朱常洛正想借此穩(wěn)定皇太子的地位。但不出所料,萬歷帝對皇長孫的出生不以為然,后來甚至還反對朱由校出閣讀書。直到萬歷帝駕崩,朱由校都沒有被立為皇太孫。
縱觀萬歷帝的一生,可發(fā)現(xiàn)其對“儲位”有諸多偏執(zhí),加之他沉溺酒色、疏于朝政、不明事理,間接導致明末宮廷風波不斷。著名的“明末三大疑案”,朝野上下、宮廷內(nèi)外都牽涉其中,案件背后隱藏的權位之爭,則標志著皇權開始衰落、朝政已然失衡。
太子險遭棍打,背后究竟是誰在密謀?
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一男子手持棗木棍闖入大內(nèi)東華門,逢人便打,一直打到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傷及守門太監(jiān)數(shù)人,直到在殿前才被制服捕獲。萬歷帝得知此事之后,當即命令御史提審問罪??裢矫袕埐?,御史再三訊問,張差總是胡言亂語、顛三倒四,后移交刑部,經(jīng)多次審問,張差才供出實情,說他正是受鄭貴妃手下太監(jiān)龐保、劉成指使。僅憑這兩名太監(jiān)的地位和能力,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膽量密謀此事,于是鄭貴妃成了最有嫌疑的始作俑者。
此案中,太子險些遇刺,不得不查;而此案關聯(lián)萬歷帝獨寵的鄭貴妃,又不得深問。消息迅速傳開,震驚了前朝后宮,面對嘩然的輿論,鄭貴妃只得在萬歷帝面前哭泣求情。見心尖上的女人哭得梨花帶雨,萬歷帝立刻出面,極力調(diào)解矛盾,一方面假意怒責鄭貴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變態(tài)度。幾經(jīng)逼迫,太子朱常洛不得不緩和態(tài)度說道:“此事只在張差身上結局足矣?!币娞硬辉偕罹?,萬歷帝遂下令嚴懲張差等人,并強調(diào)不許波及無辜人,以此保下了鄭貴妃。最終,張差被凌遲處死,龐寶、劉成在內(nèi)廷被擊斃,“梃擊案”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結束了?!拌钃舭浮笔欠袷茑嵸F妃指使,諸多蹊蹺已無從知曉,涉案者與宮內(nèi)權力之爭是否有牽連,至今未有定論。
泰昌帝朱常洛正當壯年,為何繼承大統(tǒng)僅一個月就突然死去?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萬歷帝病逝,39歲的太子朱常洛登基,改年號為“泰昌”。朱常洛因“立儲風波”受到萬歷帝的壓制,直到13歲才出閣讀書,長期輟讀的他文化素養(yǎng)并不高,也沒有高雅的愛好,終日在后宮沉迷于酒色。此時,先帝剛走,鄭貴妃為保全自己、取悅新帝,從侍女中挑選了8名美姬進獻給朱常洛。同時,鄭貴妃又竭力籠絡泰昌帝的寵妃,即兩名李氏選侍中的“西李”——李康妃,二人謀合,欲以美人計請封皇太后和皇后。
貪戀酒色的泰昌帝納8姬后,未出幾日,本就虛弱的身體,更是“圣容頓減”。泰昌帝“病急亂投醫(yī)”,斥退太醫(yī)院醫(yī)官,召原鄭貴妃宮中的內(nèi)醫(yī)、今任司禮監(jiān)秉筆并掌管御藥房的內(nèi)醫(yī)崔文升入診帝疾。服完崔文升開的藥后,泰昌帝腹痛腸鳴、大瀉不止,一夜間如廁三四十次。崔文升進藥之舉,令群臣驚詫,輿論認為他是受鄭貴妃指使,欲置皇上于死地。一時間內(nèi)廷亂作一團,太醫(yī)們更是束手無策。到了第29天,泰昌帝已臥床難起,遂召見大學士方從哲等大臣,先諭冊立“西李”為皇貴妃,后立其子朱由校為皇太子,并囑咐大臣用心輔佐。當泰昌帝問及自己的壽宮(即陵墓)時,大臣們慌亂地說:“御醫(yī)已稟報,萬歲只不過是體質虛弱。”泰昌帝自然不信,又詢問鴻臚寺進藥的官員為何遲遲不來,大臣奏道:“鴻臚寺丞李可灼自稱有仙丹妙藥可治帝疾,但諸臣皆以為不可輕信?!碧┎蹜峙滤劳?,不聽大臣們的勸阻,一心只想求得仙丹。于是宣李可灼進藥,泰昌帝服下一丸“仙丹”,四肢暖和,思進飲食,像是仙丹確有神效。泰昌帝病情好轉,再次派人催促進藥,當他服下第二顆“仙丹”后,于次日,即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一日凌晨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