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張 晴
(1.上海市海軍特色醫(yī)學中心急診科,上海 200000;2.豐縣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江蘇 徐州 221700)
腦卒中可以分成腦梗死、腦出血,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致死率明顯降低,但是,此病致殘率較高,患者肢體偏癱癥狀嚴重,不能生活自理,造成家庭嚴重的負擔[1]。延續(xù)護理是近年來廣泛推廣的新型護理模式,使患者從醫(yī)院治療時得到護理,出院回到家庭后,繼續(xù)得到護理人員的護理干預,進而提高臨床護理效果,利于患者疾病及早康復[2]。為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滿足患者的社會需求,將我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取其中一些病例,分別應用不同護理措施,分析如下。
我院治療的86例腦卒中患者,病例抽取日期為2018年1月~2019年6月,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研究。對照組合計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齡50~78歲,平均(65.2±4.6)歲;觀察組合計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齡50~77歲,平均(66.9±5.0)歲;兩組資料統(tǒng)計學對比,無明顯組間差異(P>0.05),可以比較研究。
納排標準:入選對象經(jīng)MRI、CT等檢查確診為腦卒中,具備清晰的神智。患者和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了卒中后病情嚴重、病情不穩(wěn)定,合并意識障礙且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按護理流程對患者操作,提供飲食護理、用藥護理、健康宣教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延續(xù)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組建延續(xù)護理小組。由護士長任組長,責任護士、康復師擔任組員。小組要定期更新患者檔案資料,對患者康復情況及時隨訪,做好相應的記錄,并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制定隨訪計劃。
(2)定期隨訪。選擇電話隨訪的方式,延續(xù)護理小組組員每周用電話的方式,了解患者一周內飲食情況,運動功能恢復情況,記錄所有患者機體功能恢復和癥狀改善等基本情況,對患者檔案進行更新記錄[3]。
(3)專業(yè)的延續(xù)性護理指導。指導患者每個月要回院復診一次,了解患者機體功能鍛煉的恢復情況,檢查項目包括上下樓、抬腿、直腿等訓練,肘、髖及手指等關節(jié)訓練情況,為患者持續(xù)進行卒中知識講解,講解注意事項,指導患者根據(jù)醫(yī)囑用藥,使患者和家屬掌握配合護理對康復的價值。指導患者保持科學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保持營養(yǎng)均衡,同時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及時提供心理疏導,使患者保持樂觀的情緒配合臨床各項治療。
(4)康復護理?;颊咴卺t(yī)院時,由護理人員為其按摩護理,對偏癱的肢體定時按摩,能促進患肢血液和淋巴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功能,每日按摩1 h左右。按摩要保持輕柔的力度,逐步增加按摩的力度,以患者可耐受為標準。指導患者要定時翻身,能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也能避免發(fā)生壓瘡。與此同時,在按摩和指導患者翻身等動作、時間的規(guī)范上,要指導患者家屬學習。家屬學會相關手法后,護理人員從旁監(jiān)督,指導家屬糾正錯誤的手法。使患者在出院回家后,依舊可以得到有效的康復護理管理。通過科學的管理,使患者以軀干為軸心翻身,避免肢體受損。每次翻身、起坐、床上移動等動作訓練時間要控制在30 min左右。使患者從被動配合動作逐步過渡到主動訓練,促進患者肢體的逐步恢復。當患者恢復清醒的意識后,指導患者練習各種主動訓練動作,要從簡單到復雜,逐步訓練的基本原則開展各項訓練。家屬也要學習相關指導方法,回家后指導患者繼續(xù)接受訓練。護理人員通過定期電話隨訪的方式,了解患者訓練康復進展,糾正錯誤之處,對家屬進行指導。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根據(jù)測量表格評價,評估條目43條,每條0~4分,總計172分,以得分高表示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高;根據(jù)Barthel指數(shù)量表對兩組日?;顒幽芰M行評分,總計100分,以得分高表示患者的日?;顒幽芰Ω遊4]。
護理前,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85.30±9.82)分,對照組(85.22±9.94)分,t=0.0067,P=0.9346,兩組比較無明顯組間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130.50±5.88)分,對照組(92.58±8.44)分,t=14.6169,P=0.0001,觀察組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護理前,觀察組日?;顒幽芰υu分(48.82±2.58)分,對照組(48.90±2.65)分;t=0.0334,P=0.8549,兩組比較無明顯組間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日常活動能力評分(88.30±4.40)分,對照組(65.02±4.02)分,t=14.7128,P=0.0001,觀察組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卒中發(fā)病率也逐年升高。隨著醫(yī)學水平的進步,卒中存活率也不斷升高,可是卒中后致肢體功能障礙,也會加劇患者的身心痛苦,加重了家庭的負擔。不僅會影響正常的生活,也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5]。
延續(xù)性護理小組為卒中患者制定個性化康復計劃,為患者提供專業(yè)指導,使患者和家屬都能得到教育,滿足相關疾病知識的了解,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可以更好的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每周電話隨訪,每個月患者回院復診的方式,可以全面掌握患者的康復情況,及時更新患者的檔案資料,對患者預后康復指導得出準確的評估。指導患者接受科學功能鍛煉,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進而提升生活活動能力,使患者身體維持在健康狀態(tài),縮短康復進程。本次研究結果與證實了這一點??梢姡c常規(guī)護理相比,延續(xù)性護理可以提高護理效果??茖W規(guī)范的延續(xù)性護理,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和家屬的健康宣教指導,可以對患者進行規(guī)范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和自我護理管理的掌握程度。延續(xù)性護理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為患者制定延續(xù)性護理方案,護理時要為患者提供人文關懷和鼓勵,從而使患者內心愿意接受護理干預,可以主動配合,對于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作用[6]。
綜上所述,實施延續(xù)性護理措施后,能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和日常活動能力,能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