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怡姍
(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西 運城 044000)
湯顯祖棄官歸隱后創(chuàng)作的《南柯記》和《邯鄲記》均是借主人公的夢境來反映作者對仕宦人生的感受。兩部傳奇“因情成夢,因夢成戲”,面世以來廣受關注。學術界對于“二夢”的研究多集中于本事考證、藝術價值及其思想內涵方面的研究。其中對作品思想內涵的探討一直是“二夢”研究中最重要的議題。在思想研究方面又多集中在“二夢”對晚明社會現實的批判、書中佛道思想的研究以及對作品表達的“情”的內涵的剖析上?!岸簟睂τ谟拿鑼憳O其深刻但學術界少有提及,本文試從欲望敘事的角度探討湯顯祖對于欲望以及人性的思考。
“二夢”是圍繞著主人公的夢境展開的。欲望的不斷膨脹以及欲望與欲望間的相互廝殺推動著夢境的發(fā)展。在夢境中主人公深切渴求的愿望得以實現,并在欲望的驅使下追名逐利,歷經宦海沉浮。欲望是人性的本質特征之一,既有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欲望由低級需求到高級需求劃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欲望永遠尋求滿足,在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便會有失意和痛苦?!赌峡掠洝分械拇居阼c《邯鄲記》中的盧生最初都是不得志、郁郁寡歡的落魄之人。淳于棼曾補淮南軍小將,要取河北路功名,因使酒誤事而棄官,落魄潦倒,整日借酒消愁。盧生也因年近三十仍困于田間,不能建功立業(yè)而滿腹牢騷。二人的苦悶皆因“名不成”“婚不就”,向往功名、性愛卻無法實現愿望。
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是欲望的核心內容之一。古代中國社會唯一被廣泛認可的成功只有進入仕途,位極人臣,封侯萬戶,建功立業(yè)。仕途里有鐘鳴鼎食,令人欽羨的富貴生活;仕途之外卻沒有榮耀,僅有能維持溫飽的普通生活。在這樣的社會文化支配下,“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是古代文人唯一的選擇。自我價值的高低與取得的功名息息相關,也只與功名相關。在自我實現的欲望驅使下,古代男性必須參與政治并且追求致身通顯。淳于棼與盧生也是如此,身為平庸之輩的二人在夢境中實現了現實社會中受阻的愿望,通過婚姻得以出將入相,錦衣朝堂?!赌峡掠洝分?,淳于棼在公主的奏請下被任命為南柯郡太守,做了老婆官?!逗愑洝分斜R生參與科舉考試進入仕途也是在崔氏的金錢幫助下,賄賂滿朝勛貴,才得以落卷翻為第一,成為狀元。欲望總是無盡追求更多的滿足,二人通過不太光彩的手段進入仕途后便開始貪求更大的權力和利益。淳于棼任南柯太守時不斷賄賂皇親權貴。《南柯記》中《粲誘》一出中靈芝國嫂說:“不論他為人,則二十年中,我們王親貴族,那一家不生受他問安賀生慶節(jié)之禮?”用這么多的金銀財寶賄賂正是為自己的政治前途鋪路。淳于棼回朝后受到王公貴族們的攀附追捧,一方面是因為官至左相,一方面也因為之前的金銀打點?!哆€朝》一出眾國公王親在迎接淳于棼謝恩出朝時說道:“二十年間,每勞駙馬盛禮,時節(jié)難忘。今日拜相而回,某等權此公酒迎賀?!薄逗愑洝分械谋R生在仕途上更是時刻想著為自己謀求更多的政治利益。被圣旨欽除翰林學士兼知制誥后便偷寫夫人誥命蒙混進呈,也是為了光耀家族;陜州開河成功后立刻安排了一場政治作秀來邀功,上書請皇帝東巡,命人沿河插柳,選一千名女子棹歌并招引四方商賈,如此極盡鋪張營造太平景象正是為了取悅皇帝撈取進身資本;靠反間計開邊成功后,盧生命人勒石天山記錄自己的功勞,還擔心“莓苔風雨,石裂山崩,那時泯沒我功勞了”;鬼門關還朝后盧生作著貴盛赫然,舉朝無比的太平宰相,臨死之前惦記的都是身后的加官贈謚,子孫的蔭襲,怕蕭裴二人編載國史遺漏自己的功勞,等等。盧生與淳于棼如欲望的牽線木偶般,在不斷膨脹的權力欲望驅使下終日忙碌,盲目而又無休止地追求欲望的滿足。
榮華富貴、權傾朝野是古代男性普遍的追求。淳于棼與盧生這樣炙手可熱的新權貴必然會遭到老權臣的排斥與迫害。為了維護自己既得的政治利益,老權臣與新權貴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權力斗爭。《南柯記》里右相段功只因淳于棼在公主墓地選址一事與他有爭執(zhí),便借“玄象謫見”之機進讒言,使國王將淳于棼遣還人間?!逗愑洝分欣蠙喑加钗娜趦H僅因為盧生不趨奉他而三番五次借機謀害。先是盯著盧生知制誥時的破綻,向皇上奏請盧生去陜州開河;接著又尋了西番征戰(zhàn)的題目為難盧生;盧氏開邊奏功后便暗自遣心腹訪緝盧生隱私,污蔑盧生“通番謀叛”;盧生死罪被免后被發(fā)配到海南煙瘴之地,宇文融還覺得不解恨,星夜將盧生之子攆出京城,沒崔氏為奴,入外機坊織作并遣人凌辱崔氏;密令崖州司戶了結盧生性命。宇文融為了維護自己政治上的權力和地位對盧生可謂處心積慮地趕盡殺絕,官場上出于私欲爭權奪利的斗爭血腥殘酷,為了追求操權弄柄,封侯萬戶,人人“腰下常懸?guī)а丁薄碛凶罡邫嗔Φ牡弁?,昏聵無能,整日耽于享樂,朝政任由權臣把持,對于朝廷內部的徇私舞弊權謀傾軋坐視不管。
欲望是有不同層次的。文人在自我實現欲望的驅使下進入仕途并被不斷膨脹的權力欲裹挾爭名奪權,也僅僅是自我實現欲的一個層次。還有一個更高的層次即自己政治理想的實現。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古代文人大多有著強烈的參與社會政治的意識?!赌峡掠洝分小讹L謠》一出可以看到淳于棼任南柯太守后,實行德政,輕徭薄賦,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邯鄲記》中盧生開河、開邊也是利國利民的功績。這些政治舉措反映了湯顯祖本人的“王術”理想,即治平之世、舉賢任能、禮儀之國等?!巴跣g”理想沒有超出儒家的“仁政”理想這是古代文人普遍追求的政治目標。然而美好的政治理想在黑暗腐敗黨爭不斷的朝廷里卻注定無法實現。自我實現的欲望里,政治理想的實現與權力欲望的滿足之間相互矛盾,相互沖突,有著難以調和的張力。
對情愛與性欲的追求也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欲望,對情愛的追求是一種精神欲望,渴望性欲的滿足是一種容易膨脹的肉欲。在“二夢”中湯顯祖對于“情愛”的描寫并沒有像《牡丹亭》那樣,將“情推崇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至情”,而是基本還原了封建家族的婚姻面貌。在封建社會里婚姻多為門第與社會政治利益的聯結,大多講究“門當戶對”,或與大戶人家權貴階層攀親。男性希望通過婚姻得到更多的利益。女性也因為不能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希望通過婚姻,通過男性爭取的功名利祿實現夫榮妻貴的富貴生活。在建立婚姻關系時,男女情愛是較為次要的因素。對情愛與性欲的追求是不同層面的欲望需求。古代的士大夫不僅僅在夫妻之間尋求情愛與性欲的雙重滿足雖然對于妻子也會有基本的夫妻之情,但為了滿足自己膨脹的色欲,娶妾納妓也是普遍的現象,妻子也多是聽之任之。
《南柯記》中,淳于棼意外得到瓊英郡主等人的青睞被選為大槐安國的駙馬,《邯鄲記》中盧生也誤闖大戶人家后花園與崔氏“私休”,成為大戶人家的女婿。二人在夢境中擁有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擁有的婚姻,并都在妻子的幫助下得到謀求更多社會政治利益的機會。二人對妻子都有一定的夫妻之情。淳于棼建瑤臺城專供妻子避暑,公主病逝后淳于棼悲痛萬分,夢醒后挖開槐根見到公主墳冢淚流滿面,淳于棼燃紙發(fā)愿見到公主升天之時仍戀戀不舍,要與公主重做夫妻,扯住公主裙帶不肯放她升天,這些都體現了淳于棼對公主的真情?!逗愑洝分斜R生為妻子偷寫誥命,被流放時怕連累了妻子,不肯要妻子遞來的半截錁子,要她照顧好兒女;崔氏為了救丈夫攜子午門喊冤,織回文錦為夫向皇帝申訴,夫妻二人之間可謂有情有義。但淳于棼、盧生二人在實現了權傾一朝、駟馬軒車的生活后都選擇了追求肉欲的滿足。淳于棼回朝后與瓊英郡主等人淫亂無度,盧生八十歲仍與二十四名女樂行“采戰(zhàn)”之術,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此時的盧生也面臨著肉欲與肉欲之間的沖突,對性欲的無限追求與健康長壽間存在著根本矛盾,最終盧生因放縱色欲丟掉性命。淳于棼也因淫亂無度授人把柄。二人縱情肉欲的同時也將自己推向了深淵。
“二夢”中對于官場眾生相的描寫刻畫像一面鏡子映射出晚明社會權臣黨同伐異、爭權奪利的黑暗官場?;实圬潏D享樂懶于朝政,在權力欲的驅使下,群臣展開你死我活的互相傾軋,朝政被宦官把持。放縱聲色、追名逐利也成為晚明社會的普遍風氣。缺乏束縛的欲望容易讓人腐化墮落,成為欲望的奴仆,為了個人利益罔顧社會秩序與基本的人倫道德,放棄基本的人格操守。私欲的放縱必然會引起社會失序,道德敗壞。在利欲橫流黑暗腐朽的官場,文人士大夫難以發(fā)揮自我的主觀意識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這也是湯顯祖本人對于仕宦人生的感受,屢次拒絕權臣拉攏的他在官場上只有飽受排擠壓制,無法實現自己的“王術”理想最終棄官還鄉(xiāng)。他清醒地認識到通過參與政治實現治平之世的入世之路根本走不通,而“談玄禮佛”的出世學說也無法安慰具有強烈憂患意識的心靈。在晚明黑暗荒誕的生存環(huán)境中,該如何尋求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何在?人為社會理想所做的一切積極努力都是徒勞的,是注定無法實現的。對功名權勢欲、肉欲、物質欲的無限追求也是空虛的、沒有意義的。動蕩騷亂的官場是混亂黨爭的淵藪,人事更迭頻繁。今朝的權臣明日就可能淪為階下囚。湯顯祖借助夢境表達利欲橫流的腐敗社會帶給自己的荒誕感和虛無感。
明建國后為鞏固中央集權,推崇程朱理學,加強思想文化的專制統治。程朱理學主張“存天理,滅人欲”。認為人應該壓抑人欲中不合理的追求,做一個追求“天理”的圣人?!疤炖怼笔窍闰灥氖篱g普遍規(guī)律,是萬事萬物的根源?!叭擞敝赣蟹腔镜摹⑦^分的、不合理的欲望。理學將最基本的、不得不滿足的欲望視為天理?!吨熳诱Z類》載:“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但在實際的文化建構中,欲望的合理與否往往沒有明確的界限,因此理學僵化為桎梏欲望的綱常倫理教條,壓抑束縛正常的自然人性。明中后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使市民階層興起,社會文化權利下移。文人的自我意識逐步覺醒,開始張揚主體精神。王陽明“心學”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潮。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物”,吾心即是天理,主張“致良知”。這樣一來,外在道德教條的束縛減弱,極大地凸顯了個體的主體性。在“心學”思潮的影響下,文人開始肯定個人私欲,追求個性解放。文壇掀起了“主情”的文藝思潮,湯顯祖也宣稱:“世總為情,情生詩歌,而行于神”,主張以“情”抗“理”?!靶膶W”的弊端在于主張“致良知”,但“良知”只能依靠自己監(jiān)督自己。因此“心學”在推翻“理學”桎梏的同時,很容易滑向欲望的放縱,沖擊社會的道德秩序,帶來道德淪喪、私欲泛濫的問題。湯顯祖對于“心學”流弊也有較為清醒的認識。情欲是對生命意志的肯定,但欲望一旦流于放縱勢必導致人性的扭曲墮落?!岸簟睂τ谟姆趴v有著深刻的思考。功名權勢欲的放縱不僅為自己招致禍端,也導致了宦官專權,黨同伐異,官場腐敗黑暗;在物質、性愛上的窮奢極欲不僅損害個人的健康,也會使人淪為欲望的傀儡,失去道德操守。欲望一旦失去約束,沖破道德的堤壩勢必造成社會失序,陷入嚴重的社會政治危機。
湯顯祖的“二夢”形象刻畫了在欲望驅使下盲目追求功名利祿與肉欲滿足的眾生相,揭露了晚明利欲橫流、動蕩衰敗的社會現實?;恼Q情節(jié)的背后是熱切的現實關注及對欲望的深刻思考。欲望作為人的本質特征,體現著人的生命意志。但當欲望缺乏道德約束時也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