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嬋
生命之艙,托起生命的希望。自武漢首批“方艙醫(yī)院”開始收治患者起,這些被稱為“生命之艙”的戰(zhàn)時醫(yī)療場所進入了公眾視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記者走進方艙醫(yī)院,感受那里樸實動人的瞬間和樂觀勵志的故事,感受醫(yī)患同心、互幫互助、團結戰(zhàn)“疫”的溫暖與希望。
2月21日,我來到洪山體育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我在這里聽過演唱會,看過男子籃球比賽。沒想到再見到它,已經變成了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方艙醫(yī)院。穿上隔離服,經過嚴密的防護措施,我再次走進了它。這里,有人在打八段錦,有人在練瑜伽,有人躺在床上玩手機……沒有愁云慘淡,一切井然有序,方艙里的患者都在認真生活著。
見到巧巧的時候,她正坐在桌邊認真做試卷。“這些天已經拉下了很多功課,我得抓緊時間補上?!鼻汕墒且幻呷龑W生。2月21日是她住進方艙醫(yī)院的第一天,19歲的她出乎意料地淡定從容。課桌里塞著各式各樣的學習資料,床頭貼著剛剛制定的學習計劃表,上面除了每天的學習計劃之外,還寫著:數學和物理,我要像打倒病毒一樣打倒你們。
巧巧告訴我,她上午剛進來,隔壁床的姐姐就主動帶她熟悉環(huán)境,還有一位叔叔教她連接WiFi上網課,看到她學習,病友們會自覺降低音量。“這里的氣氛很好,他們讓我覺得我被世界保護著?!边@場疫情中,巧巧的父母在武漢客廳方艙醫(yī)院治療,弟弟是密切接觸者,在酒店隔離,而她獨自一人住在武昌方艙醫(yī)院。我問她一個人住在這里怕不怕。她說:“怕,當然怕,但我已經很幸運了,我不能被病毒打倒,我還要繼續(xù)為我的理想奮斗?!?/p>
巧巧的理想是考上華中師范大學,成為一名像她班主任那樣的優(yōu)秀老師。而我的理想是記錄下這些可愛的普通人,和他們一起見證這座城市恢復往日的鮮活色彩。任世界如何喧囂,疫情如何蔓延,理想不會被打倒。
(據新華社 2.27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