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曾經(jīng)有人問我:“你知道誰最愛你嗎?”我笑著篤定地回答:“我知道!是我的爺爺。”我的爺爺總愛吃甜的,現(xiàn)在想一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以前的日子太苦了。
爺爺愛吃加了糖的南瓜湯泡飯。我小時候,他常常說:“你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钡魏?,我一向成績一般。長大后他常常說:“我希望你能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因為你要知道,誰都靠不住,你靠的只能是你自己?!爆F(xiàn)在他說的最多的是:“我什么都不怕,就擔心你以后的日子該怎么過呀。你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分配工作嗎?”但他最愛說的還是:“我們那個時候……”似乎人上了年紀就總愛回憶過去,不知不覺我也一直聽了二十年的“那個時候”。我知道那個時候大米是最有營養(yǎng)的,鹽是最好的調(diào)味品,喝甜甜的玉米糊是不用炒菜的,大學(xué)生出來都是寶,工作也都是包分配的。
爺爺愛喝加糖的番茄雞蛋湯,他教了我二十年的一個道理我至今也沒學(xué)會。因為他說,錢都是節(jié)約出來的,存錢的意思就是只存不用。我一直反駁說:“人要花錢,才會用錢。存錢就是為了花錢。不可能只存不用?!敝钡綘敔攺囊粋€已經(jīng)生銹了的鐵盒子里面掏出一疊皺巴巴的,用橡皮筋捆綁著的,夾雜著市面上已經(jīng)不再使用的紙幣,甚至清晰地告訴我那筆錢的來歷時,我相信了爺爺?shù)哪蔷湓?。那個時候存錢是真的存了只是存了。如今,在市場上已經(jīng)逐漸減少使用紙幣的時候,爺爺還會因為銀行出了某一個通告,告知某某年起的紙幣已經(jīng)不再使用而感到焦頭爛額。
爺爺吃玉米糊一定要加糖。小時候,我十分不理解爺爺?shù)摹斑^度節(jié)約”,甚至?xí)г?。那時候我不懂父親說的“孩子,理解吧,他們是真的過了苦日子的人啊”。而我或許連真正的苦,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有時,我不禁思考,究竟是怎樣的經(jīng)歷才能使人產(chǎn)生如此思想,且根深蒂固無法改變。爺爺究竟吃過怎樣的我不曾見過的“苦”,而我僅能看見的是爺爺那只從未伸直的小拇指,據(jù)說是老家修房子的時候被磚頭砸的。
爺爺老了,一次意外后,身體大不如前,今年又被查出血糖偏高,醫(yī)生建議不要再吃糖了,否則容易發(fā)展成糖尿病。這對爺爺而言,很殘忍。歲月不停留,時光一點點吞噬著爺爺。人老了好像不用吃什么也不用穿什么,他還是對自己節(jié)約得要命,錢的唯一用途就是用來買藥和給我作零花。我總覺得人似乎生來就是懂得享受的,但爺爺好像一點也學(xué)不會。他永遠在擔心自己的子女,更多的是擔憂我這個“前途未卜”的孫女。而今,生活好了,他卻依舊過著不算好的生活,甚至就現(xiàn)在的生活而言,也是一種苦日子。
我想,長大真好,因為我開始理解和尊重,也會開始心疼,心疼為什么他要過那樣的苦日子。
我想,我要健康,要好好地照顧自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讓他放心。
我想回到爺爺?shù)耐耆タ纯?,在他被父母罵的時候安慰他,在他想玩的時候陪著他,在他生病的時候照顧他,在他想吃甜食的時候給他一顆糖,我更想讓他一起嘗遍這世間所有的甜,甜到可以忘記了苦、忘記了痛、忘記了所有的憂愁。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