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被譽為歌壇“常青樹”的費玉清公開了一封親筆信,宣布將在2019年巡回演唱會結(jié)束后,正式退出演藝工作。信中坦言,父母的離開讓他失去了歸屬,從而在絢麗的舞臺上倍感孤獨。所以他下定決心,要像父親生前叮囑過的那樣,好好看看人生沿途的風(fēng)景?!巴诵莺螅蚁脒^著云淡風(fēng)輕的日子,無牽無掛,蒔花弄草,寄情于大自然,但使愿無違。”
消息一出,引發(fā)一片唏噓。
費玉清原名張彥亭,1955年出生于臺北。1977年,他在姐姐推薦下,得到知名詞曲作家兼導(dǎo)演劉家昌的賞識,與海山唱片簽約,正式開始演藝生涯。1986年,他憑一首《一剪梅》紅遍整個中國,中國風(fēng)的旋律,婉約的詞風(fēng),加上費玉清清亮的嗓音,從此成為海峽兩岸幾代人的溫情記憶。出道47年,費玉清別致曼妙的歌聲感染了無數(shù)人。不夸張地說,很多家庭祖孫三代,都是聽著費玉清的歌聲長大的。
雖然是歌壇前輩,但費玉清向來低調(diào)溫和,他的演唱會總是一個人、一套衣服、一杯清水就唱數(shù)十首歌;每次站在臺上,費玉清總是微微鞠躬,向觀眾問候:“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感謝您的到場”;跟周杰倫合作《千里之外》,極力夸贊對方有魅力,“這個歌,是沾了他很多光”;被人當(dāng)前輩,總是說“我們切磋切磋就好”。費玉清的儒雅,一覽無余。
而舞臺之下,費玉清的生活近乎無趣。他不抽煙不喝酒,起床后一小時內(nèi)不說話,為了保持對聲音的敏感,看電視時不開聲音……這個從舊時代走來的老派人,只在意一件事:面對臺下知音時,唱腔是不是從容優(yōu)雅,自己的姿態(tài)夠不夠好看、體面。
就連這場“封麥”都是體面的一種。在他的規(guī)劃里,正式離開之前必須要親自向“知音們”請辭,才足夠顯出有誠意。于是他從上半年唱到下半年,從江南唱回到臺北,一地一地跟他的歌迷朋友當(dāng)面作別。
“放下這只麥克風(fēng),我或許會彷徨,但是一旦決定要退出演藝圈,我就會退得干干凈凈,像路人甲乙一樣。”2019年11月7日晚, 64歲的費玉清,在完成最后一場告別演唱會后,正式“封麥”,退出歌壇,“祝大家好花常開,好景常在,各位朋友,珍重再見,謝謝各位?!?/p>
自此,演藝圈內(nèi)再無歌星費玉清,但是某個角落,會有普通人張彥亭認(rèn)真經(jīng)營生活。送君離開,千里之外,雖不再見,但存心中。
熱議銳評:某網(wǎng)絡(luò)音樂平臺這樣介紹費玉清:“時光流轉(zhuǎn),回憶不斷被累積或是淡忘,但是有些聲音,卻始終回蕩在心中,輕柔溫暖、誠摯深情、溫潤似玉,像一陣和風(fēng)吹過?!边@段感性的話語與儒雅的費玉清的確十分契合。這個仿佛從“慢時代”走來的人,他身上浸染著老派藝人的氣質(zhì),是我們這個時代少見的體面溫柔的紳士。他的離去,也在提示我們,那個溫潤如玉、有趣有味的時代又走遠(yuǎn)了一點。
我們告別費玉清,其實也是在呼喚那些仿佛正隨時代遠(yuǎn)去的品質(zhì):優(yōu)雅,體面,尊重,溫柔。真希望我們的時代能多一些這樣的藝人!
素材運用:謙謙君子;從容優(yōu)雅;老派人的體面;永不消逝的歌聲;學(xué)習(xí)從容地品味人生……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騰訊新聞、公眾號“木棉說”等)
編輯/華放 關(guān)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