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露
有人說,黃葉是哺育春天的意義。他們以黃葉在小場合的默默付出為美。余秋雨先生卻道不然,黃葉本身即為美。他愛的是黃葉招展枝頭,敞然大場合的恣意情態(tài)。
依我所見,無論大場合還是小場合,掌之得當(dāng),均可謂是一種人生智慧。
《老子》中有“虛室生白”之句,旨在告訴我們,不拘于虛空的“室”,即使處于小場合,也能生發(fā)自身的“白”。
如同里的退思園,園主任蘭生就是從朝廷那暗流涌動的大場合中退下,來到江南水鄉(xiāng)來。他留下的這座園林成為了后世名景,他也因此被世人銘記。留于小場合的智慧,自此體現(xiàn)。
可退居小場合,絕不意味著消極自棄。當(dāng)今社會流行起“佛系”一說。佛系,本應(yīng)有“納須彌于芥子”的超然胸襟??纱蛑胺鹣怠逼焯柕哪切┤耍瑓s反而行之,固守在自己的小場合里,美其名曰自己過的是“佛系人生”。何時“佛系”已成了囿于小場合的遮羞布?在那些“佛系青年”高喊著“平凡無罪”的口號時,早已有人默默超越他們,以難言的毅力從一個個小場合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
被譽為“江蘇塞內(nèi)蒂”的球員吉翔,自小熱愛足球,放學(xué)后,人們總能在街上看到他一次次練習(xí)傳球的身影。而今,他入選了國家隊,踏上了屬于他的大場合。他說“代表國家隊比賽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我必須努力去拼。”這就是大場合的力量,奮力向前,永不退卻!
中國也正向國際大場合邁進。綿延古今的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傳播了多少璀璨的中華文化。G20峰會,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東方巨龍已然覺醒,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承擔(dān)起一個大國的重任。當(dāng)然,在前往大場合的路上,也有人過于急功近利,只顧一味向前。這就需要我們保持處于小場合時的初心,不被貪婪、欲望泯滅最初的夢想。唯此,才能行穩(wěn)致遠。
進退得當(dāng),不隨波逐流,偏安一隅,囿于自己的小場合。也不一味向前,無審無思,困于大場合的聲色名利。這才是小場合與大場合間的智慧,也是我所追求的人生本色。
(指導(dǎo)教師:王瑞東)
評點:王瑩
本文視角獨特,從兩方面談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大場合和小場合,并分別列舉事例佐證自己的看法。在開頭便拋出觀點,并在后文中反復(fù)加以證明,讓文章顯得層次分明,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