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瑜慧
(河池水文中心宜州水文中心站,廣西 宜州 546300)
安馬水文站位于河池市宜州區(qū)安馬鄉(xiāng)安馬社區(qū),屬國家基本水文站,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中洲小江控制站,屬二類測驗精度水文站。站址下距龍江匯河口19 km,集水面積2111 km2,主要測驗項目有:水位、流量、降水、蒸發(fā)等;安馬站測驗河段順直、河床穩(wěn)定、主流穩(wěn)定,河段兩岸為U 型峽谷,河寬大約在40~100 m 之間,河床由巖石夾粗卵石組成,兩岸為沙質土,有低矮灌木、雜草,河流斷面高水無分流、無漫溢。下游200 m建有普通橋梁1座,下游400 m新建有公路橋梁1座,下游25 km處建有葉茂水電站。
安馬水文站受上游來水影響,當上游河水匯入時水位漲率急劇,若仍采用多點法施測,測點流速將增加測速歷時,勢必影響流量過程測驗,使測驗精度無法得到保證,同時,中高水時安馬站河面浮物較多,若采用五點法施測,不利于安全。綜合考慮,本站開展0.2、0.6 相對位置流速系數(shù)分析,以此率定系數(shù),在保證測驗精度的情況下,當測速垂線水深較小或大洪水期間為搶測洪水,采用0.2、0.6相對水深位置測速來解決前面所提到的測驗問題。
根據(jù)《河流流量測驗規(guī)范》(GB50179-2015)對流速系數(shù)確定的規(guī)定要求,對暢流期流速系數(shù)K0.2、K0.6按下列要求進行率定工作。
(1)暢流期0.2、0.6 m水深流速系數(shù),采用五點法測速資料分析確定,利用垂線平均流速與0.2、0.6 m 水深測點流速進行對比分析,經(jīng)多次分析后確定0.2、0.6 m水深流速系數(shù)K值。
(2)0.2、0.6 m 水深的流速為垂線各測點的實測值。
(3)流速計算方法。①一點法:Vm=KV0.2Vm=KV0.6;②五點法:Vm=0.1×(V0+3V0.2+3V0.6+2V0.8+V1.0)
式中:Vm為垂線平均流速;K為相對水深處的流速系數(shù);V0,V0.2,V0.6,V0.8,V1.0分別為相對0、0.2、0.6、0.8、1.0 m水深垂線流速。
隨機選取2018年安馬水文站在低中水采用精測法測得的流量資料3 份,流量采用水文纜道懸掛流速儀施測,測速垂線8~10 條,測速歷時100 s。本次分析選用的實測資料樣本(見表1),表內對各次流量中每條垂線進行了相關分析。
表1 安馬水文站水面流速系數(shù)與0.2、0.6 m水深流速系數(shù)分析統(tǒng)計表
3.3.1 回歸分析法
以0.2 m 相對水深流速為橫坐標,以垂線平均流速為縱坐標作相關圖,R2=0.981,兩者相關較好(見圖1)。
圖1 安馬水文站0.2 m相對水深流速~垂線平均流速相關圖
對回歸方程和簡化后的函數(shù)式進行偏離誤差檢驗,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函數(shù)關系檢驗表(0.2 m相對水深流速系數(shù))
以0.6 m相對水深流速為橫坐標,以垂線平均流速為縱坐標作相關圖,R2=0.991,兩者相關較好(見圖2)。
圖2 安馬水文站0.6 m相對水深流速~垂線平均流速相關圖
對回歸方程和簡化后的函數(shù)式進行偏離誤差檢驗,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函數(shù)關系檢驗表(0.6 m相對水深流速系數(shù))
3.3.2 均值法
通過每個樣本的垂線平均流速分別與水面流速及0.2、0.6 m相對水深流速的比值,得出每個樣本的V/V0、V/V0.2、V/V0.6,最后統(tǒng)計出均值,經(jīng)計算,水面流速系數(shù)均值為0.92;0.2 m相對水深流速系數(shù)均值為0.91;0.6 m相對水深流速系數(shù)均值為0.98。
3.3.3 實測流量計算
0.2、0.6 m 相對水深流速系數(shù)采用平均值法和回歸分析法的平均數(shù)對流速進行計算,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2018年4月~2019年5月安馬站流量測驗分析表
通過表4我們可以看出,0.2 m采用流速系數(shù)為0.90;0.6 m采用系數(shù)為1.0,所計算得出的流量符合整編規(guī)范《水文資料整編規(guī)范》(SL247-2012)中的定線誤差標準,說明0.2、0.6 m的水深流速系數(shù)具有代表性,成果可靠,可以采用。
通過對2018年的3 個樣本進行分析計算得出0.2 m水深流速均值系數(shù)為0.91,相關分析得出系數(shù)為0.90,取兩者平均得出系數(shù)0.90;0.6 m 水深流速均值系數(shù)為0.98,相關分析得出系數(shù)為1.04,取兩者平均得出系數(sh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