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龍
陽城被貶為湖南道州刺史,攆出了京城。這也好,陽城是唐德宗時期的進士,本來就不想做官。當(dāng)初,若不是唐德宗親自動員,他是不會為皇帝出任諫議大夫的。諫議大夫就是專門給朝廷提意見的官員。陽城書生氣十足,提意見居然提到了皇帝寵信的要員身上,且言辭激烈?;实鄣男囊彩侨忾L的,也是氣不得的?;实垡簧鷼猓桶殃柍墙o貶了。
來到道州后,自然要遍訪民間,體察民情。很快,陽城就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種奇特的貢品。奇就奇在它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山珍海味,而是養(yǎng)在罐子里的兒童。兒童雖然被養(yǎng)在罐子里,卻能言善辯,機警過人,俗稱“矮奴”。自是有人調(diào)教。
“天下竟有這等怪事!”陽城極為憤怒。
經(jīng)過進一步偵探,陽城得知,“矮奴”作為道州貢品由來已久。這種奇特的貢品,可以追溯到隋煬帝時代。隋煬帝什么都愛玩,特別賞悅精靈古怪的人。有一天,他看到一個侏儒,伶牙俐齒,插科打諢,十分搞笑。此侏儒名喚王義,也是個秀才。隋煬帝大喜,將王義收在身邊,聽他說笑,解悶子,逗樂子。得了這樣的寶貝,隋煬帝十分開心。問王義是哪里人?王義答永陽人,也就是道州一帶的人了。
隋煬帝喜好道州的“矮奴”,下面的人就開始在道州廣為搜羅,以敬獻皇帝,讓皇帝高興。久而久之,道州“矮奴”竟成為道州的特產(chǎn),專門向朝廷進貢。其實,道州也并非遍地矮人。一些喪盡天良的官員,捉一些兒童過來,放入瓦罐里養(yǎng)著。平日,只讓“矮奴”露出腦袋吃喝,進貢時才破罐而出。
弄清了原委,陽城要向皇帝進言了。他要廢除道州“矮奴”,還道州以清白。
有人勸他說:“刺史大人,道州貢品的規(guī)矩,還是不要破壞的好。您想想,您本來是皇帝身邊的大臣,就因為您仗義執(zhí)言,得罪了小人,才被發(fā)落到道州的啊。”
“只要我當(dāng)一天道州刺史,就不允許再向朝廷進貢‘矮奴!”
陽城這么說了,也這么做了。他上書朝廷,要皇帝傾聽民間的呼聲,所謂的道州“矮奴”,根本就是以訛傳訛。就算道州有身材矮小的老百姓,那也是矮民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矮奴”!
接到陽城的奏折,唐德宗動了惻隱之心。說實話,攆走了諫議大夫陽城,皇帝曾在心里后悔過。他知道,陽城敢于直言,是為他好,是為了朝廷的興盛。大概,是為了還陽城一個公道吧,唐德宗遂下旨道州,停止進貢“矮奴”。
道州就這樣絕了“矮奴”。
道州百姓無不崇敬陽城。是陽城解救了百姓的苦難,無論身材怎樣矮小,再也不用懼怕被送到朝廷了。有小孩子的人家,更是拍手稱快,不再擔(dān)心小孩子被官兵捉去,養(yǎng)到瓦罐里敬獻給朝廷了。
陽城捻著胡須微笑,再也沒有什么比百姓的安樂而值得他歡顏了。
道州百姓將陽城奉為福星。后人將他塑造成天官模樣,一身官束,一派和顏。
以后,凡來道州做官的人,都要到陽城的塑像前拜一拜,祈求他保佑平安。
陽城總要托夢給這些官員:百姓從來就不矮,任何將百姓矮化為奴的人,才是真正的矮奴。
選自《安徽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