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玲 陳翰旭
女王花園,古巴。傍晚,在水下往上拍攝到這一幕。 陳翰旭 攝
女王花園,古巴。與張開大嘴迎我而來的野生鱷魚共舞。 吳秀玲 攝
自2006年在帕勞浮潛旅行后,我們對千變?nèi)f化的海底世界深深著迷,結(jié)束旅行后決定一起學潛水并取得潛水執(zhí)照,我們的潛水人生就此開啟。
水下拍攝的器材及拍攝環(huán)境,對于女攝影者來說都是相對困難的。在古巴女王花園,吳秀玲曾拍攝到一張關(guān)于鯊魚的作品,這張照片帶給她幾乎是攝影生涯里最困難的拍攝經(jīng)驗——由于鯊魚移動速度快且肚子部分呈現(xiàn)白色,光影的捕捉與攝影技巧都備受考驗,而要將鯊魚跟夕陽同時定格在畫面中,則更考驗她的臂力。身材嬌小的吳秀玲必須要背負20多公斤重的潛水器材、拍攝器材在水面上上下下,借助浮力、克服阻力,在沖出水面的瞬間捕捉鯊魚的游動。連續(xù)3天反復(fù)進行這樣的動作,誰都吃不消,拍攝一會兒后,她的胳膊已經(jīng)完全無法抬起,但她仍在吃了止痛藥后繼續(xù)拍攝,才獲得了這個瞬間。
然而,體力上的困難比起可能遇到的生命危險已經(jīng)不算什么。一般拍攝前,“導(dǎo)潛”會先幫著探路,尋覓合適的拍攝對象,比如鱷魚。一次,“導(dǎo)潛”回報說看到一只眼神很“友善”的鱷魚,就讓直接下水拍攝,毫無安全措施。這是吳秀玲第一次拍攝鱷魚,原本以為會有人先喂鱷魚吃飽,或是有人在旁進行保護,沒想到竟是這種方式!為此她做了很久的心理準備:若是鱷魚朝自己沖過來,就把相機往鱷魚嘴里一塞,趕緊爭取時間上船!
皇后花園受到古巴政府的嚴格保護,在藍色的海水中,能看到各種鯊魚經(jīng)過,這是一只加勒比海礁鯊。 吳秀玲 攝
好在這種危險并未發(fā)生,好奇心旺盛的鱷魚朝吳秀玲游近,讓她捕捉到野生動物美麗的一面。然而,在旁邊拍攝的我,卻全程目睹了這個充滿兇險的場面。當時鱷魚距離吳秀玲不到一只手臂的距離,身軀相當龐大,比吳秀玲的身高還要長不少。
對于攝影師而言,好照片需要機緣和等待。在古巴紅樹林拍攝的第一天就碰到這只美洲鱷,后來兩天,一直想要補拍,反而都落了空。
因為愛上潛水,進而迷上水底攝影,共同的興趣讓我們夫妻成為彼此最理想的旅伴及潛伴;我們也希望能夠捕捉更多樣化的海底世界畫面與朋友們分享。
在水下攝影的領(lǐng)域,特別是微距拍攝,為了凸顯主題,常常采用黑背景。這種黑色背景并非像拍攝人像、靜物等是通過黑色背景布來實現(xiàn),而是通過把握下面3個方法實現(xiàn)。
1.縮小光圈,用閃光燈。2.快門速度為1/160秒,甚至1/200秒。3.背景空曠。廣角鏡頭也可以拍攝黑背景,除了上述前兩個
原則外,就是在晨昏時刻拍攝。
阿尼洛,菲律賓。螳螂蝦的幼蝦呈現(xiàn)半透明,在水層中游動,像是一個外星生物。陳翰旭 攝
四王群島,印度尼西亞。小魷魚活躍時間以夜間為主,夜?jié)撌蛛娡蚕?,因為防御本能而舞動的觸手影響了對焦或快門時間,大幅增加了拍攝難度。陳翰旭 攝
印度尼西亞。白色臉龐、小小斗雞眼、兩抹腮紅,模樣可愛的小綿羊海兔,通常出現(xiàn)在葉片上,像小綿羊低頭吃草。吳秀玲 攝
印度尼西亞。一只停留在海鞭上的蝦虎魚,用側(cè)邊束光的方式,拍攝出黑暗中偷窺的魚眼。吳秀玲 攝
阿尼洛,菲律賓??煲趸男〕篝~卵。吳秀玲 攝
印度尼西亞。一只清潔魚正在為燕魚清潔鰓上的寄生蟲,而清潔魚也能獲得飽餐一頓。吳秀玲 攝
在晚上拍攝并選擇月光干擾較少的情況。在進行潛水前,先放燈在水下吸引一些趨光性生物靠近,半小時后再下水拍攝。一般選擇的拍攝點通常水深超過五十米,但潛水員并不會下到那么深去拍,而是浮在5米至30米的深度拍攝浮游生物。因此,潛水技巧、浮力控制與運氣都非常重要。
熱衷于潛水及水下攝影,并將其視為生命的一部分。他們的作品在世界范圍內(nèi),加起來獲得了103個獎項,并見諸多家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