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20年8月綜合報道】 2020年7月28日,為慶祝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正式從建造階段邁入裝配階段,ITER組織邀請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七個成員方的高層政要以及ITER理事會成員現(xiàn)場或線上出席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并在多個媒體全球直播,共同見證ITER計劃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ITER的建設始于2010年。2020年3月歐洲國內機構(EDA)將ITER裝置中央大樓——托卡馬克大樓——移交給ITER組織,并啟動了設備裝配工作。托卡馬克裝置的主要設備均已運抵ITER施工現(xiàn)場。
ITER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托卡馬克裝置:直徑和高均為約30米,總重量達2.3萬噸,由約100萬個部件和1200個工程包組成。
ITER計劃是一個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旨在建設一座500 MW托卡馬克聚變堆,證明聚變作為一種大規(guī)模零碳排放能源的技術可行性。歐盟幾乎承擔了其造價的一半,其他六個成員(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分擔了另一半。
根據ITER組織2016年修訂的時間表,第一個等離子體將于2025年實現(xiàn),氘-氚聚變實驗將于2035年開始。造價估計為200億歐元(226億美元),所有設備均由ITER成員以實物形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