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和北美已經成為新冠病毒長驅直入的肆虐地,形勢非常不樂觀,很多專家擔心會有更多意大利情況的出現。歐美是世界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卻在新冠病毒面前表現得相當脆弱,有些教訓是應當總結的。
首先,歐美很多國家在一開始放松了警惕,對疫情可能進入到他們的國家并且發(fā)生與武漢類似的大規(guī)模暴發(fā)缺少真正的防備。意大利很早就與中國斷航,以為這個措施會很有效,放松了對病毒通過各種途徑傳入和在社區(qū)暴發(fā)的警惕,給了病毒以機會。
二是一直未能采取先于病毒傳播一步的預防措施,從前面去堵截疫情,而是從后面被疫情帶著走,根據疫情當時的暴發(fā)程度安排防控措施。這沒有給應對潛伏期造成的那部分隱性疫情留下余量,使得實際措施總是落后于疫情,形不成殲滅戰(zhàn)。
三是歐美社會的總體動員程度偏低,政府沒有嘗試將社會組織形式針對疫情真正“緊急狀態(tài)化”,政府過度照顧了民眾不想放棄日常利益的那部分愿望,而對民眾控制疫情的另一部分愿望響應、放大不足,甚至有的政府出于經濟政治考慮反而落在了要求強化抗疫的民意后面,未能對舉國抗疫發(fā)揮強有力的領導作用。
第四,上述所說的問題并沒有在歐美一些國家得到反思,這樣的情況其實在新的形勢下再以今天的方式慣性地繼續(xù)。不止一個國家的政府在解釋未采取更嚴厲措施時表示,現在還沒有到那樣做的時候,而疫情嚴重國家的情況顯示,往往到局勢顯示該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時候,那樣做已經晚了。
當然了,如果能夠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死亡率,當前抗疫方式也不會拖累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行,那么“佛系抗疫”也許不失為一種可以推行下去的公共衛(wèi)生哲學。但是意大利顯示了那么高的死亡率,而且疫情已經導致了不斷加劇的社會恐慌,嚴重破壞了世界金融秩序,“佛系”抗疫是否能夠長期維持下去,會不會有更為嚴重的失控,是值得懷疑的。
對于究竟該怎么做,世界衛(wèi)生組織是有指導意見的,然而世衛(wèi)的意見并沒有被一些國家認真參考,推動一些歐美國家形成策略的主要還是政府與輿論互動的各自獨特過程。病毒沒有國界,疫情會在世界各地流竄,造成各國的交叉感染,因此世界需要加強合作,形成統(tǒng)一的抗疫格局。要排除各國間不同利益、尤其是地緣政治因素對全球抗疫的干擾,要讓經驗分享超越意識形態(tài)等各種國家間競爭,盡可能幫助各國的抗疫都更加科學,更加有前瞻性。
美國應當在促成各國合作抗疫方面表現出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迄今華盛頓的表現與它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很不相稱,對全球抗疫的負面影響明顯更多些,而這被證明反過來影響了美國自身的利益。華盛頓沒少針對疫情指責中國,它對歐洲的最新態(tài)度也飽受詬病。它該認真做一些自我調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