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四川省關工委走過近30年的關愛歷程,是全川120多萬老干部、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五老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鑄就了一個個關愛豐碑。他們的故事是關愛事業(yè)發(fā)展取之不盡的源泉,更是關工人砥礪奮進源源不斷的動力,更是《關愛明天》最珍貴的素材寶庫。
這些年來,省關工委連續(xù)七年聯(lián)合省級有關部門和新聞單位,先后評出70名“十佳五老”和88名“十佳五老”提名獎獲得者?!蛾P愛明天》也年年跟隨著他們的足跡,通過系列報道、人物專訪、基層調(diào)研、專題報道等形式寫故事、傳精神。
過往的故事中,讀者看到用獨臂擎起大愛人生,成就千余名孩子藝術夢想的周俊明;堅守關愛第一線的劉成陽,在推動無縫教育和構筑關愛“五失”青少年網(wǎng)格化平臺方面探出了新路;烽火戰(zhàn)場灑過熱血,三尺講臺育過桃李,退休后在志愿舞臺甘當“代理家長”的黃云……
數(shù)百篇五老故事里,讀者感受到了五老們的“最美精神”“最美情感”和“最美傳家寶”。他們的精神,通過《關愛明天》傳遞給讀者,既溫暖了讀者,也滋養(yǎng)了《關愛明天》的“精”“氣”“神”。
◆2016年12期《那一刻,溫暖溢滿心田》——孩子寫心中的十佳五老霞新民,是霞爺爺將真情關愛下一代注入紅色教育活動中,勉勵孩子走出留守的陰霾。
◆2017年12期《讓國歌在新時代唱得更嘹亮》——展現(xiàn)著老藝術家韓萬齋用激昂國歌,為下一代凝心鑄魂的風采。
◆2020年1期《不忘初心永葆紅心》——周繼成永葆本色、不忘初心,關心下一代,成為孩子們口中的“傳承紅色基因的周爺爺”。
◆2014年9期《“十佳五老”郭大吉主動擔當孩子監(jiān)護人》——山區(qū)孩子的保鏢爺爺,把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撿”回家當親孫子的感人故事。
◆2018年10期《馬全烈:霞滿桑榆正烈時》——飄揚著馬全烈“只有退休干部,沒有退休黨員”的信念。
◆2019年9期《“永不退休”的共產(chǎn)黨員》——在81歲老干部林樹清的內(nèi)心,“對黨忠誠”就是從源頭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2014年9期《周俊明自辦“愛心書畫室”》——身患癌癥的獨臂書法家,免費為青少年教授書畫藝術,用獨臂擎起大愛人生。
◆2018年4期《為山區(qū)孩子“扶智”》——夏俊林把多年摸索出來的育人心得、教學經(jīng)驗,教授給遍布漢源的鄉(xiāng)村教師,將關愛傳遞到青少年。
◆2019年1期《為夢想插上科學的翅膀》——老專家趙家驥育人重育心,把深奧科學講得“有益更有趣”的探尋。
◆2017年8期《人生樂章為愛而譜》——用一顆紅心成立了“丁愛譜工作室”,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
◆2019年2期《科技助業(yè)拔窮根》——為德昌的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甘灑余暉的五老陳德熙,被大家尊稱為“老輩子”。
◆2020年4期《打通藏鄉(xiāng)阻學路》——老干部楊秋堅守在藏區(qū)村寨,愛心助學讓村里走出103名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