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
“請保持鎮(zhèn)定,地面有些震動,總統(tǒng)先生?!?/p>
“我比你們鎮(zhèn)定多了。”
2019年8月,智利總統(tǒng)皮涅拉正在一個工廠聚精會神地發(fā)表演說,6.5級地震突如其來。工作人員急忙穩(wěn)定秩序,但皮涅拉顯得頗為鎮(zhèn)定,“就像當我們講話時你們也會鼓掌喝彩一樣,地震不過是地球喝彩的方式,它是獻給工作在這片土地上努力的人們的?!睓C智的發(fā)言立即引發(fā)陣陣掌聲。
對政治家們來說,公開性發(fā)言有時無異于“演出”,不論是爭取選民手中的選票,還是說服同僚推行某項政策,都得事先周密策劃、反復練習,正式“出演”時方能行云流水、事半功倍。
不過,即便政治家們有備而“講”,中途也可能發(fā)生“意外”,考驗著他們的應變能力。
一說政治新聞發(fā)布會,大家會想到冗長的發(fā)言、無聊的氣氛,不過幾個月前,巴基斯坦的一場發(fā)布會就有些“別開生面”。
當時,地區(qū)部長尤薩夫扎伊正在發(fā)表講話,直播畫面中的他忽然長了貓耳朵和貓胡須,看起來萌萌噠——原來,一名志愿者意外啟動了臉書直播上的“貓濾鏡”。網友們覺得無傷大雅,稱“這一意外有助于傳播微笑,緩解緊張”。
有時,意外也令人啼笑皆非。2019年年初,尼日利亞人民民主黨為了總統(tǒng)大選四處進行演說,當時,他們的黨主席正在帶領群眾喊口號,沒想到演講臺突然發(fā)生塌陷,臺上所有政客全都跌落下去。網友調侃,這些政客可真是名副其實的“跌落神壇”。
不過對于高齡選手而言,最擔心的還是演講時身體出現(xiàn)“故障”,畢竟誰會信任一名不夠健康的領導呢?
美國第59屆總統(tǒng)選舉即將拉開序幕,如果競選成功,現(xiàn)今76歲的美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前副總統(tǒng)喬·拜登將成為有史以來就職年齡最大的總統(tǒng)。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特朗普就曾嘲諷說:“我感覺自己還是個活力四射的小伙子,至于拜登,那就不好說了。”結果怕啥來啥,拜登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左眼忽然變紅,疑似血管破裂,這一幕被鏡頭清晰地記錄下來。雖然他神色自若地完成了演講,但其健康問題無疑又給競選增加了不確定性。
曾任意大利總理的“政壇大嘴”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也是不服老的硬核演說家。70歲那年,他一口氣演講了40多分鐘后,忽然語速驟減,聲若蚊蠅,身體如大廈之將傾搖搖欲墜,在講臺上當場暈厥。雙眼緊閉的老貝被抬下講臺,隨后被診斷患有輕微心臟病。但他拒絕了安裝心臟起搏器的建議——命可以不要,“硬漢”人設不凹不行。
政治家們演講時得直面大批民眾,這也給心懷不軌之人帶來了可趁之機,電影里出現(xiàn)的襲擊、爆頭情節(jié),并不是沒有現(xiàn)實依據。2013年1月19日,保加利亞政壇上演了一幕驚心動魄的刺殺行動。當時,權利和自由運動黨主席艾哈邁德·多甘正在政黨年會上與約3000名參會者侃侃而談。誰都沒有注意到,一名槍手突然沖上演講臺,在不到30厘米的位置對著多甘就是一槍。沒想到,關鍵時刻手槍竟然啞火,反應迅速的多甘沒給槍手第二次機會,立即朝他撲過去,最終眾人將其合力制服。
除了槍擊,殺手甚至出動了無人機。時間回到2018年8月4日,委內瑞拉總統(tǒng)馬杜羅在首都加拉加斯出席一場軍隊紀念活動電視講話時,畫面突然震動,現(xiàn)場傳來巨響,馬杜羅隨即被警衛(wèi)轉移。經查,炸彈可能是由無人機投放,不過總統(tǒng)安然無恙。
相比地震、襲擊等殃及性命的鮮見意外,演講時更常發(fā)生的還是設備故障、摔跤這些無傷大雅的小事。如能急中生智,同樣能化尷尬為愉快。
以演講才華著稱的奧巴馬在發(fā)表演講時,演講臺上的美國總統(tǒng)印章忽然滑落,發(fā)出“砰”的一聲響。這一小插曲當然沒能干擾奧巴馬,他開玩笑說:“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你們都知道我是誰。”臺下聽眾捧腹大笑,他接著表示:“但我確定現(xiàn)在這個大廳里一定有人正緊張得不得了,他一定是在渾身冒汗,你們覺得呢?”這話當然指那個負責把印章固定在演講臺的工作人員,奧巴馬的巧妙應對讓現(xiàn)場再次笑聲陣陣。
幽默總是氣氛的潤滑劑。英國首相威爾遜在一次演講時,臺下突然有人出言不遜,高喊“狗屎!垃圾!”氣氛一時有些尷尬,誰知威爾遜不慌不忙地說:“這位先生,請稍安勿躁,我馬上就會講到你所提出的關于環(huán)保的問題?!?/p>
不過也并非所有人都有威爾遜的好脾氣,譬如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第五屆國際北極論壇上,普京在提到“在平均購買力和經濟規(guī)模方面,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時,被一名編輯打斷,后者還提了一個新的問題,“對不起,總統(tǒng)先生,您說中國是一個北極國家嗎?”普京直接霸氣回懟:“在您說話的時候,我一直在忍著?,F(xiàn)在您也可以忍著”,接著繼續(xù)他的演講。一句看似霸道的“忍著”,其實也傳達出其對于中俄關系的態(tài)度:不容挑撥。
“一言之辯,勝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劉勰在《文心雕龍》里寫的這句話,可以說是道出了口才的真諦,在“唇槍舌劍”的政壇尤其如此。不過,政客們并非總被戴上激情演說家的高帽,民眾最后要看的還是政客能否兌現(xiàn)其承諾。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