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蒼居士
當?shù)貢r間2020年1月11日晨,伊朗軍方承認,由于操作失誤,意外擊落了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客機。
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稱:“(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在美國冒險主義誘發(fā)的危急時刻,一場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到影響的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p>
消息一出,舉世嘩然。為罹難者哀痛之余,筆者也對民航史上客機被意外擊落的事故作了一番盤點,最近六七十年來,全球類似事故還有不少,致使上千人遇難。
一
先說說這次。當?shù)貢r間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型客機在伊朗德黑蘭機場附近墜毀,機上17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因為此次墜機事件發(fā)生在伊朗對美駐伊拉克軍事基地實施“報復”行動之際,此前也引發(fā)了“疑似遭到伊朗導彈擊落”或“疑似恐怖襲擊”的猜測。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曾在兩天前表示,加方從多個消息源獲得情報,8日墜毀的烏克蘭客機系被伊朗“錯誤擊落”;美聯(lián)社報道稱,“特魯多同時認為,襲擊(即擊落)可能是無意的”。
而今天,伊朗軍方在聲明中詳述了這場“人為空難”的細節(jié):
在美方聲稱要在伊朗境內針對大量目標進行打擊之后,鑒于相關區(qū)域的空中交通空前增加,伊朗武裝部隊處于最高戒備狀態(tài)。
在如是“危急的情況下”,烏克蘭航空公司的航班離開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時,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的一個敏感軍事中心,并且“飛機形狀及飛行高度與敵機相似”,故被意外地“人為錯誤”擊中。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航空航天部隊司令哈吉扎德在關于誤擊烏航客機事件的發(fā)布會上表示:“此前有情報稱伊朗將面臨被巡航導彈襲擊的危險,隨后客機(烏航)被導彈系統(tǒng)操作員誤認為是巡航導彈,該名操作員本來應向上級匯報,但似乎通訊出現(xiàn)問題,他有10秒時間來決定是否發(fā)射導彈,最終做了錯誤的決定。”
2020年才過去8天,“戰(zhàn)爭的陰影”并未像輿論界所形容的“真正迫近”,176條生命卻驟然離去。
二
回顧過去這幾十年,民航客機被擊落、無辜民眾意外喪生不是頭一遭。
1973年2月21日,一架利比亞阿拉伯航空公司波音727-224客機執(zhí)行114號航班飛行任務,在飛臨埃及北部時,突然遭遇特大風暴,偏離航向,誤入以色列控制下的西奈半島上空。
高度警覺的以色列軍隊很快就注意到了這一“不速之客”,派出兩架F-4戰(zhàn)斗機對其進行偵察和攔截。
兩名以色列飛行員試圖以手勢、搖晃機翼和警告射擊等方式向客機示意,讓其跟隨F-4回到附近的空軍基地,但這架波音727飛機的反應卻是轉而向西飛去,以色列方面由此認定客機“企圖逃離”。
按照時任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的命令,戰(zhàn)機最終將114次航班擊落在距離埃及實際控制領土僅一分鐘航程的大漠里,造成機上108人死亡,5人生還。
據(jù)幸存者描述,機組人員知道以色列戰(zhàn)斗機的示警目的,但其出于“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血海深仇”,當即決定對戰(zhàn)機信號不予響應。事后,以色列國防部長公開聲明擊落客機是出于“錯誤的判斷”,事故最終也以以色列對遇難者進行經濟賠償作為了結。
整整十年后,與“114航班”事件脈絡頗為相似的又一“誤擊”事故驟然發(fā)生。
1983年8月31日,一架大韓航空公司的波音747-230B客機執(zhí)行007航班飛行任務,從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起飛。當時機上載有29名機組成員和240名乘客,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將于一夜的飛行后抵達漢城金浦機場。
飛機飛過阿拉斯加后不久,一架蘇聯(lián)國土防空軍第11防空集團軍的Su-15戰(zhàn)斗機忽然出現(xiàn)在007航班附近——該航班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了原蘇聯(lián)堪察加半島核潛艇基地的上空,這已經是大幅偏離了航線。
根據(jù)蘇聯(lián)的說法,007航班對Su-15發(fā)出的無線電呼叫及警告射擊都沒有反應,甚至有“爬高躲避”的行為。東京時間9月1日凌晨3時許,戰(zhàn)機飛行員接到攻擊命令,隨即發(fā)射兩枚K-8導彈擊中客機尾部,致使波音飛機在近萬米高空爆炸,機上26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韓國和美國表示,該機系因導航故障、偏離航線誤入蘇聯(lián)領空,而蘇聯(lián)則稱該機是以民航機身份為掩護、蓄意偏離航線執(zhí)行間諜任務。
直到1993年,國際民航組織最終判定,007航班的偏航是由于飛行員沒有利用慣性導航系統(tǒng),而是把羅盤方位固定在245度所導致的。
三
地(艦)空導彈普及后,民航飛機又多了一種威脅:在近距離接觸和觀察的軍用飛機之外,因地面(艦)上的錯誤判斷而致使的“誤擊”也開始出現(xiàn)。
1988年7月3日,兩伊戰(zhàn)爭結束前,一架載有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A300B2型客機離開伊朗阿巴斯港,向阿聯(lián)酋迪拜飛去,計劃飛行時間僅28分鐘。
此時的波斯灣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因與伊朗炮艇發(fā)生沖突而停留在了665航班所需經過的海域;而在665航班距巡洋艦11海里時,該艦發(fā)射了兩枚“標準”艦空導彈(RIM-66),準確擊中了毫無還手之力的客機。
據(jù)美方解釋,發(fā)生這次誤擊是因為“文森斯”號正處于戰(zhàn)斗狀態(tài),全體官兵過于緊張,并且665航班未進行無線電應答,艦長隨即將其誤判為伊朗F-14戰(zhàn)機;事故最終造成包括66名兒童、38名非伊朗人在內的全體機上人員遇難。
經過長時間談判,本次事故以雙方各讓一步而告終:1996年,美國以“特惠金”的名義向伊朗賠償了1億多美元,伊朗則撤回了向國際法庭提交的訴訟。
時間上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型民航客機誤擊事件發(fā)生于2014年。
當年7月17日,馬來西亞航空MH17班機在烏克蘭頓涅茨克上空被“山毛櫸”導彈擊落,致使機上298人死亡。但導彈究竟是誰發(fā)射的,至今仍是個謎。
由荷蘭主導的聯(lián)合調查團認為,MH17事件中的導彈發(fā)射系統(tǒng)來自俄羅斯,但俄方堅決予以否認;俄羅斯方面則稱,擊落MH17客機的導彈來自烏克蘭防空部隊。一時間眾說紛紜,謎影重重。
此外,1953年瑞典DC-4客機、1955年以色列L-149客機、1986年蘇丹F-27客機、2001年俄羅斯圖-154客機等均成為世界歷史上、軍火包圍中的犧牲品。
民航客機一般巡航在平流層,那里空氣顆粒物質少,云層稀疏,能見度高。理論上講,民航客機飛行在固定航線上,與軍用飛機并無交集,但紛亂之中,或因“誤判”而生的“誤擊”事故從未能終止。
愿罹難者安息,愿生者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