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慶 李娜(遠東頁巖煉化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撫順113000)
鋁酸鈉:化學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氫氧化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硅溶膠:工業(yè)品,青島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四乙基氫氧化銨: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硝酸鈰: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硝酸鋇: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正己烷: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噻吩: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
1.2.1 晶種膠的制備
將一定量的Na3Al03、NaOH、去離子水在燒杯中充分攪拌溶解后,緩慢加入硅溶膠,使整個溶液體系的摩爾比為Na2O:A12O3:SiO2:H2O=16:1:15:320。成膠后繼續(xù)攪拌半小時,室溫下密封靜置老化24 h,得到晶種膠。
1.2.2 硅鋁凝膠的制備
將一定量的Na3Al03、NaOH、去離子水在燒杯中充分攪拌溶解后,緩慢加入硅溶膠后攪拌半小時后加入晶種膠,使整個溶液體系的摩爾比為Na2O:A12O3:SiO2:H2O=8:1:15:320。成膠后繼續(xù)攪拌半小時,然后將其轉入含有聚四氟乙烯內(nèi)襯的不銹鋼反應釜中,置于100℃烘箱中晶化4 小時,得到含有Y 型沸石膠狀物。
1.2.3 Y/β(Na)的制備
NaOH溶于去離子水中,加入四乙基氫氧化銨,攪拌下加入Y 型沸石膠狀物,快速攪拌下加入硅溶膠,體系摩爾比為Na2O:A12O3:SiO2:H2O:TEAOH=12:1:100:500:28,攪拌半小時后將其轉入含有聚四氟乙烯內(nèi)襯的不銹鋼反應釜中,置于140℃烘箱中晶化4天。取出后冷卻、抽濾,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110℃下干燥4 h,得到Na型Y/β復合分子篩。在馬弗爐中550 ℃下焙燒6h,得到Y/β(Na)復合分子篩。
開啟水浴加熱到一定溫度,將裝有10g 模擬柴油和一定量復合分子篩的三口燒瓶放入其中,恒溫下進行攪拌,脫硫一定時間后,停止加熱和攪拌。將所得溶液收集后運用微庫侖儀測出含硫量。
2.1.1 XRD譜圖
圖1 分子篩的大角XRD圖譜
2.1.2 N2吸附-脫氮
將樣品進行N2吸附-脫氮分析,其結構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樣品的結構參數(shù)
從表1 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隨著硝酸鈰和硝酸鋇對復合分子篩的改性,分子篩的孔容和比表面積有所減小,平均孔徑有所增加。
2.2.1 吸附時間對吸附脫硫的影響
在劑油質(zhì)量比1:20、反應溫度為30℃時,考察吸附時間對脫硫效果的影響可知,Ce-Y/β(Na)和Ba-Y/β(Na)復合分子篩脫硫效果明顯優(yōu)于Y/β(Na),并且分子篩的脫硫效果隨著吸附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有所增加,說明分子篩的吸附達到了飽和狀態(tài)。吸附劑為Ce-Y/β(Na)時,吸附時間為4 h時脫硫率最高,Ba-Y/β(Na)和Y/β(Na)在5 h時達到最大值。因此,分子篩Ce-Y/β(Na)吸附劑的最佳吸附時間為4 h,復合分子篩Ba-Y/β(Na)和Y/β(Na)的最佳吸附時間為5 h。
2.2.2 吸附劑與模擬油質(zhì)量比對吸附脫硫的影響
在30℃下吸附4 h,考察劑油質(zhì)量比分別為1:10、1:20、1:40、1:60、1:80時,不同分子篩吸附脫硫效果,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劑油質(zhì)量比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由圖2可知,用鋇和鈰改性后的分子篩的脫硫效果明顯優(yōu)于復合分子篩Y/β(Na),并且三種分子篩的脫硫率均隨著劑油質(zhì)量比的減小而降低。由此可見,較大的劑油質(zhì)量比有利于脫除汽油中的硫化物,這是因為,分子篩吸附劑的吸附能力有限,增大劑油質(zhì)量比可以使分子篩的吸附能力加強;但是,增大劑油質(zhì)量比會使脫硫成本升高,故應該選擇適宜的劑油質(zhì)量比,既能使汽油中的含硫量達到國家標準,又能盡量降低分子篩吸附劑的用量;或者將分子篩吸附劑再生,使吸附劑可以循環(huán)利用,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取最佳的劑油質(zhì)量比為1:20。
(1) Ce-Y/β(Na)、Ba-Y/β(Na)和Y/β(Na)對模擬汽油的吸附脫硫效果依次減弱,改性后的分子篩脫硫效果明顯優(yōu)于改性前。
(2)劑油質(zhì)量比、吸附時間和吸附溫度是影響脫硫效果的三個重要因素。Ba-Y/β(Na)吸附劑的最優(yōu)吸附條件為:劑油質(zhì)量比1:20、吸附時間為5h、吸附溫度為80 ℃;Ce-Y/β(Na)吸附劑的最優(yōu)吸附條件為:劑油質(zhì)量比1:20、吸附時間為4h、吸附溫度為80 ℃,脫硫率可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