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蓮
摘 要:近幾年來,大白菜成為我國當前露地蔬菜的主要產品,有較大的種植面積和范圍。目前人們的生活日益提高,對于蔬菜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過量的使用化肥會對蔬菜造成影響,同時還會給土地造成影響,從而降低蔬菜的產量和質量。筆者通過對大白菜不同的無機肥配比來進行試驗,并制定相應的方案內容,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無機肥料;有機肥料;大白菜;硝酸鹽
蔬菜是當前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夠為人們提供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當前人們飲食中主要的食物。蔬菜是一種含有較多硝酸鹽的農作物,根據相關專家調查表明,人體自身的硝酸鹽高達75%都是通過蔬菜吸收獲取。硝酸鹽在人體當中會產生相應的變化,轉化成有毒的物質(亞硝酸鹽),其能夠與人體的蛋白產生反應,從而出現致癌物質,對人體存在較高的危害。當前控制蔬菜中硝酸鹽積累是主要研究對象,同時也是我國蔬菜行業(yè)發(fā)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 材料與方法
1.1 準備工作
該項試驗于賀街鎮(zhèn)壽峰村進行,實驗面積共220平方米,土壤和地質相對較好,土質為沙壤,肥力適中,耕作層厚度為14厘米,前茬農作物為玉米。肥料選用含氮46%的尿素、含磷17%的鈣鎂磷肥,并搭配含鉀50%的硫酸鉀溶液。試驗產品為大白菜青雜3號,生長期約2個月,種植時間為2013年10月1日,移栽時間為10月19日。在2014年1月10年進行收獲。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計為5個不同的處理,不重復,每個處理面積約為29平方米。
處理1:不施肥,對照。
處理2:不施用有機肥。
處理3:有機肥施用量為正常的一半。
處理4:有機肥正常施用。
處理5:有機肥使用為正常的1.5倍,具體參照表1、表2。
1.3 試驗安排
在10月17日進行小區(qū)規(guī)劃,根據規(guī)劃要求其規(guī)格為2.38米×12米,每小區(qū)面積約為29平方米,各區(qū)間運用筑田來進行間隔,并采用薄膜覆蓋,各小區(qū)進行單排單灌,并在周圍設置1米寬的保護行,保護行之間施肥料。種植規(guī)格為50厘米×50厘米,每行24株,共計每小區(qū)96株,總數量約為2200株,其種植密度符合常規(guī)要求。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其性狀的影響
通過試驗可以看出,處理1生育期相對稍晚1天,其余4個無其他影響。有機與無機肥料的不同配比對大白菜的產量有著不同的影響,通過對比得知,處理3的大白菜產量明顯高于其他處理的產量。大白菜生長前期葉色比較明顯,而且長勢比較旺盛,速度相對較快,但由于肥效原因,不能為蔬菜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從而影響了產量。通過對比得知,生物有機肥的比例降低,其前期大白菜會有嚴重的缺肥現象,而且生長速度較慢,但具有較多的有機質含量,肥料氮含量過高限制大白菜的生長且受到影響。在有機肥與無機肥0.5∶1處理中,可以看出大白菜在前期和后期都能夠得到較好的營養(yǎng),并保證大白菜的產量。
2.2 不同配比處理對大白菜硝酸鹽和亞硝酸含量的影響
硝酸鹽與亞硝酸是當前無公害食品中重點檢測的內容,并且與施肥有直接關系,不同的肥料配比和搭配對大白菜產品的硝酸鹽都有極大的影響。試驗表明,隨著有機肥料比例的提高,硝酸鹽的含量有較為明顯的下降,當比例達到1∶1時其下降9.1%,同時也能夠符合當前國家無公害食品的相關標準。
3 結論
綜上所述,在本次試驗結果來看,處理3效果較高,而且試驗后期的實施在溫度較低情況下展開,對于大白菜的施肥有較大影響,但其仍具有較高的產量,應選用試驗中的處理3配比進行推廣。為保證人們的飲食健康,應該在當前種植過程中合理的調整,降低亞硝酸鹽的出現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