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三個字,一個音,是對“讀”的理解。
讀書是有層次的,有走馬觀花式的讀,有打發(fā)時光式的讀,有裝裝模樣式的讀……這類“讀”,是粗讀,是略讀。不管怎樣,形形色色中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固然,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讀法。能樂在其中,自然有他們“樂讀”之理。
大凡讀書人,是有過“讀”“獨”和“毒”的經歷的。“獨”,就是孤獨,獨處,耐得住寂寞,在形單影只中尋找一絲讀書的樂趣。
最值得樂道的是巨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過年了,鄰家殺雞宰羊,忙得不亦樂乎,可他渾然不知。家中升不了炊煙,他卻不急,這等柴米油鹽之日常事務交給妻子去打理。再是,破舊的草房,漏風漏雨,御寒都成了問題,家中無錢請人修補,他也將就著過。實在冷不過了,他就停下手頭上的筆,以跑步的方式“暖身”。
如果曹雪芹不是“獨處其身”, 耐得住寂寞,巨著《紅樓夢》將如何問世呢?我等之人,比不了曹公,但日常的繁雜著實叫人頭痛。
手機沒電了,要去充;好友來了,要去陪;還有糾纏不清的韓劇,捧腹而笑的段子……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無法讓人獨處。有時候,連“靜下心來,去讀一點東西”的想法都成了奢望。
去讀一本好書,去寫一點東西,讓生活變得充實。讀過文友的小文,我總能在腦海里“放”上幾天,沒事的時候,靜下來,在腦子里過一過。想了好長一段時間,自己手頭上那段文字雖然寫出來了,卻總覺得詞不達意。
偶然,我在某篇文章里,看到了想要表達的字眼,內心的激動和興奮,無以言表。有了這等興致,我會常找一些地方獨處。想給久違的身心找尋一個釋放疲憊的好去處,讀書是最優(yōu)雅的選擇之一。比如去市圖書館,我從小鎮(zhèn)出發(fā),再轉上一趟車,也不嫌麻煩。每月光臨一兩次,已成了雷打不動的規(guī)矩。
而“毒”呢?就是毒辣,狠下心去讀。讀書是要狠得下心的,保持內心的清靜,不受外物的影響。如果擺擺架子,裝腔作勢,則哄得了他人哄不了自己。
一個飽讀詩書的人,都有一段被“毒”的經歷。就如戰(zhàn)國時期“頭懸梁錐刺股”的政治家蘇秦,如果不是那股“錐刺股”的毒招,就沒有后來的“任六國國相,佩戴六國相印”的美好光景。
隨便走出去,打折、中獎之類,似乎天底下有讓人撿不盡的便宜,還有職場中的名利之爭,所有這一切的一切,就像面前挖著的一個個看不見的欲望之坑,等著你去踩、去跳。身在其中,如果沒有“狠下心”的勇氣,誰都難能“善其身”,更別提讀書了。
其實,讀書是快樂的。它的快樂,在于一個人在戰(zhàn)斗。與人“游戲”難免會發(fā)生紛爭,但讀書就少了這份紛爭,這是它的優(yōu)雅之處,正如“眾樂樂不如獨樂樂”。
如果一個人的精力都花在了讀書上,就無暇攀比了。一個好讀書的人,一切都會看得很淡。內心簡單了,身心就會愉悅。所以,讀書又是最佳的養(yǎng)生方式之一。
寧可食無肉,居無竹,但不可無書可讀。在繁雜的生活中,能找一塊清靜之地,去讀一本好書,或靜下心來寫點文字,再奢侈一點,如果身旁有一杯氤氳彌漫的綠茶,妙幻的思緒隨著氤氳之氣滌蕩開來,化作一行行鉛字……此時,心會飛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