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當代黨員》相識、相知,始于一個平常的夜晚。而后,盡管歲月流逝,工作多有更換,但唯一不變的是床頭案前的那一本《當代黨員》。
記得那是一個初冬的夜晚,臨近年底,工作繁多,各類總結鋪天蓋地席卷而來。深夜10點,辦公室里依舊回響著我“噼里啪啦”的打字聲,長久注視電腦屏幕的眼睛酸澀不已。悵然間,我看到了擺放在辦公桌旁的《當代黨員》,心煩意亂之下,我順手拿起翻閱。
偶然間,我看見一篇關于“中新項目”的文章著重解析了該項目在重慶對外開放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意義。這篇文章對于身為商務工作者的我而言,倍感親切。商貿(mào)發(fā)展是為廣大老百姓謀幸福,有意義,自己缺的只是堅守。那一刻,自我懷疑的念頭漸漸消散,我開始明白:人因為工作而有價值,而我所做的商務工作也會促進城市經(jīng)濟繁榮?;砣婚_朗的我繼續(xù)一頭扎進未完成的工作里。
此后的日子,《當代黨員》常伴左右。
雜志的內(nèi)容很豐富,有人物故事,也有改革探索;有基層經(jīng)驗,也有理論剖析。這些,成了我寫作的素材儲備庫,也是我繁雜工作的解憂鋪。
如果你問我《當代黨員》是什么?
于我而言,她像一位學識淵博的專家,教導我專業(yè)理論知識;像一位鉆研政治的學者,教會我解讀當下時政;像一位積極向上的同事,引領我走向優(yōu)秀;像一位沉穩(wěn)睿智的領導,傳授我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
“凝聚思想的力量”是《當代黨員》一貫的堅持,也影響著我的理想價值追求。
從《支部生活》到《當代黨員》,名字更迭,不忘初心;從純黨建刊物到綜合性刊物,風雨兼程,牢記使命。雜志發(fā)展的歷程就好像一個人的成長歷程,讓我看到了始終不變的初心和使命,讓我明白了工作中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
感謝《當代黨員》的陪伴,時刻提醒我要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當代黨員。
(重慶市榮昌區(qū)商務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張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