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莉
今天是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媽昨晚吃了4次止痛藥,吸氧5個小時……”凌晨5點(diǎn)15分,我揉著惺忪的雙眼,聽著姐姐在微信里的語音留言。母親被確診肺癌晚期已2年有余了。
我忍住喉嚨像塞了鉛一樣的難受,輕手輕腳地起床、穿衣服、洗漱,戴好口罩,出門走向我的“戰(zhàn)場”——四川川港燃?xì)庥邢挢?zé)任公司重慶中匯公司西永和銅梁LNG加氣站。
受疫情影響,很多加氣車輛停運(yùn),但拉生活物資的貨運(yùn)車輛卻沒有停,重慶中匯公司承擔(dān)著每天加注約7噸天然氣的任務(wù)。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黨員的我主動申請每天給來加氣的司機(jī)消毒和發(fā)放抗疫物品。今天,已是我和同為黨員的李朝陽在晨霧里堅守的第5天。
除了做好自身和司機(jī)的防控外,我們的工作還包括開展防疫“微課堂”,給司機(jī)們講解不同類型口罩的佩戴方法以及廢舊口罩處理等知識。
上午10點(diǎn)到下午4點(diǎn)是加氣高峰。李朝陽在門口指揮交通,我揮動著小紅旗招呼大家依次入站等候??吹嚼畛柮Σ贿^來,我背起消毒桶,示意剛熄火的司機(jī)正確佩戴口罩、下車測體溫后,馬上對車胎和駕駛室進(jìn)行消毒。
“我在高速路都消毒好多次了?!庇龅讲慌浜系乃緳C(jī)是常有的事。
“多消一次毒就多一份健康,就像取錢,每次都要你重輸密碼,才能保證賬戶安全,是不是嘛?”我一句話把司機(jī)逗笑了。
檢查口罩的佩戴、測體溫,下車、消毒,再指引車輛開到指定的加氣位,完成一套完整的規(guī)范檢測大約需要5分鐘。
下午3點(diǎn)半左右,我和李朝陽忙完高峰期,正準(zhǔn)備趕往銅梁站支援時,門外又來了一輛車,經(jīng)過同事防控安全檢查后慢悠悠地在離加氣機(jī)近20米處停了下來。
“車沒氣了,怎么辦?。俊贝髦谡值乃緳C(jī)跳下來,慌忙地“求救”:“這個點(diǎn)兒哪兒去找人吶?能幫忙想點(diǎn)轍不?”
“車載重嗎?”
“沒有,空車!”
“師傅,您稍等,待會有貨車來,我們請他們用拉繩給拉過去。”
“太感謝了!”
沒多久,“救急車”出現(xiàn)。在我們的溝通下,“救急車”順利地把車拖到位加滿氣。
送走告急的司機(jī),我們和同事交接完后,就帶上100只口罩、4瓶消毒水、2桶消毒液,馬不停蹄地送往銅梁站。
返程途中我猛然想到母親,趕緊打開手機(jī)——26個未接電話,以及微信上一大串未讀信息。
“昨天我都少打了一針止痛,藥到明年都吃不完,你不用回來……”看著視頻里母親干癟的雙頰,蠕動的雙唇,吐字不清、思緒混亂的樣子,我的眼睛忍不住紅了起來。
(作者系四川川港燃?xì)庥邢挢?zé)任公司重慶中匯公司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