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往公共場所需注意
1.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與農(nóng)場牲畜或野生動物接觸。
2.保持工作場所室內(nèi)不斷的通風換氣;在人多的地方,商場、公交車、地鐵和飛機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應佩戴口罩降低接觸病原風險。
3.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或屈肘將鼻完全遮住;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nèi);咳嗽打噴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乙醇洗手液清洗雙手。
4.外出回家后及時洗手,如有發(fā)熱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癥狀,特別是持續(xù)發(fā)熱不退,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5.傳染病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各類聚會。
二、到生鮮市場采購需注意
1.接觸動物和動物產(chǎn)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避免觸摸口、鼻、眼。
3.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病變的肉接觸。
4.避免與市場里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三、公眾場所用餐需注意
1.在公共餐飲場所用餐時,人與人之間距離1米以上。同排的隔位相坐,對面的錯位相坐,避免面對面飲食。
2.飲食前后均建議佩戴口罩。坐下飲食的最后一刻才脫口罩,飲食完成后立即佩戴口罩。
3.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要用紙巾、手帕遮擋并洗手。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封閉式垃圾箱內(nèi)。
4.在公共餐飲場所,建議使用肢體語言交流,避免在飲食見面時說話。建議用“面帶微笑的點頭示意”代替見面時用“您好”等話語打招呼;用揮揮手代替握手;用伸出食指和中指呈“V”字形手勢代替“再見”,同時寓意將戰(zhàn)勝疫情。
5.采用分時進餐,延長就餐時間,避免扎堆就餐;倡導分餐進食,自覺使用公筷、公匙、公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