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8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表兄弟和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便拉著他一起玩兒。他們在房間里捉迷藏,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來,打碎了。
孩子們玩兒得正起勁兒,誰也沒有注意到聲響,還在互相追趕。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绷袑幰驳吐曊f:“不是我?!惫脣屝χf:“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北硇值鼙斫忝枚夹ζ饋?,只有列寧沒有笑。
列寧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說話。媽媽問他為什么不高興,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
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的回信。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p>
小閱告訴你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犯錯誤的時候呢?有句古語說得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币馑际且粋€人犯了錯誤后,能夠認識并改正錯誤,就是最好的事情。事實上,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我們更需要的是面對錯誤的正確態(tài)度和改正錯誤的勇氣。
“低聲”兩個字顯示出列寧在說謊之后內(nèi)心的不安。
列寧得到的不僅僅是姑媽的贊揚,更是找回誠實的自我后內(nèi)心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