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嘯 孫 強 侯霄帆(上海市林業(yè)總站,上海市靜安區(qū) 200072)
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inn)為錦葵科木槿屬灌木,原產(chǎn)于我國,在我國東北南部至華南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1]。木槿一般于夏秋少花季節(jié)開花,且由于其具有耐寒、耐修剪、花期長、易養(yǎng)護、花色花型多樣、觀賞價值高等優(yōu)點,現(xiàn)已成為園林綠化中的一種重要觀賞花卉[2-3]。木槿在我國雖有悠久的栽培歷史,但長期以來并未受到足夠重視,反歐美、韓國等的植物學家、園藝學家早就廣泛開展對木槿屬植物的系統(tǒng)研究,且非常重視雜交育種工作,不僅培育了大量的優(yōu)良新品種,還對木槿的扦插、組培繁殖技術及抗逆性做了較多研究[4-6]。為促進木槿在我國園林綠化中的推廣應用,筆者于2018年8月進行了木槿嫩枝扦插生根試驗,以期篩選出木槿嫩枝扦插的最佳條件,進而提高木槿的繁殖水平?,F(xiàn)將相關試驗結(jié)果報道如下。
試驗選用的木槿品種為“粉紅巨人”“牡丹木槿”,均為上海地區(qū)綠化中常見的品種,其中“粉紅巨人”為亮粉色、深紅色花心單瓣品種,“牡丹木槿”為淡紫色重瓣品種。
1.2.1 不同部位枝條對木槿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
選擇健壯的木槿一年生枝條作插穗,枝條按選取部位不同設3個處理,分別為頂梢、中部、下部3個部位,插穗均蘸500 mg/L的IBA溶液處理10 s,基質(zhì)均選用V(泥炭)∶V(珍珠巖)=3∶1的基質(zhì)。每處理選插穗30株,重復3次[7]。
1.2.2 不同基質(zhì)對木槿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
按基質(zhì)不同設7個處理,分別為珍珠巖、椰糠、泥炭、蛭石、V(泥炭)∶V(珍珠巖)=3∶1、V(泥炭)∶V((蛭石)∶V((珍珠巖)=1∶1∶1、V((蛭石)∶V((珍珠巖)=1∶3,分別用編號 1#、2#、3#、4#、5#、6#、7#表示。均選用健壯的木槿一年生枝條中部枝條作插穗,插穗均用濃度500 mg/L的IBA溶液處理10 s。每處理選插穗30株,重復3次。
1.2.3 不同IBA濃度對木槿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
按IBA濃度不同設4個處理,濃度分別為0(CK)、500 mg/L、1 000 mg/L、1 500 mg/L。均選用健壯的木槿一年生枝條中部枝條作插穗,分別于不同濃度IBA溶液中處理10 s。每處理選插穗30株,重復3次。
扦插方法:剪取當年生嫩枝作插穗,每個插穗長約10 cm,保留2個芽和2張葉片,每張葉片留1/4面積,以插穗上端為平口,下端斜切且盡量靠近葉結(jié)處。扦插前2 d用0.1%百菌清溶液對基質(zhì)進行消毒,并覆蓋塑料薄膜,扦插前揭開薄膜并用清水澆透。
插后處理:插穗扦插后,用鋼絲做成拱棚并在上面覆蓋塑料薄膜;棚內(nèi)溫度保持在25~28 ℃,濕度保持在70%~80%,當棚內(nèi)溫度超過28 ℃時揭膜通風。扦插后,每隔3~4 d用0.05%百菌清溶液消毒1次。
扦插完成后,每天觀察插穗生長情況,30 d后開始統(tǒng)計和測量生根成活數(shù)(計算生根率)、不定根數(shù)及根長。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進行方差分析和相關性檢驗,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6繪制圖表。
由表1可知,兩個木槿品種采用不同部位枝條作插穗均能生根,插穗的生根率可達84.44%~98.89%,生根水平較高。兩個木槿品種插穗的生根率均隨著插穗從下部到頂梢呈上升趨勢,其中,“牡丹木槿”不同部位枝條扦插的生根率差異達顯著水平(P<0.05)。
表1 兩個木槿品種不同部位枝條扦插后的生根率
由圖1、圖2可知,采用不同部位枝條扦插對木槿不定根數(shù)和根長均有顯著影響(P<0.05)。與頂梢枝條和下部枝條相比,兩個木槿品種均以采用中部枝條扦插的不定根數(shù)及根長表現(xiàn)最好,其中,“粉紅巨人”的中部枝條扦插相比頂梢枝條和下部枝條,不定根數(shù)分別增加17.1%和33.1%,根長分別增加97.6%和21.2%;“牡丹木槿”的中部枝條扦插相比頂梢枝條和下部枝條,不定根數(shù)分別增加43.0%和30.6%,根長分別增加25.1%和9.9%。
由表2可知,兩個木槿品種的嫩枝扦插在不同基質(zhì)后,其生根率均在82.22%以上,表明木槿嫩枝較容易扦插成活,對基質(zhì)要求不高。其中,“粉紅巨人”的最佳扦插基質(zhì)為V(泥炭)∶V(蛭石)∶V(珍珠巖)=1∶1∶1和V(蛭石)∶V(珍珠巖)=1∶3,生根率均為100%,其次為椰糠和V(泥炭)∶V(珍珠巖)=3∶1,這4個基質(zhì)處理間的生根率差異不顯著;“牡丹木槿”的最佳扦插基質(zhì)為V(泥炭)∶V(蛭石):V(珍珠巖)=1∶1∶1,生根率達98.89%,其次為V(蛭石)∶V(珍珠巖)=1∶3和椰糠,這3個基質(zhì)處理間的生根率差異不顯著;兩個木槿品種扦插后生根率最低的基質(zhì)均為泥炭,生根率顯著低于其他基質(zhì)(P<0.05)。
表2 兩個木槿品種的嫩枝在不同基質(zhì)扦插后的生根率
由圖3、圖4可知,采用不同基質(zhì)扦插對木槿不定根數(shù)及根長均有顯著影響(P<0.05)。其中,“粉紅巨人”以7#基質(zhì)處理的不定根數(shù)最多,顯著多于2#~6#基質(zhì)處理(P<0.05),以1#基質(zhì)處理的不定根數(shù)最少;根長以5#基質(zhì)處理最長,3#、6#、7#基質(zhì)處理次之?!澳档つ鹃取钡牟欢ǜ鶖?shù)和根長均以5#基質(zhì)處理最高,6#基質(zhì)處理次之。綜合考慮兩個木槿品種在7個基質(zhì)處理下的生根率、不定根數(shù)及根長,“粉紅巨人”的最佳扦插基質(zhì)為5#基質(zhì)[即V(泥炭)∶V(珍珠巖)=3∶1],“牡丹木槿”的最佳扦插基質(zhì)為6#基質(zhì)[即V(泥炭)∶V(蛭石)∶V(珍珠巖)=1∶1∶1]。
由表3可知,兩個木槿品種的嫩枝采用不同濃度IBA處理后扦插均能生根,生根率為90%~100%,均顯著高于CK(P<0.05)。在IBA濃度為0~1 000 mg/L范圍內(nèi),兩個木槿品種采用不同濃度IBA處理后扦插枝條的生根率均隨IBA濃度的升高而升高,但當IBA濃度超過1 000 mg/L后,生根率有降低趨勢。
表3 兩個木槿品種不同濃度IBA處理后扦插枝條的生根率
由圖5、圖6可知,采用不同濃度IBA處理對扦插枝條的不定根數(shù)及根長均有顯著影響(P<0.05)。其中,“粉紅巨人”的不定根數(shù)以IBA濃度為1 000 mg/L的處理最高,根長以IBA濃度為500 mg/L的處理最高;“牡丹木槿”的不定根數(shù)和根長在IBA濃度為500 mg/L與1 000 mg/L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這兩個處理顯著高于其它兩個處理(P<0.05)。經(jīng)綜合考慮,兩個木槿品種在4個IBA濃度處理下的生根率、不定根數(shù)及根長,“粉紅巨人”的最佳IBA濃度為1 000 mg/L,“牡丹木槿”的最佳IBA濃度為500 mg/L或1 000 mg/L。
嫩枝扦插又稱綠枝扦插,是利用植株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未木質(zhì)化或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進行扦插[8],由于嫩枝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且未木質(zhì)化,枝條內(nèi)富含各種生長激素,細胞分生組織十分活躍,易產(chǎn)生愈傷組織;同時,由于嫩枝木質(zhì)化程度低、組織幼嫩,插條下切口髓組織所占比例大,有利于激素運轉(zhuǎn),且莖尖和葉片產(chǎn)生生長素后,能通過韌皮部轉(zhuǎn)移到插條基部,刺激生根。因此,采用嫩枝扦插的生根率和成活率均較高[9-10]。
不同部位枝條對木槿嫩枝扦插生根影響的試驗結(jié)果表明,兩個木槿品種插穗的生根率均是隨著插穗從下部到頂梢呈上升趨勢,這主要與頂梢部位的插條組織幼嫩,形成層活躍,生長素含量較高有關[11];但頂梢部位插穗相對細弱,其不定根數(shù)及根長較其它部位插穗有所不及,而下部枝條由于含較多抑制物質(zhì)不易生根[12]。因此,以采用中部枝條作插穗為佳。
不同基質(zhì)對木槿嫩枝扦插生根影響的試驗結(jié)果表明,以采用V(泥炭)∶V(珍珠巖)=3∶1或V(泥炭)∶V((蛭石)∶V((珍珠巖)=1∶1∶1基質(zhì)更適合木槿嫩枝扦插生根。究其原因主要是珍珠巖容重小、孔隙度大,保證了基質(zhì)的透氣性,而泥炭和蛭石均是容重小、保水性佳的基質(zhì),且泥炭富含有機質(zhì),能促進根部的營養(yǎng)吸收[13]。
不同外源激素IBA濃度對木槿嫩枝扦插生根影響的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IBA濃度為0~1 000 mg/L范圍內(nèi),生根率隨IBA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當IBA濃度較低時,促根效果不明顯;當IBA濃度過高時,又會抑制生根,降低生根率、不定根數(shù)及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