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全營 張成武
質量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各種質量文件的宣傳與貫徹,以往的培訓形式是培訓內容不確定,一旦確定后才能隨時通知參加的人員,時間緊張時容易造成應該參加的人員沒有被通知到的情況,造成人員被遺漏,或者由于培訓的隨機性,應知應會的文件或標準沒有被安排宣傳貫徹下去,造成文件或標準被遺漏的情況,最終造成了應該參加培訓的人沒有被培訓,應該被宣傳貫徹的文件或標準沒有被宣傳貫徹,造成質量體系出現(xiàn)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應用培訓矩陣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從而提高質量培訓的質量,進而提高質量培訓水平。
所謂培訓矩陣,就是將培訓的項目與被培訓人之間用矩陣圖的形式表示出來,對應的行與列之間對應的表格用不同的符號進行標識,以表明該被培訓人與培訓項目之間是否有關系,同時在表格內涂以顏色來表明這個人的該項培訓是否完成。
下面以一個PWC項目的質量培訓為例,詳細介紹培訓矩陣的制作和實施步驟。
1.培訓矩陣中行的設定。
首先將所有應參加質量相關知識培訓的崗位列在每一行,這個時候,要將所有的應培訓崗位類別列全,不能有遺漏。因此,該項工作需要各個部門人員的參與才能完成。(樣式見圖一)
2.培訓矩陣中列的設定。
將所有的應參加培訓的崗位人員應知應會的相關質量文件或企業(yè)標準一一在每一列上列出。為避免遺漏,該項工作需要上級主管部門人員的幫助和指導才能完成。(樣式見圖二)
3.培訓矩陣中行與列的相互關系。
當行與列上的所有內容都填寫完成后,接下來就要確定崗位和相應培訓項目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是(用符號Y表示)與否(用符號N表示)。“是”表示該崗位的人員必須掌握該培訓項目的內容,也就是說該培訓內容如果該崗位人員不掌握,就會造成出現(xiàn)工作質量或產(chǎn)品質量的問題?!胺瘛北硎颈慌嘤枍徫蝗藛T與該培訓項目的內容之間沒有關系,不知道該項培訓內容不會對該崗位質量職責的履行造成任何影響。(樣式見圖三)
初級培訓矩陣制定完成之后,下一步要制定二級培訓矩陣。制定二級培訓矩陣的目的就是要將崗位人員細化到每一個崗位上的具體人員,細化到寫出人員姓名。二級培訓矩陣中列的內容與初級培訓矩陣列的內容是完全一致的,培訓矩陣中行與列的相互關系應在矩陣圖中表示出來。(樣式見圖四)
培訓矩陣制定完成后,接下來就要按照培訓矩陣中列的培訓項目一一的組織培訓。培訓順序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必完全按列的先后順序執(zhí)行。每一項培訓內容完成后,要將已參加完培訓的人員在對應的該項培訓內容交叉的表格內填充上綠顏色。當所有的格子都被填充上綠顏色時,表示所有的培訓內容都已經(jīng)完成了。當同一列中標識為“Y”的部分表格沒有被涂綠時,表明應該參加該項培訓的這些人員沒有參加該項培訓。(樣式見圖五)
培訓工作完成后,為了驗證培訓效果的有效性,考核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考核包括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兩個部分。對于理論考核通常我們建議在每完成一項培訓內容后,要在一周內完成考核工作。在最后一項培訓完成時,對所有的培訓內容進行一次系統(tǒng)的全面考核。對于實踐考核要檢查其在實際工作中的執(zhí)行情況。兩種考核各為100分,權重各為0.5,考核結果可以以備注的形式體現(xiàn)。
培訓矩陣有效的避免了普通培訓時存在的人員或標準被遺漏的情況,使培訓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實,而且培訓矩陣還可以隨著工廠實際情況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增加培訓的項目和人員,實現(xiàn)動態(tài)的管理,哪個人員應該接受哪些培訓的項目一目了然,哪個人員缺少了哪個項目的培訓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補培訓,能夠實現(xiàn)有序的質量培訓,達到了提高質量培訓水平的效果,同時也提高了質量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