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萍
一、大山深處
佛坪縣真的是太遙遠了,處于佛坪縣最北部的龍草坪村在更遙渺蒼茫的遠方,由它再往北翻過秦嶺主脊,就屬關中以及大北方了。
佛坪被外界稱為“中國熊貓第一縣”,據(jù)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佛坪境內的野生大熊貓竟有67只之多,佛坪的大熊貓密度居全國之首,佛坪也是先后七次發(fā)現(xiàn)極為罕見的棕色大熊貓的地方,至今發(fā)現(xiàn)的第一只棕色大熊貓“丹丹”的標本保存在佛坪的秦嶺人與自然宣教中心,這使在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工作的我對佛坪有一種特有的情結。
2019年8月初,我隨中華文學基金會“村暖花開?三村采風團”作家助力精準扶貧公益項目第七期采訪團走進了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了解了佛坪縣脫貧攻堅成就,走進了龍草坪,認識了三戶養(yǎng)蜂人家和一位青年創(chuàng)業(yè)人。遙深廣闊的生活,讓我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更深刻真切地認識了這個時代和普通人的生活。
佛坪在中國地理分界線秦嶺的南坡,是陜西省南部漢中市最東北部的一個縣,最高海拔2900多米,全境皆山??h域面積1279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5萬,轄六個鎮(zhèn)和一個街道辦事處。明清之前人煙稀少,清道光四年設佛坪廳,1913年改為佛坪縣,解放后一度撤縣并入他縣,1962年復縣。由于佛坪處于秦嶺南坡,北緣在秦嶺山脊,阻擋著自南國而來的云雨,佛坪年降雨量在938毫米左右。正是因為佛坪山大人稀,生態(tài)完好,氣候溫潤,森林覆蓋率高達90.3%,佛坪境內自1978年先后設立了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因佛坪所處特殊地理區(qū)位,據(jù)《佛坪縣志》記載,佛坪為水災多發(fā)之地。以2002年“6·9”特大水災為例,全縣水災直接經(jīng)濟損失5.1995億元,相當于2001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的4.5倍和財政收入的61倍,使佛坪50余年構建的國民經(jīng)濟體系幾近崩潰。就這樣一個偏遠的山區(qū)小縣,國家在生態(tài)保護、救災賑災、水源涵養(yǎng)、旅游發(fā)展、交通改善、脫貧攻堅等方面從來都給予大力支持和資金傾斜。佛坪縣委、縣政府更加珍惜國家關懷,至2019年10月有40余次獲國家和省級榮譽。
佛坪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堅強的奮斗史、智慧的抗爭史。佛坪根據(jù)自己的縣情,自上世紀的1975年就提出發(fā)展多種經(jīng)濟,1998年,提出“打基礎、調結構、興產業(yè)”和“遠抓旅游近抓藥”的發(fā)展思想,2001年被國家林業(yè)局授予“中國山茱萸之鄉(xiāng)”和“國家山茱萸基地縣”的稱號;2002年佛坪提出“生態(tài)立縣、藥業(yè)興縣、旅游強縣”發(fā)展戰(zhàn)略,2003年被命名為“國家級山茱萸規(guī)范種植示范基地”和“陜西省中藥材規(guī)范化種植基地縣”。佛坪縣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發(fā)展歷史都是建立在科學盤點資源優(yōu)勢、審時度勢基礎上的,以它為佛坪縣的發(fā)展導航,使佛坪的發(fā)展一直行走和飛奔在正確的航線上。
因為龍草坪地處佛坪最北部,平均海拔最高,屬于佛坪的隱秘之地,更引發(fā)了我們的強烈興趣,就想踏上那片土地,了解它的歷史和今天。
龍草坪村地域75平方公里,屬高寒山區(qū),南邊與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接界,草木蔥蘢,森林覆蓋率高達95%,上世紀70、80年代曾設立陜西省長青林業(yè)局龍草坪林場,原始森林采伐殆盡,后來經(jīng)過多年營林封閉管護,次生林讓山山嶺嶺重披綠裝。龍草坪雨量充沛,生物多樣性狀態(tài)完好,從春天到初冬山間野花競相開放,花粉資源十分豐富。居住在龍草坪上的山里人家,自古以來以養(yǎng)蜂為業(yè),養(yǎng)殖中蜂成為當?shù)剞r民的一項致富產業(yè)。
佛坪的養(yǎng)蜂產業(yè)基本集中在龍草坪。龍草坪在2008年以前養(yǎng)蜂規(guī)模不是很大,老百姓養(yǎng)蜂都是一家一戶,沒有規(guī)模,沒有自己的品牌,產品也沒有統(tǒng)一標準,既沒有經(jīng)過深加工,也沒有企業(yè)參與進來做。
中央網(wǎng)信辦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精準扶貧定點選在了佛坪縣。至2019年8月,中央網(wǎng)信辦已經(jīng)先后派來了三批優(yōu)秀的掛職干部,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也在以實力扶貧。另一方面,在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中,成立于2016年的隸屬于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佛坪縣國寶嶺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創(chuàng)建有品牌“秦嶺神蜜”,并以其為原點進而輻射漢中地區(qū)乃至陜南為產業(yè)上游發(fā)展縱深。他們秉持黨中央“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方針,以“真扶貧、扶真貧、精準到戶、建檔立卡、小步快跑”的原則落實扶貧工作,推出產業(yè)扶貧平安“扶貧?!蹦J?。調整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加快突破農業(yè)發(fā)展,關鍵核心技術,助力農業(yè)產業(yè)及產品發(fā)展價值提升,為企業(yè)帶動的貧困群眾謀求更大利益,為貧困戶切身實際著想,培訓養(yǎng)蜂專業(yè)知識,以高于市場10%-15%的價格收購蜂蜜。今年的8月5日,中國平安與陜西省漢中市人民政府、佛坪縣人民政府簽訂“三村工程”扶貧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平安將為漢中市提供200萬元的產業(yè)扶貧貸款,幫助擴大佛坪蜜蜂養(yǎng)殖規(guī)模,并將運用創(chuàng)新科技賦能當?shù)亟逃鲐毢徒】捣鲐殻蛟炜赏茝V復制的佛坪“智慧扶貧”樣板。
在中國大扶貧的背景下,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實施的作為“村官工程”中的核心產業(yè)扶貧模式,平安“扶貧?!蓖ㄟ^借助保險、政府、銀行的資金風險共擔,為佛坪特色蜂蜜產業(yè)提供免息免擔保的資金支持,并依托平安內外部電商平臺,實現(xiàn)農商互聯(lián),提升農產品供需匹配度,拓展農產品銷售管道,解決農產品產銷脫節(jié),按照計劃平安將通過“扶貧保”項目為佛坪蜜蜂養(yǎng)殖基地提供200萬元的產業(yè)扶貧貸款,擴大當?shù)孛鄯漯B(yǎng)殖規(guī)模,在現(xiàn)有基礎上擴大200群蜜蜂養(yǎng)殖,并以“高質量技術指導加上訂單回收”的形式,支持當?shù)?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并且通過“1+N”產業(yè)扶貧路徑,支持當?shù)胤涿埤堫^企業(yè)為貧困戶提供養(yǎng)殖技術指導,進行保價收購合作,充分發(fā)動貧困戶生產積極性,預計每戶年均創(chuàng)收達38000元。更借助區(qū)塊鏈技術構建的智慧產銷溯源平臺,可實現(xiàn)蜂蜜重要生產加工環(huán)節(jié)的可追溯、可監(jiān)控,最終將上鏈的信息進行加密邏輯校驗,為當?shù)胤涿郛a品提供原產地及純天然兩項保真認證,支持當?shù)胤涿燮放平ㄔO,并通過連接中國平安各電商平臺,支持蜂蜜產品走出大山?!敖鹑诜鲐?智慧農業(yè)”是未來產業(yè)扶貧的新主線,佛坪蜂蜜項目是平臺試點后的首次落地應用,今后平安的產業(yè)扶貧項目全面推廣,必將進一步鞏固產業(yè)扶貧成果。
二、秦嶺神蜜甜甜甜
8月初的佛坪陰雨綿綿,我們采訪團由深入秦嶺到深入佛坪縣,由深入佛坪縣又進一步深入到佛坪最僻遠的行政村龍草坪。
這天下午,車子出了佛坪縣城沿G108國道一路向北,開始還是響晴薄日,行駛間,天色漸漸地陰了下來,轉過數(shù)不清的山坳,小雨淅淅瀝瀝地形成了雨幕,雨竟越下越大,車窗外是茫茫的云山霧海。因為我們來之前的幾天,佛坪大雨,漲了的椒溪河水還沒有消退,有些山路被沖垮了,全縣正在緊張地防洪抗洪。
“還能進山嗎?”我心里一直在打鼓。
我們沿著佛坪的母親河椒溪河溯水而上,快到熊貓谷了,真的見到塌陷了的路基,好在司機師傅跑慣了山路,利落地左拐右拐,我們乘坐的旅行車竟沒有拋錨。
車子過了一個叫東河臺的山咀之后,向左轉過了一塊突兀的巨大的山石,左前方竟有些豁然開朗,出現(xiàn)了一塊開闊點的平壩。下車經(jīng)過一座水泥橋,看見小山坡上有一座坐西向東、白墻紅瓦的平房,旁邊一棵高大的樹旁立著一塊白色木牌,上面是兩個并排的商標:“秦嶺神蜜”和一幅栩栩如生的“秦嶺四寶圖”,下方是一行醒目的大字“佛坪縣國寶嶺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中鋒養(yǎng)殖場”,平房前面是長長的一溜院壩。院落四周有些五六米高的樹,黃綠色的葉子間結著暗紅色的比黃豆粒略大些的橢圓形的果子。
主人帶著笑意迎了出來,陪同來的同志向他介紹我們一行人,主人請大家在當院里落座?!拔医欣詈晗?,是龍草坪村5組的養(yǎng)蜂戶?!彼行╈t腆地說著,我們的采訪就從李宏喜開始了——
養(yǎng)蜂人:李宏喜,45歲,男,六口之家的男主人。
李大哥,一米七多的個子,一眼望去高高瘦瘦的,臉膛黑黑紅紅,身穿白色的長袖襯衫,黑色長褲,腳下是一雙干凈的灰色旅游鞋,但不知為什么,他的左手總是縮在袖筒中,坐下來我們攀談時,他的左胳膊自然的放在胸前。
“我們家六口人,有房子六間,山里人家的房子是坐西朝東的,早上起來看見太陽升起,山風吹過來也小些。燒柴以山上撿拾的枯木和間伐木為主。000年的時候我們從山上引水下來修了蓄水池,吃的米、面要到外頭去買;自己種些洋芋、玉米、蘿卜、白菜??床∮写遽t(yī),村上給我們交合作醫(yī)療每人每年交120元,自己再交80元,一共200元看病就基本上夠了。我們平時出山走到108國道旁也就半個多小時,乘坐公交車很方便?,F(xiàn)在吃、住、行、看病都解決了,我們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p>
說到這,李大哥憨厚地笑了。
“我早年居住在翻過涼風埡的一個叫三官廟的村子,就是名聞遠近的‘熊貓村,當年建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時人員遷出了,2000年我來到了龍草坪村5組入贅到郭家,先在龍草坪村擔任民辦老師教了十年書,這些年年輕人出去打工的多了,有些人把老人和孩子也帶出去,學校被撤銷,加上家里負擔重了我就回家來養(yǎng)蜂了。
“到龍草坪后,家中主要的勞動力是我和妻子郭喜蘭……”
說話間郭大姐不時從灶間給大家送來剛剛煮熟的玉米、切好的西瓜,續(xù)上茶水,偶爾插上一兩句話,干凈利落,一看郭大姐就是一位熱情、勤勞的農家主婦。
三句話不離本行,我問李大哥:“您從三官廟來,那您認識佛坪保護區(qū)的大熊貓專家雍老師雍嚴格嗎?”
“雍老師,你說的是雍叔,認識啊,他是我父親李和林的朋友,前些年我父親和雍叔他們也就是五六十歲的時候,我還和他們一起去山上看護熊貓呢。”
聊起了大熊貓專家雍老師,聊起了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因為這和我從事的工作有關,我和李大哥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問起養(yǎng)蜂的事,靦腆、質樸的李大哥打開了話匣子。
“中蜂就是中華蜂,區(qū)別于意大利蜂和高加索蜂,是秦嶺本土的蜂種,對氣候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特別強,氣溫低到10度還能出去采集花粉,扛螨蟲的能力也很強,飛行直徑可以在5公里以內,善于采集零散的粉源和蜜源,蜂桶不需要搬動,適合定點養(yǎng)殖。山區(qū)樹木蔥郁,野花滿山,中蜂采來百花香,釀得百花蜜?,F(xiàn)在蜂蜜的品質很好,一到秋天,山里、山外來收蜜的客戶不斷?!蔽夷芟胂蟮角锾熵S收的景象。
“中蜂是從每年的3月份開始出去采蜜的,一般能采到9月中旬,天涼了蜜蜂活動受限,過了9月山里的花事基本結束,只有零星的野花還在開。大多數(shù)的蜂群每年有多半年的光景外出采蜜,一只工蜂壽命也不過半月左右。
“秦嶺山里的花是一種一種分階段的,春天,椴樹開著零星的白花兒,春天的頭茬蜜一般是椴樹蜜。野花呢,有開著淡黃色管狀花的野菊花兒,有開著淺綠色小花的鋸鋸藤,坡上還有綠色的火麻子開著白花,不知名的小野花就更多了。中蜂的分工一般是工蜂出去采蜜,可以采糖、采花粉。
“2000年以后我開始養(yǎng)蜂,風調雨順的年景,蜂順,蜜也能割得多一些,我的心情就好,最怕蜂群出現(xiàn)問題。2014年的時候,蜂群垮了,一度從上百箱減到18箱。你問為什么???主要是天氣原因,中蜂害了爛子病,蜂群后繼無蜂,一下子就蕭條了,對我的打擊是很大的。蜂箱里蜜蜂太少了,就不敢取蜜也不敢搖糖。中蜂爛子病最難治,那時我心疼得很?。『迷诘诙晏鞖廪D為正常以后,我們又發(fā)展起來了,慢慢地分蜂,蜂群漸漸地得到了擴大。
“2016年總是在下雨,這坡上的花開的也少,蜜蜂采蜜就少些。雨水大了,也把蜂箱里的蜜和糖都沖跑了。2016年以前我家是貧困戶,那年與國寶嶺公司合作,接受養(yǎng)蜂知識培訓,有了他們的技術人員指導,遇到問題能夠及時解決,那年養(yǎng)中蜂70箱,割蜜1500斤,收入45000元,加上其他副業(yè)收入,當年收入八萬元,當年脫貧的標準是每人年收入3015元,我們家當年就脫貧了。
“2017年我們家蜂箱增加到135箱,因氣候問題嚴重減產,加上其他副業(yè)收入總共不過52000元,人均年收入大約8700元。
“到了2018年,養(yǎng)蜂150箱,但那一年里好像龍王不抬頭,天總是愛下雨,幾乎沒有割蜜收入,采摘山茱萸、豬苓各收入10000元,其他收入主要是靠修路坎、清掃公路、打五味子和打零工等收入有20000元,全年共計40000多元,還比2017年減少了。
“今年山里仍然多雨,蜜蜂飛出去也采不到太多的花粉,昨年和今年對養(yǎng)蜂人來說仍然還是小年兒,雨水太多山上的野花還沒開就敗了,采蜜就很少。
“冬天蜜蜂沒法出去,我們要喂白糖,喂飽了才行,要不明年就采不到蜜了。采蜜到八月十五左右就停上了,采蜜后一直要喂蜜蜂到開春驚蟄的時候。一個冬季,我們大概要買3000斤白糖,花8000塊錢。冬天喂?jié)庖恍┑奶撬?,一斤糖配八兩水;早春的時候,蜂子可以飛出去采蜜了,一斤糖配一斤水。中秋節(jié)以后,我一般都是半夜起來喂蜂糖水大概要到凌晨,否則強壯的工蜂就要把體弱的吃掉,更有甚者還要吃掉老蜂王換新蜂王,那損失可就大了?!?/p>
在和李大哥的交談中,做過老師的他輕聲細語地說著,我仔仔細細地聽著,隨著李大哥的思緒我的心有時提起、有時落到肚子里,我注意到李大哥用了一個詞“昨年”,頗有意思,更有古意。
“今年我剛剛割了蜜,有600斤,今年價錢賣得好,扶貧的平安國寶嶺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收購時給的是50塊錢一斤,我能有3萬元的收入;采摘山茱萸收入1萬元;今年的植樹節(jié)佛坪縣林業(yè)局來收購了我種了五六年的國槐樹苗,賣了17200棵,每棵1.8元,收入3萬元;今年出去打零工的時間少了一些,有個四、五千元的收入,所以今年收入還會不錯,大概有8萬元?!崩畲蟾缯f到這里臉上有了笑意。
聽到這里,我想起了解到的蜂蜜銷售環(huán)節(jié)的一段小插曲。
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jīng)理、扶貧辦常務副主任陳遙先生曾說過:國寶嶺和平安保險公司是合作關系,我們的合作日趨完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愈加顯著。
前一段時間,平安集團陜西分公司扶貧負責人支總冒著大雨到佛坪一線來扶貧,還現(xiàn)開腦洞編排了段繞口令,為扶貧品牌“秦嶺神蜜”代言,我在手機上看見他傳來的專業(yè)感十足的聲音和畫面:
我來自富平,
我正在佛坪,
我在秦嶺扶貧,
秦嶺神蜜甜甜甜!
而中央網(wǎng)信辦的掛職副縣長高波也是在扶貧走佛坪的淘寶節(jié)目上直播,現(xiàn)場銷售佛坪的土蜂蜜、香菇醬、香菇面和野生獼猴桃酒。不論是在佛坪扶貧的平安保險公司還是中央網(wǎng)信辦的同志們,他們都在身體力行為佛坪出主意、做實事。
李大哥接著說著,把我的思緒拉回了龍草坪。
“我兩個小孩兒,女兒李芬去年考上了漢中職業(yè)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小兒子在城固師范學院開學也是二年級了,同樣學學前教育,咱們國家重視教育,我原來當老師,現(xiàn)在她們子承父業(yè)?!崩畲蟾缥⑽⒌匦χ?,自豪地說著,李大哥的愛人郭大姐搬著小板凳坐了過來,接著給我算了一筆賬:
“兩個孩子一個月的生活費我們要給差不多3000元,加上報名費、學費兩個孩子一年支出大約5萬元。為了他們,我們做父母的也得努力??!
“我們家在2016年就脫貧了,現(xiàn)在是脫貧攻堅戶,現(xiàn)在還可以享受好政策,你問我們目前最大的困難,說起來沒有什么太大的困難,對農民來說,‘兩不愁、‘三保障,吃飽、穿暖、有房住,醫(yī)療有保障,孩子受教育,覺得就挺幸福的了。
“我們憧憬著更美好的生活,有機會還是會種些樹,今年天氣好的時候,你看我和你嫂子還到坡上去采了些野生的五味子,打好、曬干每斤還能賣30多元,也有一定的收入。
“你說大熊貓,在這邊幾乎看不到,但是我原來在三官廟的時候每年都能看到。在三官廟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春天大熊貓發(fā)情的時候,遇見率更高,咱們佛坪是國寶大熊貓的家,佛坪是很好的生活的地方。”
聊的多了些,也有些熟了,李大哥說在他小的時候左胳膊受傷致殘了,結婚以后妻子郭喜蘭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
李大哥雖然身體略有殘疾,但是人清清爽爽、干干凈凈的,大嫂郭大姐對我說:“家里、家外的當家人你李大哥養(yǎng)蜂、護路、修壩、栽樹、剪枝、采摘山茱萸毫不落人后,我們家的日子真的是像門前你見到的山茱萸豐收時的紅紅火火。歡迎你有機會再來?!?/p>
臨別,李大哥說道:“今年我們家的目標是把蜂養(yǎng)好,這是很好的事情,勤勞致富?!?/p>
養(yǎng)蜂人:李向成,51歲,5口之家的男主人
李向成家的基本情況:2016年以前是貧困戶,016年養(yǎng)蜂90箱,蜂蜜收入2000斤,收入60000元,加上其他副業(yè)收入共計78000元,當年就脫貧了。017年養(yǎng)蜂135箱,因天氣和氣候原因減產只有1400斤,收入五萬元,加上其他副業(yè)收入共計51000元。018年養(yǎng)蜂150箱,因天氣和氣候原因幾乎沒有養(yǎng)蜂的凈收入。
“我上有86歲的老父親,下有兩個小女兒。大女兒在佛坪縣中學上高一,小女兒在縣上讀小學六年級。我在佛坪縣城里租了房,妻子在縣上照顧兩個女兒和她的小外甥劉紅劍的小兒子,家中的活計基本上是我來做?!?/p>
李大哥身高有一米七,長得敦敦實實的,身著淺灰色的T恤、深灰色的西褲,一塵不染的黑皮鞋,黑黑的頭發(fā)有些卷曲,有棱有角的長方形的臉上,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左耳邊夾著一支香煙,他說話聲音不高,有條有理。我注意到他的手很大。
走到院壩里,我和李大哥的大女兒李青青聊起平日里家中的生活,小姑娘靦腆地說著:
“放寒假的一天夜里,我睡得迷迷糊糊的,睡夢中好像聽見外邊有窸窸索索的聲響,爬起來撩開窗簾兒的一角隔著玻璃窗向外一看,天上灰蒙蒙的飄著雪花,我爸爸身上披著雪花端著一臉盆的糖水從院壩前面走過,原來那就是我聽他說起過的半夜去喂蜜蜂,我起床來看見外屋地上媽媽也在忙前忙后的,為了我們這個家,為了我和妹妹上學,爸爸媽媽起早貪晚的忙碌著。
“去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媽媽急火火地來學校接我,原來是爸爸去幫鄰居蓋房子,給房子上梁時有東西掉下來把爸爸的中指砸斷了,我們一溜小跑地趕到醫(yī)院。
“我爸爸真不容易。我要好好讀書,以后考上大學為爸爸媽媽盡量減少負擔,我還要管我妹妹呢?!倍碌男」媚锴嗲嗾f話間眼圈紅了,一會兒兩行淚水從面頰上流了下來。
“不好意思,我把你招哭了?!蔽也缓靡馑嫉叵蚯嗲嗟狼?。
向成大哥走過來,我問他,這些年您養(yǎng)蜂辛苦嗎?
“說不辛苦是假的。你跟我來,看看我們院壩附近的蜂箱?!?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0/04/09/qkimagessdzwsdzw202001sdzw20200120-3-l.jpg"/>
我們來到院壩旁邊,看到一排排的蜂箱像列隊的士兵一般整齊地布滿了山坡,有單層的蜂箱,還有兩個蜂箱上下摞在一起的雙層蜂箱,山坡上大概有幾十只。李大哥慢慢地掀開一只蜂箱上的蓋子,我看見里面有八匹蜂板,他輕手輕腳、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厝〕鲆黄シ浒逯附o我看,取出蜂板時尤其是他的那雙大眼睛看著近乎滿板的小蜜蜂時流露出的溫和的目光,那愛不釋手的樣子就像對他的孩子。
“看這里,這是蜂王?!币恢蛔阌衅渌鄯淦甙吮洞蟮拿鄯涑缘蔑栵柕嘏吭诜浒迳稀_@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見到蜂王。
“蜜蜂蜇人嗎?”
“養(yǎng)蜂人習慣了,沒事。為了這個家,我們一起在努力!”我注意到李大哥的胳膊上、手背上有著一處處的不規(guī)則的、小小的傷疤,那一刻正午溫暖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他的整個面龐洋溢著勞動著的歡樂。
院壩里,李大哥86歲的老父親靠墻坐在板凳上瞇著眼睛在曬著太陽,李大嫂在屋前空場上仔細地修理著蜂板,大女兒幫著媽媽拿著工具,小女兒在媽媽身旁自在地哼著歌,偶爾兩個女兒還對唱了一句,山坡上有勤勞的蜜蜂來回穿梭著,嗡嗡嗡地叫著,預示著這家殷實的田園生活,充滿著無窮的歡樂。
后來,我見到了龍草坪村的村主任譚從香,了解到李向成是龍草坪村五組養(yǎng)蜂養(yǎng)得最好的,不僅人勤快、努力,更是扎扎實實地鉆研技術,他是出蜂蜜的高產戶呢。
養(yǎng)蜂人:劉紅劍,43歲,三口之家的父親
在李宏喜大哥家,談起了附近的養(yǎng)蜂專業(yè)戶我們就聊到了劉紅劍。
“劉紅劍的妻子走了有十年了,他的小兒子劉峰由他姑姑在佛坪縣上照看著上小學,他的大女兒劉艷去咸陽上大學,他自己的十幾箱中蜂由他的妹夫李向成來幫著管理,等孩子們開學了,他還可以出去打工,一年掙個幾萬塊錢應該還可以。村上和縣里也特別幫助貧困戶,把打掃公路的活兒就給到貧困戶,打掃一次可以有100多塊錢的收入,劉紅劍還當上了咱們佛坪保護區(qū)的生態(tài)護林員,每個月有500塊錢的固定收入。但是呢,他就是自己再努力一些就更好了?!崩詈晗泊蟾缤褶D地說著。
而我從國寶嶺公司提供的資料中了解到劉紅劍對于養(yǎng)蜂好像不太配合,但公司一直沒有終止對他的支持和幫助。從養(yǎng)蜂管理的角度看,他家養(yǎng)蜂從2017年的60多箱到現(xiàn)在只剩了十幾箱,有時他還發(fā)點怨言,從外界來看,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
真實的情況真是這樣嗎?我急切地想去探個究竟。
當我和扶貧干部一起走進緊鄰公路邊的劉大哥家,看見院壩前有近4米寬、20米長的院子,房屋布局呈躺倒的L形。進門第一間是灶間,左手邊有一人多高的碗櫥,碗、筷子和鍋鏟像列隊準備檢閱一樣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灶臺周圍和臺面上貼著白色的瓷磚,一口大鐵鍋,上面的木蓋子,更是清清爽爽,地上沒有一絲的垃圾。過了灶間進到客廳,左手墻邊上有一個長的三人皮沙發(fā),挨著的是一個布面的雙人沙發(fā),前面是小小的玻璃茶幾,對面的窗下有一個生火用的鐵爐,白鐵皮煙筒更是擦得一塵不染,右手邊墻上貼的是小兒子劉峰一溜的金黃色的獎狀。
劉大哥人長得更瘦削些,身高在一米七多,他身穿薄薄的灰色T恤,黑褲子,腳下踩的迷彩的膠鞋,臉色黑紅,頭發(fā)很密,當我們告別站在院壩上一起照相時,他的身材非常的挺拔,像軍人一樣。在他的家我們感覺家里、家外和他的人一樣,非常干凈。
十年前的秋天,劉大哥從外面打工回來,到家的第三天他們去山里看望岳父母,出發(fā)前劉大哥的愛人講她右肩膀疼的鉆心,等到了岳父母家就快不行了,劉大哥懷里抱著妻子,趕緊撥打120,但是那天下大雨,車進不到山里來。妻子在他懷里斷氣的時候,兩歲多的小兒子劉峰就站在床邊,看見了自己媽媽走時的樣子,那時他太小了,總以為媽媽是睡著了。在這之前劉峰可是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兒,從那以后,他就很少說話了。
劉大哥哽咽地說著,“我答應她的,一定撫養(yǎng)好孩子?!蹦且豢?,劉大哥的煙圈紅紅的,眼睛里充盈著淚水,時光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我在劉大哥家,跟劉峰說話,他也只是點點頭,搖搖頭,眨著明亮的大眼睛這樣的看著你,讓人心酸。
妻子離開的那一幕,永遠地留在了劉紅劍的心里,也留在了他小兒子劉峰的心上。那時他的大女兒還在佛坪縣城里上小學,沒有能及時趕回來。從那以后,十年過去了,劉大哥一個人獨自撫養(yǎng)著一雙小兒女。終于大女兒考上了大學,小兒子在佛坪縣上小學六年級了。但是,劉大哥總覺得對不起妻子,至今仍然單身一人。
“去年我養(yǎng)了十幾箱蜂,打了零工,清掃公路,還當上了護林員,等今年秋后兒女開學了,我就可以去外面打工了。”
談起女兒上大學了,劉大哥講我要盡量地照顧好她。這樣的一戶人家,因學返貧,讓人心酸。我從龍草坪村的扶貧一戶一測表上看到,從去年的十月份到今年的七月份,他全家的毛收入只有9000多塊錢,離今年的脫貧目標仍然有著差距,他自己也很著急,幫扶龍草坪村的徐書記在現(xiàn)場更是緊鎖眉頭、嘬著牙花子、搓著手著急地出謀劃策。我在敲著邊鼓,咱們老百姓自己也要努力想辦法,勤勞致富真得不能等、靠、要?。∥蚁?,劉紅劍并不是消極的人,他需要走出心理的陰影,像他這樣一家整齊干凈、熱愛生活、努力向上的人,他們是會努力的。
談起女兒上大學了,劉大哥講我要盡量照顧好她。這樣的一戶人家,因學返貧,讓人心酸。但是正因為劉大哥對兒女的那份深深的父愛,并且他有一雙勞動的手,在村干部、扶貧干部的貼心幫助下,在國寶嶺公司的扶植下,他家的生活一定會一天天地好起來。
最近佛坪縣龍草坪村主任譚從香在電話里興奮地告訴我:“養(yǎng)蜂人劉紅劍在秋天兒女開學以后,在縣上有了一份送貨的工作,有時間他還兼任著公路養(yǎng)護員,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他們家今年脫貧是沒有問題了。”
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秀大學生:潘峰,32歲
我在漫步于小鎮(zhèn)集市時,真的就見到了國寶嶺公司出品的“秦嶺神蜜”。
“秦嶺神蜜,含黃酮量高,重金屬含量為零,口感好,蜜色金黃,2017年我們佛坪還成功地申請了農業(yè)部認定的國家地理保護的標志,生態(tài)、綠色、無污染產品。吃這種蜂蜜會上癮,吃一會還想著第二回?!辟u“秦嶺神蜜”的大姐樂呵呵地自豪地推廣介紹著。
馮彥紅副縣長介紹我和潘峰見過面,小伙子長得很精神,近一米八的身高,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朝氣,黑T恤、黑長褲、黑色的旅游鞋,一身黑愈發(fā)地襯托出精神和干練。此時我和他邊走邊聊。我詢問了潘峰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有自己的家鄉(xiāng)情懷,沒有家鄉(xiāng)情懷的人,就活得很飄忽。我是在佛坪山里長大的,2011年大學畢業(yè)后在北京的一家集團公司跑銷售、跑采購,去過全國很多的地方。有一天,我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秦嶺深處的家鄉(xiāng)佛坪有那么好的生態(tài)資源,好的產品都賣不出去,何不回去為老家的發(fā)展做點事情,并借此找到一些歸屬感和成就感。從那以后,我前前后后調研了兩年,想到農產品的供應鏈就是要把村村落落、田間地頭的產品銷售出去,送到消費者的手上。我回鄉(xiāng)跟家人和父老鄉(xiāng)親談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很支持我搞這個蜂蜜銷售產業(yè),于是,我策劃了“秦嶺神蜜”這個蜂蜜品牌,成立了平安屬下的佛寶嶺公司。
“我們佛坪縣不到35000人,約有6000個農戶,其中有近1000戶養(yǎng)蜂,占到1/6,不算普遍。佛坪的中蜂是秦嶺的亞種,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蜂種。土蜂種雖然出蜜率不太高,但它在秦嶺適應了千萬年,對抗氣候的能力強,不容易生病。為了保護它,我們在中鋒的繁育、監(jiān)管方面加大了力度,不許外來蜂種侵入、滋擾。我們也知道蜂群的承載力是有限的,不可以無限地擴大。越是土蜂造的蜜,越是質量高,也就愈加地珍貴。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產品色美質優(yōu),進入了像大城市的華聯(lián)、物美以及一些地方的超市,部分產品已經(jīng)出口到了日本,‘一帶一路一線已經(jīng)洽談銷往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坦,預計未來銷路會越來越好?!?/p>
甜蜜的龍草坪
在龍草坪,我還了解到了其他的許多許多。比如,從這里的有些地名你就會知道它多么偏僻而荒遠——破碾子、澀草坪、椴木橋、半邊河、偏崖子;秦嶺的最后一只華南虎也是在龍草坪被打死了,那之后,秦嶺沒有虎患了,當然就再也沒有老虎了;龍草坪是秦蜀古道儻駱道之多條支道的必經(jīng)地,石崖上留有太多的棧道、棧橋石孔;這里的人口大多祖籍在山外,大約是清朝末期之后陸續(xù)逃荒而來的,剛來的居民一般都住在石崖下,或住在輥面透風的摞木房里;這里人口稀少,一個自然村落往往只有幾十口人……
這就是龍草坪人早先的生存背景。
去過了龍草坪,我有太多的感動和感慨,想說又覺得蒼蒼茫茫說不出來——
最智慧的生存和生活,就是充分借助自己所擁有的資源科學、勤奮地去創(chuàng)造盡可能燦爛的美好。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薄傲己玫纳鷳B(tài)環(huán)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蔽覀兺氘斎唬X得偏遠地區(qū)一定觀念陳舊、思想落后、缺乏明晰的發(fā)展思路和智慧。佛坪歷屆縣委、縣政府都能認真地實事求是地盤點各鎮(zhèn)、各村的生產資源和發(fā)展優(yōu)勢。對佛坪而言,生態(tài)優(yōu)勢是其生命線,如何涵養(yǎng)資源、積累優(yōu)勢、適度開發(fā),科學統(tǒng)籌發(fā)展,需要豐富的智慧。其實,佛坪幾十年里,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生態(tài)立縣,生態(tài)就是佛坪的王牌和底牌,所以保護生態(tài)是壓倒一切的重中之重;林藥興縣,林藥是基礎,也是底氣、元氣,長足的發(fā)展必須靠它提供本錢;旅游是長遠發(fā)展、強勁發(fā)展的方向,佛坪的旅游資源豐富而且品質卓越,“秦嶺四寶”齊集佛坪,前景十分廣闊。所以,我在佛坪發(fā)現(xiàn)了“佛坪智慧”。
扶貧的確是一項偉大的創(chuàng)舉,黨和政府以超越世界上其他政黨的良知,把國家發(fā)展的紅利惠及太多太多需要幫助的困難地區(qū)和貧困百姓。
對佛坪而言,畢竟發(fā)展環(huán)境和條件比較原始,畢竟資本積累時日太短,畢竟基礎設施比較落后,畢竟全民的平均文化程度較低……所以,通過扶貧脫貧,送資金、送項目、送機會、送就業(yè)、送技術、送醫(yī)療、送智慧是必要的。佛坪自1995年以來,陜西政協(xié)牽頭組織省市30多個單位,包村扶持,累計投入資金數(shù)以億計,惠及幾乎全縣所有農村人口。由輸血而造血,由扶資而扶智扶志。同時,佛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與中央網(wǎng)信辦和中國平安幫扶的歷史機遇,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整合力量、扎實推進,目前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也堪稱精準扶貧的樣板!佛坪于2018年8月率先在陜西脫貧,實現(xiàn)了“古道明珠、靜美佛坪”的夢想。
激發(fā)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激發(fā)每個人創(chuàng)造活力的時代,就是一個最美好的時代。
我國在新時期的各項政策的焦點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焦點是堅守道德底線前提下解放所有的生產力。通過走訪,我充分認識到即使處于秦嶺深處、相對偏遠落后的佛坪縣龍草坪村,人的尊嚴和生命價值感也都建立了起來。人們不僅僅滿足于生存,而想獲得成就感、價值感,人的創(chuàng)造激情被調動起來,阻礙人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羈絆被日益刪除,人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愿望能充分得到實施。他們不滿足于溫飽,以接受施與為恥,以勞動創(chuàng)造為樂,幾乎人人都不再等靠要,而懂得使自己成為有夢想并且奮斗不止的人。
雖有勞動的辛苦,但有希望的伴隨,有成就感的辛苦能鑄造出每個人的輝煌。
我在采訪過程中,在遇到每個采訪對象時,我都在問同一個問題:你辛苦嗎?他們都承認自己辛苦,可都強調雖然辛苦卻很值得,成就感很容易沖淡或消除辛苦造成的苦澀感。他們都認為,唯有辛苦才會贏來這份甜蜜的事業(yè),唯有操勞才能換來了更甜蜜的生活。
進入勞動者的人生存界面和內心,就會知道人的生活里潛藏著多么驚人的堅韌。
巴爾扎克說,人類最純凈的精神之水貯存在民眾的水池里。住在偏僻、荒遠地域的基層勞動者,未必就一定精神稀薄和智慧匱乏。在和龍草坪村民的接觸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對美好人生價值的追尋,對奮斗精神的崇尚,對天地的敬畏,對造物主的垂青的感激和珍惜。在說到蜜蜂和大熊貓時,村民們都說,保護這些自然天物既是為了人類,也是為了自己,它們給了人類生存的良好環(huán)境,給了我們優(yōu)質的旅游資源,給了獲取利益的搖天樹。我想,他們的認知既深刻又智慧。
一個美好的時代,必須由先富起來、先覺悟起來的人們作引擎,必須懂得提攜弱勢群體,否則社會發(fā)展就必然緩慢或停滯。
社會就是一個超極巨大的群體,代表著最高水準的智慧人群、道德人群、實干人群,對無論由智力條件、環(huán)境因素、個人際遇還是由以往的政策缺陷等種種因素造成的貧困人群,都不能放任不管、任其貧困。馬克思主義“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無產階級自己”是大良知的論斷,消除貧困落后,才會使社會發(fā)展得迅速和健康。
短短的幾天采訪、體驗,我接觸到了佛坪縣委書記李芳、副縣長馮彥紅,接觸到了辛苦在扶貧一線的工作人員,也接觸到了中央網(wǎng)信辦和中國平安的為扶貧辛勤工作的人們,他們都是有愛和堅持責任感的人。我在龍草坪接觸到了普普通通、樸樸實實的養(yǎng)蜂人,在他們的生產生活中,我看到了中央扶貧政策落地生根結出的果實,看到了人們對社會和時代發(fā)自內心的熱愛,感受到了他們用艱辛換取的幸福感。無論李宏喜、李成亮和劉紅劍三位養(yǎng)蜂人,還是回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年輕人潘峰,他們有各自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經(jīng)歷、不同的條件,但是他們在生活中都共同有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懂得用勤勞的雙手打開幸福之門,他們對習近平總書記發(fā)出的精準扶貧政策都有自己的認知和踐行,他們是勤勞的奮斗者,是扶貧政策在龍草坪的回響,同時更感覺到時代的召喚和我們每個人肩上的責任,根在民間,心在林間,重擔在肩。
責任編輯/魏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