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堅決反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鼓勵不斷創(chuàng)新,彰顯個性。那么,作文如何做到人有我新呢?一是構思新巧,二是推理想象獨到。
“構思”在考場作文中有特定的含義,它是指在審題準確的前提下,作者立意、選材、定體等一系列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過程。構思“新巧”,是構思新穎、獨特、巧妙的意思。
“推理”一般針對議論文而言,求“獨到”就要善于運用那些比較藝術化的論證方法,如類比論證、引申論證(歸謬法)等;“想象”一般針對記敘文而言,求“獨到”就要大膽(但不悖謬),就要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藝術形象。
一、最大的亮點在構思
(一)議論文構思:善于取譬設喻
作文離不開構思。寫議論文,一般規(guī)律是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問題,然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也有人不按這個規(guī)律寫,而是有不同的構思。如賈誼的《過秦論》,開篇并未提出觀點,而是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先敘秦的強大,然后通過秦、六國、陳涉三方的比較,水到渠成地得出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边@種構思與眾不同。更需要指出的是,真正會寫文章(包括議論文)的人,通常不喜歡平淡呆板,總喜歡把虛化的概念、單調的事物想象和描述成活潑可愛的另一種事物,使文意更為清新明白、生動有趣。“取譬設喻”法就是俗稱的“打比方”,也就是拿一件切近的、已知的事物,來形容筆下所要評述的主體。
[例1] (選自2019年高考浙江考生《沒有一只會被人左右的鷹》)
我們的生活是我們努力的成果,也是個性的體現。既然它是作品,必然會有讀者,這是我們無法避免的。我們可以避免的是做一只麻雀。
麻雀是飛不高的,因為生活在雀群里,大家每日嘰嘰喳喳:“我們是麻雀,我們飛不高的?!泵咳毡还噍斶@樣的思想,久而久之,便真飛不高了。鷹卻不會被人左右,于是飛得很高。我們要做鷹。鷹有敏銳的眼睛,能洞察一切,分辨得出哪些才是你真正的“讀者”。真讀者會了解這本書的全部,由封皮至里面的細節(jié)再至封底,旁觀你的生活,在你為難時提供合理的建議。而這并不是左右。左右是矛盾的,因此令你為難,聰明的讀者不會搶奪你做決定的權利,而是給予你作為個體的自由。讓你為難,是假讀者的事兒。自然,粉絲也便有真假之分。
擅長用你的鷹眼判斷,逐漸你便會發(fā)現,原來你的讀者也是鷹。這也就解釋了友善的他們?yōu)槭裁匆浴爸杏埂睘楣玺?,與你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同時還因為,鷹都具有傲氣。
魯迅傲,他大膽地批“吃人”現象。我們雖都贊他、敬他,卻不知當時有多少封建勢力咒他、罵他、迫害他。先生在日本學醫(yī)時的恩師藤野先生,是他生活真正的讀者。藤野先生予他以勸誡,又予他以尊重,于是我們有了魯迅。先生真正為難的,還是“左右”他的吃人勢力。可是一身傲氣,又怎會被左右——哪里有會被人左右的鷹呢?
我們是鷹,所以我們應尊重建議,不理會質疑、謾罵?!白笥摇睂嶋H上限制了我們的發(fā)展,阻止了我們前進的步伐。著名哲學家迪奧·布蘭度曾說:“我能走到今天,是因為我由我來做決定?!弊约鹤龅臎Q定仍可以化失敗為動力;他人的左右卻只會化為怨恨。鷹從不低頭,要低頭也是俯視眾生,展翼蒼穹。
是的,沒有一只會被人左右的鷹。那么,請用你的鷹眼發(fā)現你的真讀者。
較之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式展開議論,此文以“鷹”設喻,生動形象,頗有新意。文章將“麻雀”與“鷹”作對比,一個被輿論左右,習慣于“飛不高”的心理暗示;一個憑自身傲氣和獨立鑒別,展翅高飛,兩種動物,兩種選擇,兩個結果,高下立判,自然得出了“請用你的鷹眼發(fā)現你的真讀者”的結論。
(二)記敘文構思:巧于“尺水興波”
相較議論文,記敘類文章(含小小說、故事新編)更應注意構思的精巧,應力求借助一系列構思手法,把作文寫得一波三折。下面有選擇地介紹一些常用方法。
1.巧設懸念。所謂懸念就是設置疑團,不加解答,借以激發(fā)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造成懸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發(fā)展的主要情節(jié)(或尖銳的矛盾沖突)擱置起來,然后在適當的時候再交“底”。比如面對考題“好奇心”,有位同學寫父親,通過四個似乎滑稽的生活化的場景式對話,描寫兒子好奇父親與光頭明星貝克漢姆、光頭笑星陳佩斯屢屢進行形象對比,圍繞“哪一個更帥”這一主要問題,引出玉樹臨風般有著烏黑頭發(fā)的父親卻理了個光光的頭,為父親的化療作伏筆,寫出了父親的樂觀豁達,更寫出了父親對孩子的濃濃深情。故事扣住“好奇”,讓“好奇心”貫穿始終,文章結尾只有兩句話:“一年后,老爸去世了。媽媽說:‘你老爸一年來一直在化療?!彼屛覀冎?,前面所有的細節(jié)都是為了這個結尾,于是前面看似啰嗦的文字都煥然生輝。
2.設置巧合。巧合的方式五花八門,適宜中學生構思的巧合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不約而同的巧合。如歐·亨利的名作《麥琪的禮物》,寫一對貧苦夫妻同時為對方考慮,各自做出了動人心魄的“壯舉”,使雙方的愿望都落了空。作品以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局收尾,凸顯了夫妻之間感情的誠篤、深摯。二是不期而遇的巧合。如某同學習作《沒想到竟是這樣》,其情節(jié)如下:內向、文靜的女生梅子以“木梅”為名,在網絡聊天室里“結識”了一個叫“木瓜”的boy。由于上課時想著“木瓜”,梅子走神了,并被年輕的班主任狠狠批評了一通。當天放學后,梅子與“木瓜”相約各拿一張卡通畫在公園見面。兩人一相見,“木瓜”一臉窘相,而梅子“過了好一會兒”,“終于喊出一聲:‘老師好!”該文以巧合造成情節(jié)的戲劇性,有效增加了故事的趣味。
3.著意蓄勢。所謂蓄勢,指的是使人物的情感、行為或事情的結果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轉折的一種構思方法。它一般包含兩大部分:“蓄勢在前”和“逆轉在后”。即先形成一種思維定勢,然后突轉,突然打破積蓄已久的定勢,從而造成久蓄而猝發(fā)的藝術沖擊力。如泰格特的小小說名作《窗》,于文末陡起波瀾,出現逆轉,使作品具有了強烈的藝術魅力。
二、“獨到”方能受青睞
“推理想象”是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重要要求,沒有“推理想象”,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就不可能快速發(fā)展。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睂懽饕彩沁@樣,“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只有通過想象才能得到完成”。
1.推理的基礎是聯想。
聯想是推理的基礎。聯想,是我們平日常有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例如從這件事想到那件事,從這個人想到那個人等,這樣的聯想往往是自發(fā)的,大多處于散漫無序的狀態(tài)。在寫作中產生的聯想則有所不同:它有明確的目的,有清晰的過程,能反映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并說明社會生活中的某些問題。聯想的方式很多:可以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間進行,稱為同向聯想;也可在相反的事物之間進行,稱為反向聯想,如魯迅的《拿來主義》中從“送去”聯想到“拿來”;可以將兩個事實聯結在一起,如夏衍《包身工》中的包工頭雇傭包身工和船戶養(yǎng)墨鴨;也可將兩個意念聯結在一起,如《包身工》結尾寫道:“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我們應善于從文章內容的需要出發(fā),選用恰當的聯想方式,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近及遠,從具體到抽象,或就現象看本質,就原因找結果,從而揭示事物間的內在聯系。
2.想象與想象作文。
想象是人的大腦對表象(即頭腦中保存的外界事物的印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創(chuàng)造性是想象的核心,形象性、多向性、跳躍性是想象的主要特點。不少同學由于平時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有效訓練,往往不清楚想象作文該如何下筆。其實,只要熟練掌握想象作文的構思方法,就能使文思八方洞開,心馳神往。下面介紹兩種最常用的構思方法:
(1)時空轉換法。即跨越時空的限制,突破現實與環(huán)境的局限,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讓時光倒流或“預支”,讓天地濃縮或擴展。比如有篇優(yōu)秀作文《沒有“老規(guī)矩”的日子》,讓時光穿越到22世紀,借助精心虛構的“一場噩夢”,承載了一個“不能沒有老規(guī)矩”的沉重話題;最后以“夢醒”作結,回到現實,再次強調“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2)角色錯位法。人生是個大舞臺,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場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如果“改換”其身份、地位等,讓他變成與原來相反的另外一個人(甚至是其他生物),那么就可以導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間悲喜劇,演繹出一個個新的“天方夜譚”。如滿分作文《綠水青山圖——海洋季風的贊歌》,是運用此法的范例。作者獨辟蹊徑地借一陣季風的視角來寫旅途見聞,這陣季風在感受沿途的綠水青山中心生愛意,流連忘返。全文明寫山水,實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擬人手法的運用奇特巧妙,讓人拍案叫絕。
(作者:林逾靜,江蘇省常熟市高新區(qū)常熟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