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美伊
誦讀篇章
夢游天姥吟留別
◎(唐)李白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播音指導
我國的古典詩詞講求“不著一字,極盡風流”,因其具有“音樂美”的特點,其語言也特別要求富有音樂性,要求節(jié)奏鮮明、音調和諧,符合一定韻律,吟誦才能動聽感人。
……………………………………………………? ? 一、聲調的變化
·調值準確
用聲音的五度標記法可以將陰平(一聲)、陽平(二聲)、上聲(三聲)、去聲(四聲)標記為5-5、3-5、2-1-4、5-1。將現(xiàn)代漢語的四聲關系與古詩詞中的平仄可對應為:平=一聲、二聲,仄=三聲、四聲。
不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方言和語言習慣,如在東北地區(qū),部分學生在讀陰平的字音時,5-5調值很容易向下走變成5-4。如在詩句“云青青兮欲雨”中,“青青”兩個字都是陰平,需要格外注意。
陰平技巧:漢語中的陰平,與聲樂中的高音i的調值是一致的。如果我們不能確定自己的陰平發(fā)音是否準確,可以先唱聲樂中的高音i(do) 在同一位置發(fā)“do”再帶入其他陰平字音。如:“i-do-青”等。
再比如,聲調是上聲(2-1-4)我們日常說話中很容易發(fā)成2-1-2,如詩句“霓為衣兮風為馬”中“馬”字作為上聲字結尾,要格外注意調值準確。
上聲小技巧:我們用右手劃一個“對號”,音調走勢跟著手走,手不停聲音不停,就容易掌握了。
·音步
調值精準后,我們還要劃分音步,音步是詩的韻律的基本單位,按音步讀在朗誦過程中才更富有節(jié)奏,使抑揚頓挫的效果更加明顯。如“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此句是由“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組成,可劃分為“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音步都是“二二一二”,雙音步與單音步交替構成了詩句的高下急徐,抑揚頓挫,展現(xiàn)了天姥山聳立天外、直插云霄的磅礴之感。
…………………………………………………
二、重音
在古詩詞朗誦中我們還要注意詩句中的重音。
在一篇稿件中,人名、地名、數(shù)字一定為重音。如“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海客談瀛洲”“越人語天姥”等。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充分理解詩詞背景,包括詩詞大意、作者寫作時所處的環(huán)境、當時的情感等,回歸詩詞本身,通過表意重音、修辭重音和情感重音等來確定重音朗讀。
比如“天臺四萬八千丈”這句詩既有地點也有數(shù)字,根據(jù)上下文,我們理解到作者想強調天臺山的高度,所以表意重音為“天臺四萬八千丈”。
再比如“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大量采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我們在朗誦時也要將“山巖重疊、山道曲折、奇花異草、怪石林立”的場景描繪出來,因此修辭重音可以定在“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再比如“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這幾句展現(xiàn)了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凹?、驚、覺、樂”這樣表狀態(tài)的詞語應確定為情感重音。
同學們需要注意,重音在精不在多,如果通篇重音,就意味著沒有重音。根據(jù)上下文的語境,理解到作者想強調的內容或者我們想表達的內容都可以用重音表達,這是最常用的確定重音的手法。
當然,重音的確定是多元的,我們很難通過一種依據(jù)確定重音,通常是兩者或三者相結合,最終確定重音。
小主播播音示范
我是來自長春旭聲播音主持學校的房傳寶,今年13歲。我是一個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男孩!我愛好讀書、書法等等,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播音主持,并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播音主持帶給我快樂自信,我會不斷努力去實現(xiàn)我的播音夢想。
(掃描二維碼,即可收聽小主播關于誦讀篇章的播音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