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蓮
傳統(tǒng)模式的音樂教學,缺乏與其他學科的關聯,孤立地去學習音樂。學生覺得它可有可無,學習的興趣也會隨著這種心理而日趨削減,根據學生這種心理,將其與文學相連,就有了一種深化的學習體驗。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科之間的融合更為緊密。作為小學音樂教師,也要不斷找尋音樂與其他學科相同的屬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當前的音樂教育將美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通過音樂的學習,使學生的思想品質和綜合素養(yǎng)得以提升,這已經成為新時代教育的目標。文學與素養(yǎng)有關,與審美有關,某種程度而言,音樂與文學有著共同之處。將文學與音樂融合在一起,讓音樂審美與學生素養(yǎng)得到更大的提升,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文學導入音樂,建立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就整節(jié)課而言是很關鍵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內心充滿好奇。如果不能吸引他們的目光,那么就會使其在音樂課堂上的主動性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的導入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的教學需求,而將文學滲透到音樂作品中去,是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學生在感受文學魅力的同時,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這是一種互補互融的教學形式。
例如,在《游子吟》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文學導入的形式,以此來建立文學與音樂之間的聯系?!巴瑢W們,母親,是一個偉大的人。她,不計較得失,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所有。在唐代,有一位叫孟郊的詩人,他也有一個偉大的母親,深夜在燈下為他縫制出行的衣裝。在油燈下,映著母親的那張滿是皺紋的臉,母親頭上的白發(fā)是她操勞的見證,她佝僂的身軀是她無私付出的結果。于是,今天我們來聆聽孟郊為她的母親寫的這首詩。”在這樣的深情導入下,學生們沒有理由不去認真地進入這堂課。他們真誠的眼神,就可以說明文學導入的實效。
只有學生接受的導入形式才是最有效的,以他們喜愛的文學作品來導入音樂課程,會使其耳目一新,產生極大的參與興趣,比如教師可以講述文學作品故事,可以用詩歌怡情,可以用他們喜歡的兒歌來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感覺。
反復吟詠歌詞,尋找思想內涵
音樂,是有關情感和靈魂的。離開了情感的音樂,是沒有價值和學習的意義的。小學音樂課程所選擇的作品,都有著深刻的教育和指導意義,對于身心都在成長著的小學生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鼓舞。關注旋律的同時,音樂教師也要尋找音樂與文學之間的融合,從學生的思想成長出發(fā),以他們的品質提升為目標,找到二者之間的融合點。而反復吟詠歌詞,便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往往更加看重的是旋律和節(jié)拍,而忽視了歌詞的重要價值。
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歌詞看得更重些。這首歌旋律激昂,而歌詞卻是小學生應該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捌饋?,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睂τ谶@兩句歌詞,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吟詠,并提醒學生思考:“同學們,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我們的血肉怎么筑成長城?這是一種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敢于犧牲自己的精神,是一種敢于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在這樣反復吟詠每一句歌詞的過程中,學生們懂得了這首歌的深層內涵與表達的情感,音樂學習的廣度得以提升,美育也自此展現。
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大都會哼唱旋律,但記憶歌詞卻很難。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將每首歌曲按照抒情詩的形式表達出來,以期提升學生的審美品質。
傾聽音樂作品,寫出獨特感悟
音樂是需要享受和品評的,每一位小學生都應該對自己學習的音樂作品有所感悟,而這種感悟也將指導自己的人生之路。尋找文學與音樂之間的聯系,可以使學生在傾聽后寫出自己的感悟,這是最直接也是最真實的方式。當前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看重學生是否會唱歌,是否學會了基本的樂理知識,但這是一種狹隘的教育理念;而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才應成為最重要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月亮的故事》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先去聆聽,而后寫出自己的感悟:“老師,我聽著這首曲子,仿佛自己飛到了月球上,看到了月宮里的嫦娥,看到了美麗的月球上的各種新奇景象?!薄奥犕旮枨?,我想到了宇航員,太空中還有多少未知的奧秘,還有多少值得我們去探究的驚喜?我好想成為一個科學家,去探索宇宙。”學生們的內心世界是多么豐富啊。在音樂與文學之間的融合中,學生更容易提升自己的審美力,更容易得到個性的釋放。
教師在課堂上要更多地給予學生寫作機會,因為感受不一樣,思想呈現也不同,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不同來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個性教育。傾聽·感悟式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感悟中去思考,還可以讓學生在欣賞中獲得理性的辨析力。
結束語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應該被重視,每節(jié)課都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要目標。文學與音樂之間有著必然的關聯,二者之間的融合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審美世界,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和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雪琴.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北方音樂,2019(14):186+191.
[2]于麗麗,李靜.以人為本? 做好小學音樂教學[J].科普童話,2019(32):15.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