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shù)貢r間1月26日,NBA傳奇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在加利福尼亞州卡拉巴斯的一場直升機墜機事故中身亡,終年41歲。
科比遇難的消息令全世界震驚。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美國前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與科比的多位前隊友相繼在社交平臺上發(fā)文悼念。
科比在洛杉磯湖人隊效力了20年,職業(yè)生涯碩果累累,先后贏得了5個NBA總冠軍和2枚奧運會金牌,18次入選NBA全明星賽,4次榮獲全明星最有價值球員。他在2016賽季退役。20年的職業(yè)生涯中,科比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輝煌的過往,也陪伴了無數(shù)球迷的青春歲月,“曼巴精神”也成為了許多球迷激勵自我的人生信條和生活方式。
今天,我們就一起品讀這本《科比自傳:曼巴精神》,在科比親筆寫下的文字中,共同悼念這位不幸逝去的籃球傳奇。
【精彩書摘】
事關籃球,我無所畏懼
我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想掌握什么新招數(shù),就會把它弄懂,馬上付諸實踐。投丟、動作難看、出洋相,全都無所謂。我心里一直都明白,比賽的最終結果才最重要。我始終專注于這一事實:為了掌握新技能,必須大膽嘗試,一旦能熟練應用,武器庫就得以豐富。如果代價是大量工作和幾次投丟,我沒意見。
孩提時代,為了掌握新招數(shù),我刻苦訓練,不知疲倦。如果有什么新動作引起我的注意,不管是親眼看見,還是從錄像中看到,我都馬上投入練習,第二天繼續(xù)加倍苦練,然后直接用到比賽中。剛進聯(lián)盟時,我學什么都很快。看到什么新動作,馬上“下載”下來,把它徹底弄明白。
從一開始,我就渴望成為最偉大的球員之一。日益精進、成就偉大,這是我持之以恒的內在渴望,從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刺激。
新秀賽季,一開始有球探報告說我不夠強硬。比賽中的第一次上籃,我就遭到強力沖撞,對手都以為已經將我擺平。然而,我會在緊接著的下一回合卷土重來,寧可領到進攻犯規(guī),也要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為了成就偉大,我并不需要額外的推動力。從第一天起,我就渴望統(tǒng)治一切。我的心態(tài)是:我要把對手琢磨透,不管你是艾弗森、麥蒂還是卡特,或者,用現(xiàn)在的球員來類比,不管你是詹姆斯、威斯布魯克還是庫里——我的目標都是吃透你。為了做到這一點,為了能破解難題,我愿意比其他人做得更多。
這對我來說其樂無窮。
【素材鏈接】
科比的一生就是為籃球而生的,2歲就開始打籃球,6歲的他就對周圍的人說,他將來要去NBA打球。13歲,科比一家從意大利搬回美國。膚色、口音和插班生的關系,讓他變得不合群。他只能把所有課外時間花在籃球上,他常常一個人孤獨地練球,并把這種練習稱為和“影子敵人”戰(zhàn)斗。
這位同學眼中的鄉(xiāng)巴佬,很快從“影子斗士”成為校隊的一員。從身材矮小的“球場老鼠”成為單場砍下40、50分的球隊核心,受到NBA的青睞。彼時,他就被認為是小一號的喬丹。年少輕狂的科比卻說:“我不是小喬丹,我就是科比?!?/p>
1996年,科比宣布他要跳過大學直接去NBA。19歲時科比和喬丹對位,驚艷世人。那場比賽中,三節(jié)過后,科比已經狂攬18分高居西部得分之首,然而第四節(jié)卻被主教練卡爾放置板凳席,原因就是不能讓他壞了喬丹的最后演出。多年后,卡爾終于不得不服:上帝也無法阻擋科比。
【微評論】科比對籃球的熱愛是發(fā)自骨子里的。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冠軍夢,他細心、好學,他揚長避短、知己知彼,以百戰(zhàn)不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動力來源,可見,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而這份值得最終會回報給你累累碩果。
【適用話題】我就是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動力源……
【精彩書摘】
我的午夜特訓已成傳奇
午夜特訓是有意為之,是平衡事業(yè)和家庭的折中選擇。
我始終認為,如果提早開始工作,每天能練得更多。如果訓練從上午 11點開始,練幾小時,休息 4 小時,下一次訓練只能安排在下午5:00到7:00。但如果從早上 5:00 練到7:00,就能在上午11:00到下午2:00,下午6:00到8:00各練一次。早點開工,每天就能多一次完整訓練。一個夏天下來,能累計多練無數(shù)個小時。
與此同時,提早工作有助于平衡籃球與生活。孩子們早上醒來的時候,看到我陪在他們身邊,一點兒也不知道我剛從球館練完回來。到了晚上,我能哄他們入睡,然后再回去訓練。我用掉的是原本屬于自己的時間,而不是他們的。
我不愿犧牲比賽水平,也不想犧牲家庭時間,所以決定犧牲睡眠時間,僅此而已。
【素材鏈接】
白巖松有次去科比的母校探訪,老師們印象最深的是,科比總起得很早。其中有一位老師如是說:即使他還是個高中生時,人們都贊賞他的學習態(tài)度和紀律性,他每天到校比大部分老師還早,一大早就已經在體育館里訓練了。
有一位媒體記者曾好奇地詢問科比為何會拿到如此驕人的成就,科比反問道:“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記者搖頭,“我不知道,你能告訴我是什么樣子嗎?”科比回答:“滿天星星,寥寥燈光?!?說到這科比笑了,“究竟什么樣,我也不太清楚。每天早上四點洛杉磯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一天過去了,洛杉磯的黑暗沒有絲毫改變;兩天過去了,黑暗依然沒有半點改變;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街道早上四點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我卻已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著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p>
當他的隊友出去旅行度假時,當他們流連在好萊塢的聲色犬馬中時,陪伴科比的只有凌晨四點的洛杉磯,以及孤獨、枯燥的重復訓練。訓練師講述了科比凌晨四點訓練的場景。美國男籃集訓期間,凌晨3點30分,他接到科比的電話,尋求體能訓練幫助。等他來到訓練館時,科比已經汗流浹背了。
【微評論】這世上,失敗的原因或許各有不同,然而,成功的秘訣卻總是驚人的相似——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古今中外,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科比亦如是,沒有日復一日的汗水,哪來他在賽場上的萬千光芒?
【適用話題】付出與收獲;光芒;自律……
【精彩書摘】
籃球帶我無所不至
我曾夢寐以求的每一個機會,籃球都如數(shù)奉上。在這段旅程中,它讓我受益良多。收益遠不止在球場之內,球場之外的收獲更是難以估量。如果沒有籃球,我不會懂得該如何去創(chuàng)造,去書寫,不可能理解人性,也不可能明白該如何去領導。
本質上講,比賽教會我講故事的藝術。如果沒有籃球,我既拿不到艾美獎,也得不到奧斯卡獎,更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擁有那些創(chuàng)造力十足的夢想和愿景,渴望能在未來展示給你們看。
沒錯,籃球帶我無所不至。如今,我也要把籃球帶到世界各地。
【素材鏈接】
科比是NBA諸多巨星中,為數(shù)不多的擁有更精彩退役生活的人。他自己的投資公司風生水起;他的運動飲料品牌翻了三十多倍;2018年,科比和動畫師格蘭·基恩合作的短片《親愛的籃球》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短片獎……他把對訓練的迷戀帶到了創(chuàng)業(yè)中,激勵、啟迪了許多人。
在職業(yè)生涯的同時,科比也熱衷慈善事業(yè)。他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慈善事業(yè)賦予籃球事業(yè)更深遠的意義,有一天你贏了冠軍,所有人都為你喝彩,自己很開心,然后呢?當我退休的那天,我又有什么可以回報?
科比回報的方式是通過籃球事業(yè),教育廣大的青少年關于生命、性格、領導力……他創(chuàng)立基金會,旗下包括許愿基金會、兒童醫(yī)院和青少年俱樂部,從而改善年輕人的生活。
科比也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幫助全球青少年籃球運動和推廣全民健身。他設立科比中國基金,給許多中國青少年兒童,包括很多重疾兒童和貧困地區(qū)兒童,帶去鼓勵和關懷。
【微評論】科比在這本書里提到:“曼巴精神”是一種思維模式,是一段旅程、一種方法、一種生活方式?!甭途袷鞘裁?,是職業(yè)精神,是堅持夢想,是對自己摯愛的東西永不言棄??梢哉f,籃球成就了科比,而科比則成就了世界。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堅持“曼巴精神”,不僅在賽場上留下了精彩,更在退役后把愛播撒到了世界每個角落。
【適用話題】禮物;播撒愛心;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