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芯蕊
我坐在城市邊的海灘上,數(shù)著一波一波的浪花。它們有的波濤洶涌,有的緩緩而來。
開篇交代“我”坐在城市的沙灘上數(shù)著浪花,一下子把題目中的“浪花”和“城市”兩詞連接在一起,不僅點題自然,還蘊含著一種哲理,讓讀者對下文充滿期待。
看著海水到達不了的海灘上那一個又一個或深或淺、或大或小的腳印,我不禁想,這些腳印應該是一個家族或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留下的吧。
我們雖然是群居動物,但也會孤獨,所以有時會和朋友家人共同欣賞美好;我們會被迫孤獨,所以只能將咸咸的淚留給自己。就像這海浪,有時幾波細浪牽著手匯成一波大浪拍向海灘,有時只能獨自慢慢漾到海灘。海水混合著冰冷的空氣,浸入沙中,所留下的痕跡轉(zhuǎn)瞬即逝。
雖然沙灘想將海浪留下,可城市卻不允許。她變得太快,快得我和這大海都跟不上她的步伐。那從未熄滅的霓虹燈一次次將我點燃,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卻又一次次地將溫暖隔絕。我一次次地怪她沒有人情味兒,卻又一次次地重新投入她的懷抱。城市有城市的無奈,我也有我的無奈。
縱使是氣勢磅礴的瀑布,抑或是滾滾而來的江湖都將止于此,終將成為一朵浪花,在夕陽西下時,拍打海邊的礁石,又不甘地落下。在夕陽毫不吝嗇地綻放光芒后,橘紅的天幕漸漸浸入一片墨黑??粗h方的燈塔,那是比繁星還美麗的景色,那里便是歸屬,是每一朵浪花的歸屬。這時,海連成了天,天連成了海,只有在這樣的夜晚,星星才可以放下他點亮天空的使命,在海底遨游。我們總是在面對孤獨的景色感慨一番后,又面對那燈塔,繼續(xù)前行。
可當我面對這片浩瀚的大海時,我只想放下,放下一切,真正融入這片景,成為一朵浪花。
居住在城市的人們,會將城市當成是體現(xiàn)自己價值的競技場,將那片沒有柏油馬路的村莊當成是家。浪花也許從來都不想從這片海涌向那片海,她們只想同那片熟悉的珊瑚低語??烧l讓她們是浪花呢?如果每一片浪花都平靜下來,我們又怎么分得清湖和海呢?原來,連一滴水都有自己的使命。
作者由浪花想到城市,由鄉(xiāng)村想到競技場,這是一次對生命存在的思量,是一次對精神家園的叩問與堅守。正是作者對事物的思索富有情致,才讓自己的文字具有了一定的深度。
我坐在都市的海灘上,虔誠地祈求著一片無人海,想要尋找那片屬于我的孤獨。燈塔亮起的時候,我就要重新回到城市中,重新?lián)撈鹞业呢熑巍?/p>
在城市中很難體會到自然中水的力量,最多也不過是一場暴雨、一條河流、一片人工湖。有了高樓大廈,有了鋼筋水泥,有了車水馬龍,這些都顯得那么渺小。只有浪花一次次地提醒著我,要享受孤單,熱愛奮斗,承擔責任。
那些伴著海浪入夢的城市真的是很幸運,因為海如此廣闊,人們難以控制她,這才使得城市有了一處洗滌心靈的地方。讓人可以放棄一段傷心,可以細數(shù)人生故事,可以堅定自己的目標,成為最幸福的人。
我將浪花壓下,壓得很低很低,仿佛心沉沒在海里,從很深很深的海中我依然可以看見那燈塔。想要上岸時,浪花受到的壓強會促使她迸發(fā)出沖破一切阻礙的力量。在浪花第一次拍向礁石時,她未曾想過多年后這座礁石的形狀會因她而改變;在浪花輕輕漫上海灘時,她未曾想過一個貝殼會被她掩埋;在浪花翻騰時,她未曾想過會改變那么多人的生活。
我想在心中開拓出一片海洋,一片與眼前一模一樣的海洋。風和浪是要的,繁星和燈塔也是要的,海底的寧靜更是不可缺少的。
我們總是這樣,在繁華中尋找安寧,在漂泊中尋找安定,在迷茫中尋找燈塔,一切都顯得那么不合時宜,卻也是再平常不過。
作者認為,雖然我們被現(xiàn)實擠壓,但仍要尋找寧靜、尋找燈塔。這種超出一般中學生的不凡認識,正是作者不停思索、感悟的結(jié)果,可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文章錦繡密密織”。
(指導老師:劉小芳)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2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