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斯
The Forbidden City, lying in the right center of Beijing City, had witnessed drastic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past 600 years. From the royal palace, to the museum for the people, it has new missions in a new role. As the time striding ahead, as the most high-profile museum in China, the Palace Museum is trying to fit its new role and conquer new challenges. Starting from 2012, when the new Curator arrived at the Museum, a series of reforms had opened the curtain of the once mysterious Palace Museum. Year after year, the Museum held elaborately planned exhibitions, counted the amount of treasures as precise as to the single-digit level, limited the number of tourists per day, and fully utilized its cultural advantages and became the new Internet Celebrity.
屹立在北京城中心的紫禁城,走過了600年的風雨歲月,見證了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從屬于皇家的宮苑,到屬于人民的博物館,故宮角色的變化給她帶來了新的使命;而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作為中國最受矚目的博物館,故宮也在不斷適應、挑戰(zhàn)著新的角色屬性。
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家宮苑,故宮在中國的地位可謂得天獨厚。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故宮給人的印象總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氣”。既有國家的幫扶補助,又有天下游客朝圣般的“覲見”,故宮好像不需要為自己的未來發(fā)愁,只是高傲地矗立在那,等著人們的瞻仰與稱頌。
沒有好看的展覽,沒有與觀眾的交流活動,甚至沒有值得刷的話題……這樣的故宮無疑是在浪費其天生的“網(wǎng)紅”潛質(zhì)與數(shù)量龐大的庋藏。不僅如此,“恃寵而驕”的故宮還越來越不像話了。
2011年,故宮深陷“十重門”,成了文博界當年最大的笑話。展品離奇失竊,錦旗出現(xiàn)錯字,改建私人會所,損壞珍貴文物,秘而不宣瞞報……這是故宮長期疏于管理的一次事故的集中爆發(fā),而這些讓人痛心疾首或啼笑皆非的事件,反而促成了故宮的深度自查和轉(zhuǎn)型。
2012年初,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臨危受命,調(diào)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上任后,單霽翔對故宮博物院從上至下、從規(guī)劃到細節(jié)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此前,故宮幾乎70%的區(qū)域都豎著“非開放區(qū),觀眾止步”的牌子;此后,故宮的開放面積逐年增加,超過80%的地方都對游人開放。此前,故宮90%的藏品都沉睡在庫房里,不見天日;此后,故宮不斷推出精心策劃的展覽,越來越多的藏品得到與觀眾見面的機會,人們也開始發(fā)現(xiàn)故宮原來好東西這么多。此前,故宮從未在游客體驗上用過心;此后,故宮設置了許多椅子、樹凳,可以供1萬余人同時坐下休息,并增設洗手間,還將女士的洗手間數(shù)量定為男士洗手間的2.6倍……2013年,故宮開放區(qū)內(nèi)不再允許機動車駛?cè)耄?014年,故宮的屋頂不能再有草;2015年,故宮開始限流,每天只接待8萬觀眾;2016年,故宮公布館藏數(shù)量為1862690件(套),首次將這一數(shù)字精確到個位……故宮,在新千年的第二個十年煥然一新。
不僅在管理上做文章,故宮更將自己的優(yōu)勢完全展現(xiàn)出來。近些年,故宮展覽引發(fā)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人們爭先恐后跑去展廳的樣子甚至被戲稱為“故宮跑”。連展廳中不許拍照的牌子也被換成了不許使用閃光燈。
為了更貼近年輕人的喜好、讓年輕人對傳統(tǒng)文化藝術感興趣,故宮甚至開始“賣萌”了。帶著墨鏡的康熙、比著剪刀手的乾隆……甚至慵懶的故宮貓,都成了年輕人心中的文化“網(wǎng)紅”符號。故宮開發(fā)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又火了,故宮開始做綜藝了,下雪了,快去搶故宮的門票……
然而,當故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也不可避免地迎來了全民的監(jiān)督。故宮再無小事。2020年伊始,“天價年夜飯”“開車進故宮”等事件瞬間挑動起社會的敏銳神經(jīng)。故宮的管理到底如何?故宮是否當?shù)闷鹑竦墓蕦m?
前500年,紫禁城屬于皇室一家一姓;之后的100年,紫禁城成為故宮博物院,成為全民共享的財富。然而,這重重宮殿從未像今天網(wǎng)絡時代這般“赤裸裸”地開放在公眾面前。毋庸置疑,故宮已經(jīng)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個“新故宮時代”里,億萬雙眼睛正無比關切地注視著這座600歲的宮殿。這份大眾的厚愛,對故宮來說既是榮幸,也是挑戰(zhàn)。600歲生辰,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故宮如何啟航,全社會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