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峰 唐基榮
【摘 要】文章對汽車燃油箱燃油晃動異響成因進行了分析,對比了金屬油箱、塑料油箱及橫置、縱置情況下的油箱晃動異響表現(xiàn),并總結出一些缺陷油箱結構形式,進而提出了異響問題的解決方法。采用文章所述的方法,對某問題油箱進行防浪板設計、應用,有效地消除了異響,顯著提高了整車NVH效果。文章增加了燃油箱設計者對燃油箱的燃油晃動異響機理的認識,并提供了幾種缺陷油箱結構形式及燃油晃動異響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燃油箱;晃動異響;防浪板
【中圖分類號】U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2-0061-03
燃油箱內燃油晃動異響現(xiàn)象隨著客戶的追求不斷提高、整車NVH性能不斷提升、產品定位不斷升級而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伴隨計算機技術不斷發(fā)展,已經產生一些液體晃動方面的分析方法、軟件,如王照林等人針對液體非線性晃動的一些定性理論及穩(wěn)定性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包光偉等人采用VOF方法對液體晃動進行了數(shù)值仿真;劉富等人采用SPH方法對棱形液艙在外加激勵作用下,不同充液比工況所對應的艙內液體晃動進行了三維數(shù)值模擬,并將其與實驗進行對比,兩者吻合較好,同時成功地模擬出液體晃動產生的波浪翻卷和破碎。
CAE分析作為重要的前期工程分析手段,存在耗時長、準確性不高、費用高、技術門檻高等缺陷。在當前汽車行業(yè)快速迭代的市場環(huán)境下,略顯乏力。本文基于十多年燃油箱開發(fā)設計、異響問題處理經驗,總結概括一些異響因素和結構缺陷,并提出解決方法,可以避免較為明顯的晃動異響現(xiàn)象,從根本上提升設計質量,降低產品風險,減少產品開發(fā)周期。
1 油箱晃動異響研究
1.1 油箱晃動異響機理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尤其是在加速或減速過程中,燃油箱內部的燃油由于慣性作用,將會發(fā)生晃動。在滿足一些特定條件時,液面拍打油箱殼體,或者飛濺,從而產生異響,并通過振動向外輻射噪音(如圖1所示)。
1.2 油箱內液體運動特征
油箱內液體的運動特征,是研究分析晃動異響原因的必要條件。經大量測試觀察,油箱內液體運動規(guī)律如圖2所示。
勻速行駛:正常行駛過程中,液面較為穩(wěn)定。
制動時:從開始踩剎車到完全停止,液體向油箱前部移動。該過程因制動緩急不同而運動速度不同:急剎時液體向油箱前部快速流動,一般容易產生碎裂的水花飛濺聲;緩剎時液面是從水平緩慢向前傾斜。該過程一般無異響問題:緩剎時液面是緩慢向前傾斜,不會產生液面拍打箱體的動作;急剎時背景噪音較大、乘客注意力轉移等因素,塑料油箱一般感受不到水花飛濺聲,下殼體特征復雜的金屬油箱偶爾會發(fā)生異響。
停車時:在車輛停止的瞬間,液體開始快速回流,液體在油箱內做前后往復流動。油箱內燃油量較少時可以看到液體前后流動,當達到1/2以上時,主要表現(xiàn)是油箱前后液面的上下起伏運動。因車輛已停止,背景噪音已消失。油箱晃動異響大都產生在該階段。不同的油箱布置形式、材料會產生不同的異響特征。
1.3 油箱布置、材料對晃動異響的影響
典型的油箱布置,大體包括縱置油箱和橫置油箱兩種(如圖3所示)。
縱置油箱:一般用在微車、中大型MPV上。該布置形式的油箱,液體晃動時水花聲較少。在停車后,液體在油箱內前后往復次數(shù)較多,可達10次以上,而且往復一次間隔也較長,約1 s(跟油箱在縱向的尺寸相關)。如果油箱結構存在缺陷,停車后甚至可聽到十余次較為明顯的異響。
橫置油箱:轎車、SUV常用的一種布置方式。該布置形式的油箱,在停車后,液體在油箱內前后往復次數(shù)較少,一般2次(跟油箱在縱向的尺寸相關)。而且往復一次間隔急促。如果油箱結構存在缺陷,停車后一般發(fā)生1~2次異響。
從材料上劃分,油箱可分為金屬油箱、塑料油箱。
金屬油箱:可滿足深沖工藝的冷軋低碳鋼板,壁厚一般為1 mm,前十階模態(tài)為100~400 Hz。
塑料油箱:高密度聚乙烯(HDPE),平均厚度為5 mm,前十階模態(tài)為30~150 Hz。
油箱產生的噪音,頻率范圍一般在30~500 Hz,與金屬油箱高階模態(tài)重合度較高,對液體拍打箱體、液體飛濺的水花聲阻擋效果不佳。在橫置油箱方案中,往往在急剎時容易產生水花聲,類似“嘩啦啦”聲。如果油箱結構存在缺陷,可產生明顯的“咚咚”聲。塑料油箱則對高頻噪音具有很好的阻隔作用,無論在橫置還是縱置方案中,均較難聽到水花聲。如果油箱結構存在缺陷,也可產生明顯的“咚咚”聲。
1.4 油箱晃動異響產生的典型結構
不是所有油箱都一定產生異響。但由于設計開發(fā)時油箱受周邊約束,所以油箱外形往往不太規(guī)則。如前所述,油箱的上殼體兩端如果存在臺階面,或者因下凹特征產生的空腔特征,在特定燃油量時,因燃油液面上下運動時擊打臺階面而產生異響(如圖4所示)。
圖4各情況下的異響特點:A.油位接近臺階面,晃動時液面拍打臺階面,產生“咚”的一聲;B.油位接近臺階面,液體拍打臺階面,并同時與腔體形成二次異響,產生“咕咚”聲;C.與A類似,往往在較扁的油箱、滿油位時產生。
油箱下殼體因避讓排氣管等系統(tǒng)所產生的特征,在較為平緩的路上滑行時也容易產生水花聲。該特征在金屬油箱上時有發(fā)生。
此外,相關研究表明,液體在油箱內的晃動頻率與油箱縱向尺寸、液體深度相關:在縱向尺寸不變的情況下,液面升高,則液體晃動頻率上升。這與油箱橫置、縱置所展現(xiàn)的晃動異響特點相吻合,在異響問題解決、防浪板布置時需要重點考慮。
2 防浪板布置與結構
油箱外形往往受周邊約束,改善余地較少。目前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在油箱內增加防浪板來消除晃動異響問題。對于有結構缺陷的油箱,在特定位置設置防浪板,可以較好地消除液體拍打臺階面產生的噪音。以圖4所示的A情況,可以在臺階處增加防浪板(如圖5所示)。
例如,某問題車型(縱置、塑料油箱),在半箱油、滿油位條件下制動,均出現(xiàn)多次“咚咚”聲。經研究,油箱上殼體因外部條件而產生臺階結構。隨后采取了上述防浪板方案,在前后兩個大的臺階處增加防浪板(如圖6所示)。防浪板有效地避免了液體拍打上殼體臺階面,成功消除了“咚咚”聲,取得預期效果。
對于防浪板結構,相關研究有如下結論。
防浪板位置:由于異響往往發(fā)生在停車后液體回流過程,所以防浪板布置在中后位要優(yōu)于前部。
防浪板高度:顯然,更高的防浪板(深入液體部分越多),可更好地防止液體流動。
防浪板開孔:同理,小開孔可更好地防止液體流動。
3 總結
本文著重研究了燃油在油箱內的運動特征和異響發(fā)生的機理,并總結出一些異響結構和解決方法,提升了燃油系統(tǒng)設計者對燃油箱晃動異響問題的認識水平。
(1)油箱的晃動異響,主要是由于油箱上殼體存在結構缺陷,在液體沖擊過程中易形成撞擊聲。而且,油箱的不同布置形式、不同材料,其燃油晃動異響表現(xiàn)也存在差異性。塑料油箱的NVH整體效果要優(yōu)于金屬油箱。
(2)油箱前期設計時,其上殼體要避免出現(xiàn)明顯臺階結構。對于結構有缺陷的油箱,在合適的位置布置防浪板,可以有效地消除異響。
參 考 文 獻
[1]賈善坡.儲液容器內液體自由晃動的有限元分析計研究[J].船舶力學,2012(16).
[2]宋慶華.塑料燃油箱防浪板設計分析[J].中國高校技術企業(yè),2013(14).
[3]陳學宏.Python語言在燃油箱晃動噪聲模擬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2(12).
[4]屠翔宇.汽車燃油箱模態(tài)仿真分析及試驗驗證[J].噪聲與振動控制,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