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經過精心設計的定妝精華液可以達到強化前置護膚品的滲透力。一般此類配方運用到與細胞間脂質相兼容的植物甾醇、多元醇、脂質體(Liposome)、液晶乳化等技術通力合作才得以實現(xiàn),并非取名為導入精華液就能達成,建議還是選擇國際品牌才不辜負你對此類精華的期待。
經過深層清潔面膜的“洗禮”后,當下常看到粉刺浮出或隔日有類似閉口微凸的現(xiàn)象發(fā)生。其實這都是泥膏類深層清潔面膜在敷臉時所釋放的“吸附力”和“悶力”,將半固化皮脂粉刺吸附液化(皮膚升溫,皮脂軟化)出來。
此時萬萬不可涂抹任何收斂水,有些收斂水利用止汗劑成分或凝結角質蛋白成分又或者酸收斂作用,無疑是將好不容易浮離出皮表的“皮脂污垢”給封堵。經過多次測試,泥膏敷臉后,再洗一次臉,最后涂抹具有舒緩作用的保濕水以開啟護膚程序。
使用者和品牌都深知一個理論:涂抹任何功效型的護膚品,都要有高滲透力才能發(fā)揮效果,所以很多品牌在護膚中加入去角質成分或單獨開發(fā)一支角質調理液。這樣的理念可以衍生到日常護膚中,譬如剛開始使用美白產品時,肌膚狀況是粗糙不光滑的,建議自行搭配一支去角質化妝水于美白化妝水前涂抹,第一順位可以直接接觸角質層,發(fā)揮“拋光”的作用,加速代謝蘊藏黑色素的老舊角質,加快整體美白效果。
當然,去角質成分的選擇非常重要,不建議每天使用pH值偏酸性的果酸(pH﹤4),更趨向溫和無感的植物大豆氨基酸、羥乙基哌嗪乙烷磺酸、高親脂性辛酰水楊酸、萊姆中性果酸等。
傳統(tǒng)護膚上,在精華液之后必須以乳液/面霜作為“收官”之舉,這樣才算是完整的保養(yǎng)流程。現(xiàn)今看來,這種傳統(tǒng)將會被打破,化妝品尖端科技發(fā)展迅速,已經能夠將精華液、乳液或面霜合二為一了。
譬如尖端科技良工巧匠的美容液,既有精華液的精髓,又有面霜的保濕鎖水性能。這樣的配方設計,既簡化了日常護膚程序,又能照顧到工作繁忙、怕涂抹太多有負擔的人群,是絕對要搶先體現(xiàn)的“新護膚之旅”。
作為當代時尚女性,白天出門早已遠離“素面朝天”的生活方式了,迎來的是精致的妝容和金鐘罩般的防曬節(jié)模式。但涂抹過于繁復是現(xiàn)今最??吹降膯栴},譬如白天護膚后開始妝前乳→防曬霜→隔離霜→粉底→粉餅等。
其實對于肌膚來說,涂抹層數(shù)越多負擔越重,恐怕會影響毛囊中皮脂的排泄,增加半固化皮脂(粉刺)的生成和加重浮粉的現(xiàn)象。所以,除了防曬霜必不可少外,建議日常上班可以在妝前乳與隔離霜之間擇其一作為打底使用即可。粉底霜也可以與隔離霜擇其一,若隔離霜遮瑕力夠,則不需要再使用粉底,把隔離霜安排在防曬霜之后使用。這樣既不用擔心防曬霜會把隔離霜弄暈開,也可以代替粉底液來使用。
編輯/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