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成新?王建
2月19日,記者在陽信縣翟王艾條加工廠采訪時獲悉,該廠生產的艾條、艾絨、艾柱、足浴包等產品走向了疫情防控大戰(zhàn)場。最近,陽信縣委書記欒興剛,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藎一先后到該廠調研并點贊,鼓勵企業(yè)做大做強,為疫情防控做出更大貢獻,造福于民。
翟王艾條加工廠周新偉告訴記者,艾條是用棉紙包裹艾絨制成的圓柱形長卷,艾條主要用于艾灸。艾灸是中國最古老的醫(yī)術之一,屬中藥外治法,可溫經散寒,行氣血,逐寒濕,適用于風寒濕痹,肌肉酸麻,關節(jié)四肢疼痛,頸椎病等癥。
制作艾條的艾絨必須預先備制,取陳艾葉經過反復曬杵,篩選干凈,除去雜質,令其軟細如綿,即成艾絨方可使用。而艾絨又分兩種,以上法炮制者為粗艾絨,一斤可得六、七兩,適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細加工,經過數十日曬,篩揀數十次者,一斤只得二、三兩,變?yōu)橥咙S色,為細艾絨,可用于直接灸法。
為了更好地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河南蘭考縣中醫(yī)院借鑒鄭州市中醫(yī)院在日常清潔消毒之外借助艾條熏艾的做法。1月24日,湖北省首個專為肺炎一線醫(yī)護人員開設的艾灸理療室開灸。湖北省中醫(yī)院針灸科學科主任周仲瑜介紹,通過培元固本灸,能為陽虛寒濕體質的醫(yī)護人員溫經驅寒,行氣通絡,扶陽升陽,達到提升免疫力、防病保健的目的。1月26日16時許,鄭州市中醫(yī)院的門診大廳里飄滿艾香,煙氣氤氳,患者和醫(yī)務人員穿梭其間。2月18日晚,山東省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措施》,就進一步強化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加大中醫(yī)藥預防保健知識和技能的宣傳力度,推廣普及簡便易行的穴位按摩、艾灸等中醫(yī)適宜技術。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可在工作場所使用艾條煙熏法等方法祛除疫毒。
據悉,陽信翟王艾條廠通過自籌資金100萬元建設成翟王扶貧艾條加工廠,占地1300平方米,艾草種植基地100畝,配有大型全自動艾草加工機械一套,卷條設備30多臺,全自動足浴包包裝機一臺,艾條切柱機一臺,可以同時滿足40人就業(yè)需求,重點招收翟王村及其附近有工作意愿的貧困戶。目前,工廠已經投入運營,產品主要有艾絨、艾條、艾柱、足浴包等產品,年銷售額預計可達200萬元,幫助60個貧困戶實現(xiàn)增收。疫情發(fā)生以來,向翟王鎮(zhèn)黨委、政府和市派第一書記,給商務中心、縣中醫(yī)院、縣人民醫(yī)院、縣市場監(jiān)管局、水落坡鎮(zhèn)等捐贈艾條4000多只,為疫情防控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