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芝,王觀榮,梁儷瑜,潘華緯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中山,528400)
新媒體的興起,帶來了抖音短視頻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流行。社會不僅要思考大學生樂于在抖音找尋消遣娛樂的心理訴求,還需要反思給大學生帶來的沖擊。作為“未來社會棟梁”的大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上應該更為成熟、高遠,甚至其自身就負有引領一個時代發(fā)展前行的歷史使命。為了解抖音在大學生中流行的現實情況,筆者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以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網絡問卷形式發(fā)放,共回收有效問卷524份。
筆者通過抖音相關資料整理,設計抖音在大學生中流行現狀的調查問卷。具體的實施步驟為:先利用小樣本預測試,將問卷發(fā)放給隨機抽取的20名在校大學生填寫,再根據預測試的情況,進行問卷的修改。調查問卷分成四個部分,即抖音的使用情況、受眾類型、感受及看法和使用抖音的原因及抖音對大學生的影響。
1.抖音在大學生中的使用情況。為了解大學生使用抖音的基本情況,本研究先對大學生是否使用抖音及每日使用抖音時長進行調查。
2.抖音在大學生中的受眾類型。抖音短視頻的類型多樣,內容開放,受眾廣泛。大學生在抖音中可以通過舞蹈、表情、動作等各方面展現自己的生活,此內容將分析大學生喜歡抖音視頻的類型。
3.大學生使用抖音的感受及看法。本部分通過對大學生刷抖音時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對抖音的評價來反映大學生的心理認知,深入分析抖音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4.大學生使用抖音的原因及其影響。抖音具有記錄性、傳播性、社交性等特點,對大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誘惑力,但隨著抖音短視頻在大學生群體中的風靡,抖音的負面新聞報道也接踵而來,對大學生影響深刻。通過了解大學生刷抖音的原因并分析抖音對大學生的影響,以探究大學生熱衷于刷抖音背后最本質的情感訴求與價值訴求。
1.抖音使用情況
由表1可知,在524名大學生中使用過抖音的人數比率為39.13%,未用過的為60.87%。抖音準確地抓住了年輕群體,精準定位,迅速地在年輕人當中掀起一股浪潮。它在推動了信息傳播在高度和跨度上轉變的同時,也存在問題:新聞上各種關于抖音內容的負面信息接踵而來,多種抖音短視頻也曾被勒令下架。如何在政治正確與社會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已成為抖音自身發(fā)展需要考慮的問題。
表1 抖音使用情況
使用抖音時長是衡量抖音對大學生是否產生影響的重要指標。表2顯示,在使用抖音的大學生中,每日使用抖音時長在10分鐘以內的占23.41%,10—30分鐘的占43.41%,31—59分鐘的占18.54%,1—2小時的占11.22%,2小時以上的占3.41%。大部分的大學生能控制住使用抖音時長,適當地使用抖音,花費大量時間在抖音上的大學生占較少數。
表2 使用抖音時長
2.受眾類型
從受眾類型的調查情況看來,抖音在大學生中的流行原因有作品多樣化,傳播形式多樣化、個性化等等,抖音短視頻受眾類型也五花八門,這從側面反映了抖音短視頻迎合了大學生多層次、多類型的信息獲取需求。表3顯示,大學生喜歡的抖音類型多種多樣,主要集中在高顏值人物、生活技能、日常生活、萌娃或萌寵等類型。抖音以沉浸式傳播,快、平、短的視頻特點以及豐富多彩的內容類型,既迎合了快餐文化時代大學生瀏覽信息的需求,又滿足了大學生呈現自我的需求。由于抖音里的視頻內容很容易模仿與復制,這就為受眾成為內容生產者提供了更多自我表達的可能性。[1]大學生是一個具有旺盛求知欲和表達欲的群體,抖音短視頻正是抓準了這一點在新媒體時代脫穎而出,成了大學生群體中的潮流APP。
表3 喜歡視頻的類型
3.感受及看法
表4顯示,在使用抖音的205名大學生中,76.1%的大學生是在無聊的狀態(tài)下刷抖音的,隨時刷抖音的大學生占12.20%,在開心、壓力大、焦慮傷心的狀態(tài)下刷抖音為少數。該數據表明抖音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大學生打發(fā)了無聊時間。大學生“無意識”地刷抖音以尋求消遣娛樂,渴求用短暫的快感來填滿內心的空虛,該行為揭示了當代大學生對個體存在價值和個體未來發(fā)展的困惑和焦慮。[2]大學生在即將步入人生的新階段,被各方裹挾著向社會進發(fā),面對物質生活滿足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如競爭壓力、思維轉彎的壓力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壓力,他們通過狂刷抖音來釋放壓力、填補內心空虛,企圖找到生活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八⒍兑粝矈蕵贰钡男袨楸澈箅[藏了大學生對愛的渴望、對個體價值的探索。
表4 刷抖音時的狀態(tài)
表5顯示,54.39%的大學生認為抖音內容大部分青春陽光,但是不健康的東西越來越多,而有25.38%的大學生認為抖音內容有點低俗,10.88%的人認為低俗,而9.35%的人認為陽光向上充滿正能量。
表5 對抖音內容的評價
4.原因及影響
在使用抖音的205名大學生中,88.29%的大學生使用抖音是為了消遣娛樂,24.39%為了技能學習,20.49%的大學生是因為其他原因而使用抖音,21.95%為了跟隨潮流,10.73%為了記錄生活,8.29%為了追星,5.85%展現自我,具體如表6所示。抖音確實為大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消遣娛樂生活,消遣娛樂是大學生使用抖音的主要原因。抖音的宣傳語是“專注新生代的音樂短視頻社區(qū)”,精準地定位年輕人與音樂,而與一般的短視頻軟件區(qū)分開來。[3]
表6 使用抖音的原因
從影響情況的統計數據來看,抖音的影響主要是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休閑娛樂以及豐富了大學生活,這與抖音的定位相一致。如表7所示,45.42%的大學生認為抖音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休閑娛樂,8.97%的大學生認為抖音能使大學生了解更多的新熱點,3.63%的大學生認為抖音能為大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可見抖音的流行,豐富了大學生生活。但是,抖音提供消遣娛樂的同時也存在著問題。調查顯示,21.56%的大學生認為使用抖音就是浪費時間、荒廢學業(yè),11.64%的人認為抖音影響了大學生的三觀。固然,抖音為大學生帶來了許多益處,但沉陷在尋找消遣娛樂而掌控度失衡的大學生,他們在抖音這種“洗腦式”的快速且高頻率的輸出中沉淪不能自控,以至于大好的青春時光荒廢于此。
表7 抖音對大學生的影響
抖音內容的個性化,以及其中多元化價值觀的流動,無可阻擋地滲透到大學生的價值觀中,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有一定的沖擊,甚至產生碰撞與重塑。正如曼紐爾·卡斯特所說:“我們個人和集體存在的所有過程,都直接受到新技術媒介的塑造。”[4]而抖音用戶的廣泛性,也說明多元化價值觀當中,勢必存在著不道德甚至違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情況,例如未成年媽媽直播生養(yǎng)孩子,中學生冷漠直播家人病死并叫好等。面對這種具有負面影響的內容,作為一個開放、共享的新媒體平臺,抖音不可能完全規(guī)避這種消極負面的不健康元素,但可以通過凈化平臺環(huán)境,削弱其對優(yōu)良文化傳播力的干擾,如采取算法優(yōu)化技術手段、“反沉迷系統”上線、“正能量”視頻的優(yōu)先推薦機制,制約、清理低俗文化視頻內容靠前排列,這些方式都能在某種程度上讓抖音傳播的陽光向上正能量內容更多地向抖音用戶傳達,以扭轉“重流量,輕質量”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文化傳播力價值原則。[5]此外,高校也應該緊跟步伐,在倡導大學生主流價值觀的同時,還需要加強青年群體心理訴求的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