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柚,樹姿開張,樹勢較強。果實扁圓形,緊實,果梗部略呈球形,果頂部平坦,果皮橙黃色,果面不太光滑,剝皮略難,同胡柚相近,帶有橙香味,單果重300克左右、少核。果肉橙色,肉質(zhì)柔軟,固形物含量12.5%以上,含酸量0.5%以下。11 月下旬成熟,采果時風味甜、適口,且很耐貯藏,貯至次年5 月底不變味。
一、品種特性:甜橘柚以上田溫州蜜柑為母本,八朔柑為父本的雜交后代,果實扁圓形,單果重200 克左右,皮橙黃色,較粗厚,果肉橙紅色,柔軟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2%~14%,味甜無苦味,無籽或少籽(種子平均2.7粒/果)。
二、綜合表現(xiàn):該品種經(jīng)4 年的試驗觀察表現(xiàn)為:遺傳穩(wěn)定,個體差異小,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耐貯運,商品性好,生長勢強、抗逆性強,較抗?jié)儾?、瘡痂病,抗寒性強于碰柑。其市場供?yīng)期達150 天,外觀內(nèi)質(zhì)均表現(xiàn)良好,無變味、無苦味,貯藏性明顯好于現(xiàn)有的柑橘類。
三、六大優(yōu)點:果個均勻,商品性好。風味濃、適口,符合我國大眾的食用習慣和口味。在2001 年杭州的“農(nóng)博會”、“麗展會”上,初次亮相,就引起有關(guān)領(lǐng)導和專家的關(guān)注,120 箱(4公斤/箱,每箱30元)被搶購一空;在2002 年的浙江省農(nóng)博會、中國麗水綠色食品節(jié)中,38 元/箱(3公斤/箱)供不應(yīng)求,可見市場潛力大。
四、耐貯藏:貨架期長。甜橘柚在具有采后即可食用,而且味濃口感好的同時,又具耐貯性好,可貯藏至翌年年5 月。這一特點使該品種上市時間大大長于其它品種,可長達5 個月之久、市場彈性大,適應(yīng)市場能力強,既有利于減緩銷售壓力,又可調(diào)節(jié)豐富水果市場,尤其是柑橘銷售的尾市。
五、耐寒:經(jīng)4 年觀察試驗,尤其是經(jīng)過1999 年大凍的檢驗,甜橘柚的抗寒性好于橙類、稍強于碰柑。
六、抗?。杭瓤?jié)儾∮挚汞忦璨 ⒐芾矸奖恪?/p>
七、適應(yīng)性強:因甜橘柚生長勢強、豐產(chǎn)、耐粗放、品質(zhì)好、耐貯運等特點,受到果農(nóng)的歡迎。高接換種后2 年即可投產(chǎn),畝產(chǎn)達1500~2000 公斤市場銷售價達5.0 元/公斤以上,經(jīng)濟效益較為可觀。
八、雜交優(yōu)勢明顯:有父本八朔柑的耐貯藏性和抗瘡痂病,又有母本溫州蜜柑的抗寒性和抗?jié)儾。逸^易剝皮,風味勝于二者。
九、栽培技術(shù):椏柑、胡柚、蜜柑等品種適栽區(qū)均可種植甜桔柚,以海拔400 米以下,土層深厚肥沃,坐北朝南的山坡地為最佳。
十、栽種密度和定植:如果是山坡地,要先挖寬2.5 米能上能下的水平帶,再在水平帶的中間挖定植穴或定植溝,深60厘米,寬100 厘米,在定植溝中施入垃圾和欄肥或青艾等綠肥,一層肥料一層土,最上一層底土與有機肥相隔15 厘米,使根系不致直接與肥料接觸,每株用鈣磷肥0.5 公斤與土拌均勻后,覆蓋到苗木根系上,并讓根系分層舒展,踏實即可。如是晴天栽植,要澆透水分。如采取計劃密植,則畝栽植150 株(1.5 米×3 米),如采用永久定植,則畝栽植75 株(3 米×3 米)。每年秋季9 月下旬至11 月初和春季2 月中旬至3 月底均可定植。
十一、施肥:同椏柑、蜜柑等品種相比,次數(shù)和數(shù)量要求多一些。幼樹結(jié)合春、夏、秋梢的抽發(fā),全年施促梢壯梢肥5~7次,即3~8 月初每月施一次,9~10 月停施,防止抽發(fā)晚秋梢,11 月再施一次冬肥,視樹大小每上平均施尿素0.2~0.3 公斤,磷肥0.2 公斤。結(jié)果樹全年施肥4~5 次,采果肥1 次,春季芽前肥1 次,壯果促梢肥2~3 次,施肥量分別為30%、20%、50%,畝產(chǎn)2500~3500 公斤的園地,每畝年施尿素100 公斤,過磷酸鈣150 公斤,硫酸鉀150 公斤,硼砂3 公斤,餅肥100 公斤或欄肥1000 公斤,氮、磷、鉀的比例為1.0:0.5:0.8。
十二、整枝修剪:對因結(jié)果量過多造成樹勢早衰的枝條和枝組進行短截,促發(fā)新梢,以保年年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對過密枝要疏弱留強;對樹勢強盛結(jié)果樹,剪除一些交叉枝、并生徒長枝、嚴重病蟲枝、隱蔽枝即可。
十三、病蟲害防治:以紅蜘蛛、銹壁虱、蚧殼蟲、蚜蟲、潛葉蛾、瘡痂病為重點進行綜合防治,冬季用0.5~1 度石硫合劑做好清園,3~10 月根據(jù)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做好適合科學防治,常用農(nóng)藥波爾多液、托布津、奧欣、殺螨酮、樂斯本、吡蟲啉、滅掃利等病蟲害防治。
(1)炭疽?。杭訌娫耘喙芾?,防止偏施氮肥;春、夏梢抽發(fā)期和果實成熟前,可選用代森錳鋅、松枝酸銅、代森鋅、百菌清等噴布樹冠,15 天左右噴一次,連續(xù)3~4 次。
(2)腳腐病:及時排水,改善園內(nèi)透光通風條件,加強對天牛和其他樹干害蟲的防治;選用枳、枳橙、香橙等抗病砧木,對已感病植株,可用抗病砧木接換砧。藥劑防止:刮除病斑后涂藥,常用藥劑有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
(3)螨類:(柑桔紅蜘蛛、四斑黃蜘蛛銹壁虱)。開花前后(3~5 月)和秋季(9~11 月)是防治紅蜘蛛的重點時期:花前蟲口密度達1~2 頭/ 葉,花后和秋季達5~6 頭/ 葉即需進行防治。春梢抽發(fā)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為銹虱防治主要時期:當年生春梢葉背初現(xiàn)鐵銹色;葉或果上蟲口密度達每葉2~3 頭時即時防治。常用藥劑有噻螨酮、達螨靈、炔螨特、溴螨酯、雙甲瞇等,注意保護長須螨、鈍螨、食螨瓢蟲、日本方頭甲和草蛉等天敵。
(4)蚧類:(矢尖蚧、紅蠟蚧、吹棉蚧等)。藥物防治重點時期:矢尖蚧為第一代若蟲期,紅蠟蚧為幼蟲期大量上梢為害時期(一般為5 月上、中旬至6 月中旬),吹棉蚧為幼蟲盛發(fā)階段。常用藥劑陰噻嗪酮、殺撲磷、苦參堿+煙堿、樂斯本、機油乳劑等。注意改善園內(nèi)通風透光條件;保護和利用日本方頭甲、紅點唇瓢蟲、草蛉、黃金蚜小蜂、澳洲瓢蟲、大紅瓢蟲等天敵。
(5)蚜蟲:新梢被害率達25%,應(yīng)即時噴藥防治。常用藥劑有叮蟲脒、樂果、丁硫克威等。應(yīng)注意保護七星瓢蟲、大草蛉、食蚜蠅、蚜小蜂等,剪除越冬蟲卵,減少害蟲基數(shù)。
(6)潛葉蛾:防治的重點時期為夏、秋梢抽發(fā)期(7 月上中旬)。及時抹除零星抽發(fā)的夏秋梢,結(jié)合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抽發(fā)的新梢健壯整齊。藥劑防治:新梢抽發(fā)至1~2 厘米時噴藥,7~10 天噴一次,連續(xù)2~3 次。常用藥劑有阿維菌素、殺螟丹、氯氟氰菊酯等。
(7)天牛類:5~8 月,晴天中午人工捕殺星天牛和綠桔天牛成蟲,傍晚捕殺褐天牛成蟲;及時削除蟲卵、初孵幼蟲和剪除被害枝梢;用棉花或棉紗浸濕樂果等殺蟲劑原藥后堵塞蟲孔,再將蟲孔用泥土封閉,以毒殺幼蟲。
(8)花蕾蛆:現(xiàn)蕾時選用甲敵粉、二嗪農(nóng)顆粒等加細土混勻后撒施于樹盤土面,每7 天一次,連續(xù)2~3 次;當花蕾直徑為2~3 毫米時(現(xiàn)白時)選用硫磷、敵百蟲等噴樹冠;盡早摘除受害花蕾,集中深埋或煮沸;冬季深翻園土,可消滅部分越冬害蟲蛹。
(9)果實采收:根據(jù)柑桔果實成熟度、用途、市場需要等確定采收期。雨天及果面露水未干時不宜采果。采果者應(yīng)戴手套,用圓頭果剪將果實連同果柄一起剪下,再剪平果蒂,輕拿輕放。按從外到內(nèi),從上到下的順序采摘果實。要求所有盛果的容器內(nèi)壁光滑,采下的果實應(yīng)及時運往包裝場或儲藏庫。避免日曬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