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超
(洛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洛陽471000)
布洛芬為非甾體抗炎藥,具有鎮(zhèn)痛、抗炎、解熱作用。布洛芬混懸液為多劑量包裝的口服液體制劑,因解熱效果好,服用方便,用于治療兒童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等疾病引起的發(fā)熱[1]。小兒特別是新生兒的生理特點,決定了藥物在體內(nèi)的過程與成人不同,其藥物劑量和用法等的要求更為嚴格[2]。兒童用藥劑量的計算通常按年齡、體重或體表面積進行計算[3]。作為兒科常用藥品,布洛芬混懸液藥品說明書中均注明需分劑量服用,而分劑量的準確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體重和月齡較小的嬰兒。本研究對市售5個廠家的布洛芬混懸液分劑量的準確性進行了考察,旨在為口服液體藥物的合理應用提供參考。
BSA224S-CW電子分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
市售5種布洛芬混懸液,規(guī)格均為100 ml∶2 g。各藥品分劑量方式為量杯,一次用量均為4、5、8、10 ml。
選購的5種布洛芬混懸液藥品,各自所執(zhí)行的藥品標準及《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123中,均無液體口服制劑分劑量準確性相關(guān)的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本研究采用《國際藥典》2018年版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評價。
隨機選取1個或多個包裝的供試品,用藥品附帶的分劑量工具,按說明書規(guī)定的用藥劑量,分別量取20份相應體積的藥品,稱重,計算平均每份的重量。所量取每份藥品的重量與平均重量相比較,不得有2份超過平均重量的10%,并不得有1份超出平均重量的20%[4]。
因布洛芬混懸液共4個“一次用量”,在各“一次用量”體積,分別進行分劑量準確性檢驗。4個“一次劑量”處分劑量準確性均合格,視為該藥品分劑量準確性檢驗的結(jié)果為合格。
由表1可知,分劑量準確性檢驗合格率較低,5種藥品的總合格率僅為54%。其中,藥品B分劑量準確性最高,但合格率僅為80%;藥品C分劑量準確性最低,檢驗合格率為30%?!耙淮蝿┝俊睘?0 ml時,分劑量準確性檢驗的總合格率為100%?!耙淮蝿┝俊睘? ml時,分劑量準確性檢驗的總合格率僅為54%,其中藥品C分劑量準確性合格率僅為30%。提示單次用藥劑量越大,分劑量準確性越高。
表1 使用藥品附帶的量杯分劑量準確性檢驗結(jié)果
為探究分劑量不準確的原因,本研究進一步對藥品附帶量杯“一次劑量”的體積準確性進行檢定。其中,藥品A、C中量杯標示刻度未能覆蓋用藥劑量中的全部體積,A量杯在4 ml、8 ml處無刻度線,C量杯在4 ml處無刻度線。
使用容量比較法,以“一次劑量”體積(4、5、8、10 ml)為檢定點,對各檢定點進行容量校正[5]。實驗在20℃下進行,將量杯的容量與經(jīng)檢定合格的滴定管的容量進行比較,觀察量杯的容量示值是否在允差范圍內(nèi)。分別檢定量杯在各檢定點的容量偏差,看其是否在容量允差范圍內(nèi)。當4個檢定點的容量偏差均在容量允差內(nèi)時,視為該量杯容量檢定結(jié)果合格。
表2中結(jié)果顯示,藥品附帶的量杯的容量檢定合格率較低,總檢定合格率僅為40%。量杯B、E在各檢定點的容量偏差均在允差范圍內(nèi),檢定為結(jié)果合格。量杯A、C、D在各個檢定點中均有容量偏差大于允許范圍的,檢定結(jié)果不合格。檢定點體積越大,檢定結(jié)果合格率越高。檢定點為10 ml時,檢定結(jié)果合格率為100%,而檢定點為4 ml時,檢定結(jié)果合格率僅為40%。
表2 藥品附帶量杯在各“一次劑量”處容量檢定結(jié)果
為尋找合適的方法,提高液體藥品分劑量的準確性,本研究嘗試用滴管對量杯直接量取的藥液體積進行調(diào)整,使藥品的液面恰好在相應劑量的刻度線位置。按分劑量準確性評價方法對這種方式分劑量的準確性進行評價,結(jié)果見表3。
由表3可知,使用量杯加滴管的方式分劑量,分劑量準確性合格率提升至84%。藥品B、E分劑量準確性檢驗合格率達到100%;藥品A分劑量的準確性最低,檢驗合格率也提升至60%。由此可見,先用量杯分劑量,再用滴管對液面進行調(diào)整,分劑量的準確性明顯提升。因藥品B、E所附量杯容量檢定合格,故量杯加滴管的分劑量方式分劑量準確性檢驗合格率可達100%,藥品A、C、D盡管分劑量合格率也有提升,但限于所附量杯容量檢定不合格,分劑量準確性未能完全符合規(guī)定。
表3 使用量杯加滴管的方式分劑量準確性檢驗結(jié)果
盡管各藥品最大服用量均為10 ml,但藥品所附量杯的標稱容量分別為20、25、30 ml?!吨袊幍洹?015年版四部《通則0123 口服溶液劑口服混懸劑口服乳劑》裝量項下規(guī)定,多劑量包裝的口服混懸液按最低裝量檢查法(通則0942)檢查[6]。布洛芬混懸液規(guī)格均為100 ml,屬于標示裝量以容量計的制劑。最低裝量檢查法中規(guī)定,在檢查裝量時,所用量具大小應使待測體積至少占其額定體積的40%[7]。據(jù)此標準,所附量杯的標稱容量無需過大,當量杯體積為10ml時,既符合此規(guī)定,也滿足單次服藥最大劑量要求。
建議藥品生產(chǎn)企業(yè)關(guān)注液體藥品分劑量方式及分劑量工具[8],確保患者按說明書用藥時,能夠獲得準確的劑量。對于兒科常用藥物,建議配備量杯時附帶滴管[9],提高分劑量準確性;或直接選配帶刻度的滴管,在提高分劑量準確性的同時,方便家長給患兒喂藥,提高用藥依從性。
雖然國內(nèi)已有關(guān)于設立多劑量液體口服制劑分取劑量的重量差異檢查的建議[10],但目前我國現(xiàn)行藥品標準中,尚沒有針對多劑量包裝藥物的量器的具體規(guī)定和要求,更沒有在質(zhì)量控制上設立檢驗項目。給藥的準確性和精密性與藥物療效相關(guān),給藥時過量服用的風險則與量具相關(guān)[11]?!稓W洲藥典》10.0版中[12],對于多劑量包裝的液體藥物,也要求對分劑量的準確性進行檢驗。建議《中國藥典》在修訂或增補時,對多劑量包裝液體藥品服用時分劑量準確性也進行考慮,并參考《歐洲藥典》或《國際藥典》,同等采用這部分內(nèi)容,在我國藥品標準中增加相關(guān)檢驗項目及檢驗方法,收錄到相應通則中。
美國《OTC液體口服制劑分劑量量具指導原則》要求,藥品附帶量具的最大刻度,不應明顯大于藥品說明書用法用量中標注的最大用量,對于用法用量標注的最小用量,量具應能準確量取[13]。建議藥品監(jiān)管部門加強對需要分劑量的液體口服制劑分取劑量量具的立法和監(jiān)管[14],確保取藥劑量準確,保證用藥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