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回老家過年的計劃只得“戛然而止”。
本來,為著過一個團圓、溫馨、祥和的春節(jié),我們幾個兄弟之間,曾多次電話溝通、商量,為回老家過年作了必要的籌劃安排,如:購置準備哪些菜蔬、佐料、年貨,以及備好煤氣,交好電費,續(xù)上電視費等等。商量這些瑣事,是因為父親不在已有多年,而母親也上了歲數(shù),加上腿腳不便,自然沒人打理過年的瑣事。
然而,未到春節(jié),由各路媒體得知,武漢的新冠疫情嚴峻。經(jīng)專家論證提議,政府下了一道“離漢通道關(guān)閉令”。就這樣,自我“隔離”,彼此分離,成為人們珍重自己,也珍重他人的最好方式和最佳選擇。
這之前,遠在上海的五弟本來早早就作了打算,要回家過年的,而且早早就買好了赴武漢的高鐵票,準備在武漢下車后再和兄長敘敘一起回家。在得知這些消息后,他改簽了車票,計劃在咸寧北下車。然而,疫情來勢洶洶,他一直在跟蹤武漢及周邊地區(qū)的疫情動態(tài),每天都將這些動態(tài)發(fā)送到家庭群里。后來有一天,他在家庭群里堅決地說,不回家過年了,同時說了一些祝福的話。我們知道,五弟之所以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對迅速蔓延的疫情有了不置可否的顧忌和抗拒之心。
鑒于這種情況,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在兒子的提議下,我打電話給在武漢工作準備回家過年的兄長說,今年春節(jié),就不要回老家了,各自在小家過年,各自安好,如果萬一哪個有什么問題,一團聚,勢必會造成傳染,這對一大家人都不好。
“隔離”的滋味很不好受,就像我老家空空寂寂的房子一樣,沒有歡聲笑語,更沒有家長里短、親情流溢,更甭說在家盡盡孝心,用輪椅推著母親,讓她曬曬太陽,看看戶外青山綠水、日新月異的風景了。
大年三十,我和同城弟弟一家三口一起吃了年飯,看了春晚,也算是過了個年。當然,也沒忘記給呆在妹妹家的母親通上一回視頻電話,給她老人家報平安送祝福。
七天假中,我有兩天戴著防護口罩在辦公室?guī)О嘀蛋?。這兩天,無論白天黑夜,所接到的電話,所收到的文件,都是有關(guān)疫情防控宣傳和情況摸排的,或是要求加強科學防控的宣傳,加大防疫知識的宣傳;或是要填報單位人員接觸或接待武漢返鄉(xiāng)的親朋好友的情況,或是抄報近日返咸干部人數(shù),以便采取對應(yīng)措施......從這些,我看到的是,人民政府在大災(zāi)大難面前是怎樣地運籌帷握,擔當作為。
假期延長后,和其他黨員干部一樣,我更是不懈不怠地投入到了防疫抗疫工作中。
這個年,是靜悄悄的年,是在一場蔓延的疫情中莫可名狀地度過的。從這場疫情中,我看到了一種精神,那就是顧全大局、甘于奉獻的精神;也讀懂了一種情懷,那就是壯士斷腕、舍我其誰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