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芹
【摘要】 目的:分析探討早期腎損傷應用胱抑素C(Cys-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RBP)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早期腎損傷患者80例作為試驗組研究對象,同時選取8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1組和中晚期腎損傷患者80例作為對照2組,檢測三組患者的胱抑素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水平,計算胱抑素檢測陽性率、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陽性率以及兩者聯(lián)合陽性率。結果:試驗組患者Cys-C和RBP結果明顯高于對照1組,明顯低于對照2組,組內(nèi)檢測陽性率比較發(fā)現(xiàn)試驗組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為96.25%,明顯高于Cys-C檢測陽性率和RBP檢測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Cys-C和RBP在早期腎損傷檢測中較為靈敏,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 早期腎損傷 胱抑素C 視黃醇結合蛋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ystatin C (Cys-C) and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RBP) in early renal injury.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early renal inju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80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1 and 80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late renal injury as the control group 2. The levels of cystatin C and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were detected in the three groups,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cystatin C,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and the combined positive rate was calculated. Result: The results of Cys-C and RB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 and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 The positive rate of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2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ys-C and RBP (P<0.05). Conclusion: Cys-C and RBP are sensitive in the detection of early renal injury, and the combined detection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腎臟疾病臨床較為常見,其病理過程隱蔽,進展緩慢,臨床表現(xiàn)無特異性,終末性腎病、心血管疾病等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就是腎功能的損害,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十分重要[1-2]??萍嫉陌l(fā)展相繼發(fā)現(xiàn)了Cys-C、RBP、mAlb等可以反應腎臟早期損傷的標記物,此次試驗主要研究BRP、Cys-C兩項指標在早期腎功能損傷中的應用價值[3],特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80例早期腎損傷的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早期腎損傷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超過30 mg/24 h)80例作為試驗組研究對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30~72歲,平均(50.03±5.11)歲。同時選取8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1組,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齡33~75歲,平均(48.39±5.09)歲,排除自身免疫病、腎疾病、繼發(fā)性高血壓、其他心腦血管疾病、Ⅰ型糖尿尿病等患者。中晚期腎損傷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超過300 mg/24 h)80例作為對照2組,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35~70歲,平均(52.11±4.90)歲。此次試驗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受檢者于清晨抽取空腹(空腹時間>8 h)靜脈血5 ml后離心(3 800 r/min),留取上層血清進行測定。Cys-C檢測方法為免疫濁度法,RBP檢測方法為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儀器為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盒生產(chǎn)廠家為湖南永和陽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測操作需嚴格按照第3版的《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校準品、質控品均使用與試劑配套的產(chǎn)品。
1.3 觀察指標
檢測三組患者的胱抑素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水平,計算胱抑素C陽性率、視黃醇結合蛋白陽性率以及兩者聯(lián)合陽性率。Cys-C>1.55 mg/L為陽性,RBP>70 mg/L為陽性,聯(lián)合檢測陽性的標準為兩項檢測中任意一項為陽性[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患者Cys-C和RBP檢測結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Cys-C和RBP結果明顯高于對照1組,明顯低于對照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Cys-C與RBP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
組內(nèi)檢測陽性率比較發(fā)現(xiàn),試驗組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為96.25%,明顯高于Cys-C陽性率和RBP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原發(fā)性高血壓等慢性病常見的并發(fā)癥是腎功能的損傷,由于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而容易出現(xiàn)誤診和漏診,早期發(fā)現(xiàn)是逆轉腎功能損傷和預后的關鍵,因此準確測定和客觀評估十分重要,對臨床診斷、治療有重要價值[5]。傳統(tǒng)的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檢測在臨床廣泛應用,但局限性較大,受體內(nèi)多種因素的影響,早期受損或輕微損傷時肌酐和血尿素氮仍然可以維持正常水平,主要由于腎臟儲備能力和代謝能力均較強,只有腎臟嚴重損傷才能檢測到異常,早期腎功能損害難以發(fā)現(xiàn),并且容易收到肌肉量、飲食、性別等因素影響,不能夠作為診斷早期腎臟損傷的理想指標[6-7]。研究發(fā)現(xiàn)Cys-C和RBP與腎臟GFR(腎小球濾過率)有很好的相關性,腎臟較小程度的損傷就會發(fā)生含量上的變化,并且濃度會隨著損傷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以作為早期腎臟損傷的有效指標[8-10]。
通過本試驗得出結果:試驗組患者Cys-C和RBP結果明顯高于對照1組,明顯低于對照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Cys-C和RBP在早期腎臟損傷診斷的敏感指標,隨著病情加重而升高,可幫助評估病情。組內(nèi)檢測陽性率比較發(fā)現(xiàn)試驗組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為96.25%,明顯高于Cys-C陽性率和RBP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單個指標檢測具有片面性,存在一定的漏診率,兩者聯(lián)合檢測可明顯提高診斷的陽性率,漏診率降低。
Cys-C低分子量堿性蛋白質,由核細胞產(chǎn)生,120個氨基酸組成,相對分子量12 000[11],可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而不被腎小球濾過功能清除,完全重吸收回到循環(huán)中是在近曲小管,腎小管不分泌Cys-C,吸收后進行分解代謝不再進入血循環(huán),腎臟是唯一清除的器官[12]。血液中Cys-C產(chǎn)生速率恒定,濃度不受性別、年齡、飲食、溶血、多數(shù)藥物藥物、炎癥、肝病等影響,只與GFR有關,反映GFR非常靈敏。腎小球損傷時即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上升,輕微早期病變敏感性較高,病情加重時升高,與GFR呈現(xiàn)負相關,是反映GFR理想的內(nèi)源性指標。
RBP是低分子質量蛋白,相對分子質量21 000是血液中視黃醇的轉運蛋白,以1∶1∶1復合物的形式與視黃醇、前白蛋白結合。90%的視黃醇被RBP轉運至機體組織,當出現(xiàn)靶細胞與視黃醇結合后與前蛋白分離,在血液中結合形成蛋白復合體防止在腎小球濾過中丟失,腎小球濾出后再近端腎小管上皮重吸收、降解。正常情況RBP含量較低,當腎流量下降或腎小球濾過功能降低時,各種形式的RBP蓄積導致RBP濃度明顯升高,因此可以用于早期腎功能損傷的檢測。當腎小管受損時RBP重吸收和降解受到影響,腎小管上皮細胞不能夠完全吸收、降解、代謝濾出的RBP,反應腎小管重吸收功能較為敏感,因此也可作為腎小管早期受損的重要標志物。
綜上所述,Cys-C和RBP在早期腎損傷檢測中較為靈敏,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能夠反映腎臟受損的程度和部位,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馬騰遠,趙陽.四種血漿水平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檢測意義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8,39(10):1202-1205.
[2]楊永章,孫曉玲,王寶琛.Cys C-RBP-NEFA在T2DN中的表達及價值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7,5(35):119.
[3] Aslan O,Demir M,Koseoglu M.Kidney injury molecule level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 Clin Lab Anal,2016,30(6):1031-1036.
[4]張海燕,朱春香,羅萬慰,等.萬古霉素相關急性腎損傷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6,36(6):503-507.
[5] Ostermann M,Joannidis M.Acute kidney injury 2016:diagnosisand diagnostic workup[J].Crit Care,2016,20(1):1-13.
[6]李若淳,劉建紅,王小星,等.血清胱抑素C聯(lián)合視黃醇結合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價值[J].貴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42(12):1469-1472.
[7]柴樹紅,陳麗,唐麗紅,等.高血壓腎損傷診斷中血清β2-MG,Cys-C及U-mALB的價值探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5):106.
[8]陳娟,張明華,章麗,等.牡丹皮苷/酚組分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11):1990-1998.
[9]張孟姝,劉金磊,張春梅,等.白細胞介素-18在糖尿病腎病大鼠模型中的表達水平及其對尿液腎損傷分子-1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6,36(6):1308-1309.
[10]秦蕾,楊旭,張亞文.血清胱抑素C、血C反應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意義[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19):166-168.
[11]曾虹.聯(lián)合檢測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視黃醇結合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7):1098-1099.
[12]王曉燕.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視黃醇結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意義[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7,34(2):143-146.
(收稿日期:2019-10-25) (本文編輯: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