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早早
在某個下雨的傍晚,我走進了這家博物館。它帶我遠離城市的喧囂,穿越回遙遠的童年時光。和我一同在博物館里漫游的有年逾古稀的老人,有推著嬰兒車的夫婦,還有蹣跚學步的小寶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老爺爺在向孫女介紹自己小時候玩過的桌游和玩具,櫥窗里的展品閃閃發(fā)光,他的眼眸里同樣閃爍著光芒,那是對純真年代的懷念與向往。
在英國愛丁堡最繁華熱鬧的高街上,有一座童年博物館。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愛丁堡的市政議員帕特里克·默里,一名癡狂的玩具愛好者。他一生致力于玩具的收藏,不管是布娃娃、木質錫兵,還是毛線球,帕特里克認為,從這些物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的孩子的游戲、生活和教育。于是,他貢獻出了自己的藏品,打造了第一所以“童年”為主題的世界級收藏館——愛丁堡童年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雖小,物品卻很豐富,里面可是收藏了超過6萬件藏品呢,包括從19世紀中期至今的玩具、游戲道具、書籍、玩偶、服裝和家庭用品。博物館還有一個攝影檔案館,我在那里看見了許多珍藏的照片和影像,它們真實地展示了幾十年來英國的小朋友們在家庭和學校中的生活。通過這些展品,參觀者可以了解以前的孩子們都擁有怎樣的童年。
愛丁堡童年博物館總共有5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主題。第一層的主題是童年的改變,過去的150年間,兒童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100多年前的孩子來說,童年是短暫的,他們可不像我們,能夠和小伙伴們去公園或游樂場玩耍;那時的孩子被當作“小大人”,小小年紀就要去大街上或工廠里工作了。1872年后,英國通過頒布證書和獎章來鼓勵孩子上學,但早期的教育還是非常嚴厲,一直到20世紀后,兒童的生活才有所改變。和他們相比,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其實很幸福呢?
我在其他樓層看到了許多兒童的玩具和游戲,比如毛絨玩具、電動玩具、陀螺、儲錢罐、洋娃娃、火車模型、故事書、雜志等,只要是屬于童年的物品,這里應有盡有!最古老的可追溯到1740年的木質娃娃,也有反映近代童年生活的電子游戲產品。在這里你可以尋覓最早版本的凱特·格林納威的《鵝媽媽童謠》,手掌般大小的精裝“彼得兔系列”繪本,經典《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除了書籍,還有帶插畫的泛黃琴譜,水彩顏料、油畫棒等畫材,桌游玩具等。在館內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精致美麗的針織品,很難想象,它們都出自8—11歲的孩子之手。
館內還展示了20世紀早期專門為小朋友定制的內衣,它們并不舒適,卻能幫助孩子矯正體型。過去小朋友的衣服看起來更像是大人衣服的“縮小版”,相比之下,今天的孩子在穿著上可要自由多了!20世紀中期后,兒童的衣服才開始出現亮麗的顏色和豐富的圖案,質地更加柔軟舒適。雖然款式上和大人的差不多,但是更加容易穿著和熨燙,也更加方便玩耍。比如,以前衣服側邊都是紐扣,后來出現了拉鏈,讓孩子更便于自己動手。
游戲是我們童年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這個童年博物館的重大主題。什么是游戲?我們?yōu)槭裁葱枰螒??游戲的價值是什么?在過去,兒童玩耍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從20世紀中期起,人們發(fā)現,原來在游戲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學習到許多知識,所以這一時期也涌現出了許許多多面向小朋友的娛樂節(jié)目、動畫片和周邊商品。愛丁堡童年博物館中就收藏了有關這段歷史的宣傳冊、光盤磁帶等。
“人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如果你永遠都與童年相伴,你就不會變老。愛丁堡童年博物館就像一臺時光機器,讓每個參觀的游客(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推門而入后,都能因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