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美
萬家樂菜場不大,賣肉的有七八個攤位,但夫妻搭檔的只有兩家,而且緊鄰著。
緊挨門口,位置最好的是老錢夫妻家的肉攤。老錢五十開外,長得胖墩墩,肥頭大耳,滿面紅光。老錢嗓門粗,音量大,只要有人從他攤位前走過,他馬上朝他們招招手:“來來來!看看!看看啊!今天我家的肉呱呱叫!早上剛宰的,好新鮮哪!別往前跑了,那些都是昨天的凍肉!”奇怪的是,走過他攤位的人不少,但沒幾個人停下腳步。有的人挑了半天還是放下了,他從鼻子里發(fā)出“嗤”的一聲,輕蔑的神情已掛在臉上,上面分明寫著:“買不起肉就別買了!”還有人只要半斤肉,他一刀下去一稱剛好是一斤,就滿臉堆笑地說:“半斤肉怎么吃!”一來二往,人們就不大去他家的肉鋪了。
第二家就是老周夫妻開的。老周六十開外,外地人,個子矮小,臉上黑黑蒼蒼,像是一直在外日曬雨淋的鄉(xiāng)下老頭子,不過他家在這菜場賣肉也有十幾年了。老周從不吆喝,沒顧客時,安靜地坐在那里。顧客來了,他立起身,拿起刀,不慌不忙,耐心介紹,哪塊肉紅燒好,哪塊肉適合炒肉絲,哪塊是前胛心比較瘦,哪塊是梅花肉,嫩……秤上多出的幾毛零頭他從來不收,如果差幾毛就再割上一小塊肉湊個整數(shù)。他一邊切肉一邊還閑聊幾句:“今年的肉價高得離譜,老百姓真是吃不起。我們賣肉的也不希望賣得這么貴!大家都不容易!”顧客一聽,多暖心實在的話!老周就像自家人??!去老周家買肉讓人放心。于是攤位前常常擠滿了人,老周夫妻一上午就把一整天的肉賣得差不多了。
老錢家肉鋪前人則越來越少。他一想到自己一個本地人賣肉竟然賣不過一個外地人,氣就不打一處來。他除了夸耀自家豬肉好,還不忘貶損老周家的豬肉。一天,來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媽媽,她把拎著的一包東西往老錢家鋪子上一摔,氣呼呼地說:“你家賣肉黑良心!我看得好好的兩根小排,怎么你一剁,拿到家袋子里面就都是這種血不拉嘰的大骨頭了?”老錢一看,臉上掛不住了。他那天趁著她不備,在剁排骨的時候把幾塊昨天剩下的蹩腳排骨混了進去,一道稱重。他自知理虧,嘴上卻不饒人:“看看看,拿回家了才來找。誰知道是哪里搞來的。”老媽媽更火了:“我一大把年紀的人了,幾個骨頭值當特意跑來找架吵嗎?我是怕你以后不知還要蒙騙多少人!”旁邊圍觀的人都在竊竊私語,有好幾個都說,老錢這家伙干這個不是一次兩次了!老錢見這個老媽子吵吵嚷嚷,壞了生意,恨得牙癢癢,要舉拳頭揍她。老周在一旁看不過去,把他的拳頭擋住了,說:“兄弟,和氣生財!有事好商量!使不得,使不得!”老錢拿眼直瞪著老周,恨不得一拳頭打在老周身上,他覺得這晦氣都是老周惹來的。亂鬧了一場,市管會的來了才平息。從此,老錢更恨老周了!
今年年前,老周回老家過年。原本想過完正月初一就回來,沒想到遇到了新冠病毒橫行,只能在老家待著。
這次老周不能趕回來賣肉,老錢暗暗得意。
不久,人們聽說,老周在老家做起了收豬的生意,把豬肉無償?shù)鼐杞o了武漢抗疫一線的警察。
不久,老錢的肉攤也關張了。聽說,老錢被老周感動了,拿這幾年的積蓄買了三萬個口罩,送給了武漢的醫(yī)生、護士。
點評:
小說運用對比法,兩個賣肉的,兩種做法,兩種人心,兩個結(jié)果。但原文的結(jié)尾比較平淡,現(xiàn)在改為:一貫助人為樂的老周,去無償?shù)刂г錆h了;小氣的老錢也被老周感動,改變了自己的作為。這樣改動的結(jié)果:出人意料,情節(jié)更加有趣,同時,也升華了主題,突出了萬眾一心抗疫情的積極意義。(顧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