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遠山含翠,菜花吐金。
古山重,位于福建漳州,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唐宋古村落。友人4年里曾來過7次,每次來了都不想走。受她的蠱惑,我們擇良辰,快樂出發(fā)。
路遠,千余公里,我們一路走走歇歇,抵達古山重,已是第二天的日暮時分。在霧靄籠罩下,連綿起伏的山,沒了棱角,沒了銳氣,如剪影般美妙,又仿佛給山重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車在盤山公路上逶迤而行。周圍樹木林立,幽深寂靜,偶爾從林間傳來小蟲的低吟淺唱,令我們這群剛逃脫寒冷的蘇北人恍若已時至夏至。來到山重村的入口處,聽見有小溪流淌的聲音,一路綿延不絕,不知它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山重,山重,青山疊翠,秀水漣漾,頗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
似乎在大山的腹地里穿行了好久好久,終于,我們翹首期盼的“水云間”民宿到了。入宿此民宿可不易,須得提前半年預(yù)訂。還好,它沒有辜負我們不遠千里的辛苦。跟江浙地區(qū)的民宿風格截然不同,這是一座具有閩南特色的紅磚厝,有庭院,有24小時厝里書房,有后花園,還有隨處可以坐下來喝茶聊天發(fā)呆的“雅座”?!柏取痹陂}南語中代表房屋,也含有家的意思。厝里書房,就是家里的書房。想來,民宿主人是利用這一棟古厝為游客打造一個旅行中的家,你不是過客,而是歸人。
鵝卵石小道錯綜復雜,四通八達
環(huán)顧四周,小院靜謐溫馨,的確有平常民宿所沒有的格調(diào),移步易景,處處精致,連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詩情畫意。那些花草樹木、桌椅茶幾,看似無意擺布,卻是用了心的。不僅院子,所有的院墻、四周的石條上都種滿了郁郁蔥蔥的植物,多肉、蘭草、紫蘇、薄荷,它們安定地長在那里。最奪人眼球的是院門前的炮仗花,開得熱熱鬧鬧,一簇簇一叢叢,紅艷如火,給春節(jié)平添了一份喜慶。
我們顧不上安頓行李,個個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先把“水云間”里里外外都貪婪地參觀了一遍。夜已深,其余住客已眠,唯恐擾民,我們勉強按捺住興奮進房休息。
四周萬籟俱寂。我的大腦皮層仍處在興奮狀態(tài),只想著早點見到日光之下“水云間”的模樣。
依山而建的村落民居。
纏纏綿綿的“夫妻樹”。
村間小道美如
“水云間”的黎明是被大自然的天籟叫醒的。
我在第一聲鳥鳴和雞啼聲中醒來。
久居城市,很少聽到密集的鳥鳴和清脆的雞啼聲。這里的鳥鳴很近很近,似乎就在頭頂。這里的雞啼很遠很遠,卻又那么真切嘹亮。
推開門,廊檐下驀地撲棱棱竄出一群鳥兒,像受了驚嚇似的,抑或也正要出門找食去。細看,廊檐下竟有三四個大大的燕窩,瓷實白亮,如做工精美的工藝品。后來幾天,發(fā)現(xiàn)燕子們的作息跟山里人一樣有規(guī)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遙自在。大山里沒有娛樂廳,沒有酒吧,也沒有燈紅酒綠、鶯歌燕舞的夜生活,但有安寧美好的“夜”與實實在在的“生活”。
在“水云間”,一出門就能望見遠山。清晨,山上云霧繚繞,好似一團團仙氣裊裊而來。有的山峰湮沒在云霧里,只剩山尖尖,宛若海上的小島。山腳下,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開了,那么氣勢磅礴,層次分明,絲毫不遜色于婺源的油菜花田。沿著村中的小道步入農(nóng)田,也是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大約有幾百畝,開得無拘無束,開得熱烈奔放。有過農(nóng)村生活的我,對油菜花并不陌生,但面對大山里如此純美的場景依舊怦然心動。李花也開了,潔白如雪,暗香幽幽,映襯著青山碧樹,恐怕沒有哪一位畫家能畫出如此耽美的畫來。古山重的春天來得真早!我們蘇北此刻還在春雪飄飄呢。幸虧出發(fā)前,友人一再叮囑我們要帶些薄涼的衣服。沒有厚重棉衣的束縛,沒有凄冷雨雪的羈絆,被和煦的山風一熏,整個人都變得輕飄飄的了。
出了“水云間”院門,往右走過一座石橋,可以看見養(yǎng)蜂人的屋子。屋前有一個大大的空場,上面擺著蜂箱,旁邊就是“水云澗”景點。其實,整個古山重就是一個渾然天成的風景區(qū),里面的村村落落、民居小道、一草一木都是上了年歲的,無一不烙刻著光陰的痕跡。伴著潺潺溪流聲往上游走,竹林、香樟、馬尾松、杉樹、桃花、李花,次第印入你的眼簾。一股清新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偶爾對面走來淳樸的山里人,相視一笑,明媚如春,而后靜靜走過。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敝蒙怼八崎g”,晉朝大詩人陶淵明的詩句比任何時候更熨貼內(nèi)心。
“水云間”亭臺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