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地穿過一層薄霧,便來到了巷子口。
老家是我度過童年的地方,巷子里的風(fēng),永遠(yuǎn)不急不緩地吹著,高高的圍墻,歲月和風(fēng)雨磨損了當(dāng)年的風(fēng)光,巷子里的老房子保存著歷史的痕跡,小巷的記憶,在歲月的流逝里發(fā)酵,讓懷念越來越清晰。童年記憶里最揮之不去的,是清晨巷子里陣陣食物的清香,搭配雨后的濕潤水汽,剛剛好,是家鄉(xiāng)的味道。那時(shí)候,我不怎么睡懶覺,也許是因?yàn)樾『⒆佑肋h(yuǎn)用不完的興奮勁兒,再者便是食物給予我的動(dòng)力。因?yàn)橄镒永锏脑绮蜁r(shí)間是不成文規(guī)定好的,若是去晚了,便是空空如也了。
帶著雨后的愜意,我和哥哥走在前面,踏著青石板的一個(gè)個(gè)小方格,樂此不疲,姥姥跟在后面慢慢悠悠地走。我們循著食物的香氣,來到了巷子口,這里是無論來了多少次,也永遠(yuǎn)充滿新奇感的地方,我留下一句“姥姥,中午吃黃鱔,記得買啊!”便拉著哥哥沖入了不斷上升的熱氣之中,在霧氣中穿梭。
距離巷子口不過百米,路右邊有一家賣炒板栗的老店,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duì)。一口大鍋,火候正濃,粗沙與糖稀已經(jīng)經(jīng)過多次翻炒,發(fā)出“呲呲”的聲音,只見那位炒板栗的叔叔雙手將鍋抬起,上下顛著,板栗在空中翻了幾個(gè)身,在與鍋邊碰撞的那一瞬間又回到鍋底,等待下一輪翻炒,迸發(fā)出的火花中夾雜著栗子的清香,讓人聞到直咽口水。不過十分鐘,便排到了我們,手捧著熱乎乎的板栗,內(nèi)心十分滿足。輕輕咬開栗子殼便咬到了果肉,甜甜的,我們哈著一路的熱氣,走入深巷。
在距離賣燒餅的阿姨家還有數(shù)十米的距離時(shí),看到阿姨親切的笑臉,便叫喊著跑了過去。因?yàn)槎啻蔚墓忸?,我們已?jīng)和阿姨成了朋友。這家的燒餅又脆又香,連酥皮最外一層的芝麻都很有嚼勁,因?yàn)槭浅词熘笤偃錾先サ?。我愛吃甜的,哥哥愛吃咸的,阿姨把剛烤好的燒餅從爐壁上拿下來,拿紙袋包好,遞給我們:“快趁熱吃吧,涼了就不脆了?!蔽覀冞B忙說著謝謝接過燒餅,坐在一旁的樓梯上便吃了起來,阿姨笑著,看著我們兩個(gè)小吃貨大快朵頤。雖然這家生意不是特別紅火,但是阿姨從來都面露微笑,她心系著那些常來的老顧客,每天只做一定的量,不為生活而生活,也許正是因?yàn)檫@樣,這家的燒餅格外的好吃。把燒餅快速吃完后,我們跟阿姨道別,趕快回到巷子口,聽到姥姥的呼喚,我快速答了一聲“來了”,姥姥手中提著已經(jīng)買好的黃鱔,站在巷子口,我和哥哥跑過去牽著姥姥的手,在騰騰熱氣中離開了巷子。
栗子的軟糯清甜和燒餅的酥脆可口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巷子的陣陣霧氣中,包含著太多的情感,過去了很久卻依然純粹。在車水馬龍的今天,很難再聞到記憶里熟悉的味道。因?yàn)槲抑?,童年是匆匆的河流,一去不?fù)返。而童年最深的記憶,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永遠(yuǎn)是清晨陽光中最和煦的那一縷。
作者簡介:馬一涵,女,高三,西安高新唐南中學(xué)高三(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