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阝”這個偏旁,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沒錯,它就是雙耳旁,也叫雙耳刀。雖然它叫這個名字,但是它的含義和“耳朵”一點(diǎn)兒關(guān)系都沒有,只是因?yàn)樗瓷先ズ芟穸?,才被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有些漢字的雙耳旁在左邊,有些在右邊,因此,“阝”會因?yàn)槲恢玫牟煌?,而被俗稱為左耳旁、右耳旁。別看寫出來都是一樣的形狀,其實(shí),左耳旁和右耳旁可是大不一樣,它們來源于完全不同的兩個字。
左耳旁由“阜”字演變而來,“阜”在甲骨文中寫作,很像山崖邊的石磴,在小篆中寫作?!案贰钡谋玖x是土山,用以表示地勢或升降等意義。因此,左耳旁的漢字,所表示的含義多與山、土地、地形相關(guān),例如,“陡”意思是坡度很大,“陵”的本義是大土山,“陸”是高出水面的土地,“隧”的本義是墓道,“險(xiǎn)”的本義是兩面都是絕壁的山丘,“陰”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陽”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右耳旁由“邑”字演變而來,“邑”在甲骨文中寫作,在小篆中寫作。邑是一個會意字,從它甲骨文的字形里可以看出,上面的囗(wéi)代表城池的疆域,下面是一個跪著的人,代表人口,合起來就是人們居住的地方,表示城邑。因此,右耳旁的漢字,其本義大多與城鎮(zhèn)、區(qū)域、地名有關(guān),例如,“邦”的本義是建立土界,“都”的本義是建有宗廟的城邑,“郊”指城市周圍的地區(qū),“郡”是古代的行政區(qū)域。而像“鄧”“鄭”“鄒”“邢”等姓氏,最早都是古時候的地名。你身邊一定有這些姓氏的人吧?等下次見到他們,你就可以告訴他們關(guān)于姓氏偏旁的特殊含義啦!
怎么,你擔(dān)心會把左耳旁和右耳旁的含義搞混?別怕,只要記住“左阜右邑”這個說法,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