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綜放開采U+L與U+I型通風對瓦斯排放效果對比分析

      2020-05-06 12:48李晨旭
      山西能源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采空區(qū)

      李晨旭

      【摘 要】 U+L及U+I(W型)型通風是淺部煤層綜放開采時常用通風方式,根據(jù)礦井實際選擇合理通風方式對確保礦井生產(chǎn)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采用模擬分析以及現(xiàn)場調(diào)研實測技術手段,對礦井采取的U+L以及U+I綜放工作面瓦斯涌出、停斷電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礦井在不同通風方式下的優(yōu)缺點,并針對礦井實際情況給出不同通風方式適用范圍建議。研究成果可以為礦井選擇合理通風方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 綜放開采;通風方式;風排瓦斯;采空區(qū);遺煤

      【中圖分類號】 TD7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4102(2020)02-0004-03

      綜放開采落煤量及瓦斯涌出量較大,上隅角瓦斯容易超限,影響開采面生產(chǎn)安全。根據(jù)有關統(tǒng)計,上隅角瓦斯中采空區(qū)涌出瓦斯占據(jù)到70%以上,而采取排放瓦斯巷是治理采空區(qū)瓦斯主要技術手段之一?,F(xiàn)階段,礦井常用通風方式有U型、雙U型、Y型、U+L型、U+I型,其中U+L、U+I(W型)兩種方式在綜放工作面應用較為廣泛。文中就上述兩種通風方式應用過程中存在問題、應用效果等進行分析,并對瓦斯巷采空區(qū)瓦斯涌出及避免上隅角瓦斯超限的能力范圍進行探討,以便能為礦井選擇適合的通風方式提供一定參考。

      1綜放開采U+L與U+I排瓦斯概述

      1.1 U+L排瓦斯

      U+L通風將瓦斯尾巷布置在回風巷外側,具體見圖1。借鑒綜放開采Y型通風原理,采用U+L通風時在綜放面回風上隅角處布置木垛形成一段沿空留巷,使回風流部分通過留巷段并攜帶部分采空區(qū)瓦斯,最后通過瓦斯尾巷排放瓦斯,從而解決回風上隅角瓦斯超限難題。

      1.2 U+I排瓦斯

      采用U+I通風時將瓦斯尾巷布置在回風巷內(nèi)側,通過瓦斯尾巷將部分漏風攜帶的瓦斯排出,具體見圖2。

      2兩種通風方式瓦斯治理效果比對

      某礦主采2、3、9、11號煤層,厚度分別為6.7m、7.3m、4.8m以及5.2m?,F(xiàn)開采2、3號煤層,2號煤層埋深為210m,頂板為砂巖、泥巖,厚度分別為3.2m、5.3m;底板為粗砂巖,厚度為5.9m;3號煤層距2號煤層底板68m,頂板為砂質(zhì)泥巖,厚度為2.2m;底板為細砂巖,厚度為4.3m。2、3號煤層瓦斯含量在3.2m3/t,3.7m3/t,煤層無自發(fā)火性、煤塵無爆炸性。

      2.1模擬分析

      采用ANSYS軟件按照3號煤層賦存條件對采用U+L、U+I型通風時采空區(qū)瓦斯?jié)舛确治?。U+L通風模式下模擬結果見圖3。

      從圖3看出:(1)沿著煤層走向方向由于受到采面漏風影響,采面后方20~30m范圍內(nèi)采空區(qū)瓦斯?jié)舛燃s15%;采面后方30m~280m范圍內(nèi)瓦斯?jié)舛蕊@著增加,且回風巷側濃度高于進風巷側;采面后方280m以外瓦斯?jié)舛绕骄€(wěn)定在85%。

      (2)在豎向方向上,瓦斯?jié)舛葟拿簩拥装宓缴细擦严稁?nèi)呈現(xiàn)出逐漸增加趨勢,特別是在垮落帶與裂隙帶交匯處,瓦斯?jié)舛扔休^大變化。

      (3)沿煤層傾向從進風巷到回風巷瓦斯?jié)舛瘸尸F(xiàn)逐漸增加趨勢,排放口引導采面通風稀釋采空區(qū)瓦斯,降低上隅角瓦斯?jié)舛?。模擬顯示瓦斯尾幫、回風上隅角瓦斯?jié)舛确謩e約為1.1%、0.7%,上隅角瓦斯?jié)舛冉咏V井規(guī)定0.8%上限。

      U+I通風時采空區(qū)瓦斯?jié)舛确植记闆r見圖4。

      從圖4看出:(1)U+I及U+L通風方式下采空區(qū)內(nèi)在煤層走向、傾向以及豎向方向趨勢較為接近。

      (2)采用U+I通風時瓦斯尾巷形成的負壓區(qū)降低采空區(qū)瓦斯向回風巷上隅角涌出量,上隅角瓦斯?jié)舛仍?.4%,為允許上限(0.8%)的50%。

      (3)由于U+I通風時瓦斯尾內(nèi)錯回風巷,使得回風巷與瓦斯尾巷間產(chǎn)生風壓差,瓦斯尾巷尾風壓最低點。由于風壓存在一方面可使得回風巷后方部分采空區(qū)瓦斯向瓦斯尾巷流動,另外一方面瓦斯尾巷可以截留涌向回風巷的瓦斯,降低回風巷瓦斯?jié)舛?,從模擬結果看出,瓦斯尾巷內(nèi)濃度在1.4%,起到顯著的排放瓦斯效果。

      不同通風方式下的具體瓦斯?jié)舛饶M結果見表1。

      從表1清晰得出,U+I通風時上隅角、回風巷瓦斯?jié)舛蕊@著低于U+L通風,U+I通風方式具有更強的瓦斯排放能力。

      2.2現(xiàn)場測試分析

      2018年至2019年對礦井采取兩種通風方式的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具體統(tǒng)計得出的不同工作面瓦斯治理情況見表2。

      從統(tǒng)計結果看出,礦井采用U+I通風方式時采面由于上隅角瓦斯超限造成的斷電頻率遠低于U+I通風方式時斷電頻率,這表明在采面采用U+I通風方式在上隅角更不易發(fā)生瓦斯超限,同時在采面內(nèi)未有其他的高瓦斯點出現(xiàn),安全性更好。僅從統(tǒng)計結果得知,在礦井采用U+I通風方式瓦斯治理效果更為顯著。

      2.3綜放開采U+I通風瓦斯治理對策

      在該礦采用U+I通風方式時,主要采取的下述瓦斯防治措施。

      (1)強化瓦斯尾巷維護及配風管理。

      (2)對回采工作面前方瓦斯地質(zhì)、構造地質(zhì)、煤層各分層及頂?shù)装鍘r性等情況進行探測。

      (3)對各個綜放開采工作面來壓位置、強度、距離等礦壓資料進行歸納總結,掌握綜放來壓規(guī)律,便于后續(xù)的預測預報。

      (4)在進、回風巷隅角位置堅持退錨處理,使得切頂線以里頂板隨采面開采及時垮落。

      (5)采面正常生產(chǎn)期間應確保進風巷隅角切頂線位置處布置的風障質(zhì)量,密閉嚴密,在檢修時應去掉進風巷風障,及時對采空區(qū)內(nèi)的瓦斯疏排。

      (6)配合采用采空區(qū)埋管、引巷抽放、鉆孔抽采等多種瓦斯抽放措施。

      2.4瓦斯涌出異常防范措施

      (1)強化對機電設備管理,及時對設備進行維護,確保設備的防爆狀態(tài)完好,瓦斯斷電保護裝置處于靈敏、可靠狀態(tài)。

      (2)合理組織礦井生產(chǎn),杜絕出現(xiàn)突擊生產(chǎn)。

      (3)采用U+I通風方式時在瓦斯排放巷內(nèi)布置風速傳感器,監(jiān)測巷道內(nèi)風量,當出現(xiàn)風量異常時及時對原因進行排查。

      3總結

      (1)采用瓦斯尾巷治理采空區(qū)瓦斯涌出時,只有確保瓦斯圍巖穩(wěn)定,才可以實現(xiàn)瓦斯尾巷治理瓦斯功能,確保采面生產(chǎn)安全。采用U+I通風方式較U+L具有更強的瓦斯排放能力及經(jīng)濟性。綜合分析,在后續(xù)采面設計瓦斯尾巷時應盡量采取U+I通風方式。

      (2)U+L通風方式具備更強的適用性,可以適用復雜地質(zhì)及頂板條件,但是在具體使用時應做一些針對性改進,具體措施為:①改進回風巷與瓦斯尾巷間聯(lián)絡巷施工工藝,并適當縮短臨近聯(lián)絡巷間間距,強化對聯(lián)絡巷、瓦斯尾巷及聯(lián)絡巷與瓦斯尾巷、回風巷間交匯處圍巖控制;②加強放煤工作管理,滿足條件時盡量采用排尾支架放煤工藝,從而減少開采時采空區(qū)遺煤量,提升煤炭回收率,并降低采空區(qū)內(nèi)遺煤瓦斯釋放量。

      (3)當回采工作面具備以下條件時,也可以采用U+I通風方式在滿足治理瓦斯的同時提升煤炭開采率:①綜放開采時采面絕對瓦斯涌出量在23m3/min以上,上隅角瓦斯超限治理困難;②煤質(zhì)堅硬、構造簡單,開采附近無顯著地質(zhì)構造破壞帶,厚度在6.5m以上。

      【參考文獻】

      [1]李文斌.切頂卸壓沿空留巷工作面通風可靠性研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9,32(6):1-3.

      [2]趙亞杰.淺埋特厚煤層綜放工作面采空區(qū)遺煤自燃防治技術[D].包頭: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9.

      [3]楊盼.單一厚煤層高瓦斯綜放面上隅角瓦斯積聚與超限治理技術優(yōu)化[D].北京:中國礦業(yè)大學,2018.

      [4]常海雷,劉彥青,張浪,汪東,張書林,李偉.“U+I”型通風形式下綜放工作面采空區(qū)遺煤及支架上方煤壁瓦斯放散與運移規(guī)律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7,44(2):39-44.

      [5]劉洪偉.“U+L”型通風方式在高瓦斯綜放工作面的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15(4):55-57.

      [6]范紅偉.U+L型與U+I型綜放工作面瓦斯排放效果對比分析研究[J].現(xiàn)代礦業(yè),2014,30(3):84-86.

      [7]吳玉國,鄔劍明,王俊峰,周春山.綜放工作面“U+L”型與“U+I”型通風方式下排放瓦斯效果對比[J].中國煤炭,2010,36(3):101-103.

      猜你喜歡
      采空區(qū)
      不同配風量下Y形通風風流場分析
      采空區(qū)瓦斯運移規(guī)律實驗及數(shù)值模擬
      地下金屬礦山采空區(qū)安全治理方案設計探討
      煤礦采空區(qū)地質(zhì)特點研究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太平礦六復采區(qū)流場規(guī)律研究
      瞬變電磁法在多層采空區(qū)探測上應用
      采空區(qū)地基穩(wěn)定性研究及其技術對策
      煤礦采空區(qū)鐵路選線研究
      為采空區(qū)加上“安全鎖”
      均壓技術在采空區(qū)相連區(qū)域防滅火控制中的應用
      宿迁市| 永善县| 明光市| 麟游县| 墨竹工卡县| 彭山县| 昌黎县| 家居| 澄迈县| 科技| 凤台县| 琼海市| 柳林县| 依安县| 平顶山市| 延吉市| 梧州市| 平乡县| 深州市| 古交市| 彭泽县| 左云县| 平度市| 盐亭县| 达孜县| 海淀区| 江华| 白朗县| 新绛县| 雅江县| 旺苍县| 乌兰浩特市| 石渠县| 日喀则市| 灵宝市| 太康县| 韶山市| 个旧市| 马龙县| 县级市|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