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
春雷乍響,萬物復蘇,看著成群結(jié)隊、密密麻麻的小蠶從卵里鉆出來,我犯愁了——這么多小生命,叫我拿什么養(yǎng)活它們?。?/p>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guī)鹤尤ヅ笥鸭彝?,兒子第一次見到蠶就著了迷。朋友見了,便送給他一株桑樹及一些蠶。我提醒兒子,蠶只愛吃桑葉,而那株桑樹的葉子大概只夠養(yǎng)十條蠶,不可多要。但兒子在興頭上,根本聽不進勸告,一口氣要了近百條小蠶。
這么多蠶帶回家后,一開始還好,幾片桑葉就夠它們吃上一天。可蠶慢慢長大,食量也越來越大,幾片桑葉放下去后瞬間就被消滅得精光。朋友送的那株桑樹長桑葉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它們吃的速度。桑樹很快禿了頭,蠶也就過上了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饑腸轆轆的它們常常從盒子里爬出來,爬得到處都是。我們便胡亂拿萵苣葉、生菜葉喂它們,但把這些葉子當作副食,調(diào)調(diào)口味還行,當作主食卻不符合蠶的習性。于是,有的蠶餓死了,有的蠶拉稀病死了,到最后幸存下來的不足十分之一。
不過,蠶的繁殖能力是驚人的。就是這為數(shù)不多的幸存者,竟然產(chǎn)下了一千多枚卵。一千多枚卵也就意味著一千多張嘴,家里的桑葉連一百張嘴都養(yǎng)不活,又怎么能喂飽這么多張嘴?。烤驮谖宜伎家趺刺幚磉@個棘手的問題時,兒子主動提出只養(yǎng)二十條蠶,余下的全部送人。
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我們家的那株桑樹比去年長大了一些,應該能夠多長一些桑葉,加上后來我扦插的兩株,我估算了一下,養(yǎng)二十條蠶應該沒問題?!?/p>
真是吃一塹長一智,兒子能從養(yǎng)蠶這件事中收獲提前規(guī)劃的道理,我覺得難能可貴!
(編輯 旦旦)
編輯的話:俗話說得好,貪多嚼不爛。同一時間內(nèi)做的事情多了,很可能會導致哪件事情都做不好;貪圖的東西多了,很可能哪樣東西都沒把握好。所以,做事情、搞學習,都要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時間等做出合適的規(guī)劃,這樣才能提高效率,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