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
12歲的小男孩贊恩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他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販賣手工果汁外,還不時受到父母的辱罵和毆打。他的父母是非法居民,孩子們連起碼的出生證明都沒有,贊恩歷經(jīng)生活的磨難,最后,他因故意傷人罪入獄,并在絕望中將父母告上了法庭。
2019年4月29日,黎巴嫩現(xiàn)實題材電影《何以為家》在我國上映,所反映的一系列社會話題引發(fā)了大眾的廣泛熱議和思考。
妹妹被賣,贊恩氣憤出走
贊恩一家生活在黎巴嫩的貧民窟中。父母沒有正式工作,一大家人的生計令他們焦頭爛額。作為長子,12歲的贊恩每天要到房東的小店里打工,還要帶著弟妹們上街去賣果汁賺錢來維持家用。為了給女兒找個好人家,讓她“能有床睡,有更好的食物”,父母將年僅11歲的薩哈賣給房東的兒子阿薩德為妻。瘦小的贊恩拼命阻止瘋狂的父母,也沒能救下妹妹。他憤怒而絕望地離開了這個破敗又令人傷心的家。>>
【背景談】 因多年戰(zhàn)亂及敘利亞戰(zhàn)爭,近年來,黎巴嫩接收的難民已占到本國人口的23.2%,成為世界上難民比例最高的國家。影片原名《迦百農(nóng)》,阿拉伯語為混亂的意思。毫無秩序的街道,混亂的市場,人口爆炸的家庭,做買賣的小孩……都是每天真實發(fā)生和上演著的現(xiàn)實。而小主人公贊恩的扮演者本身就是困居在黎巴嫩的敘利亞小難民,他已隨父母在這里艱難地生活了8年。
被短暫收留,并擔起莫大責任
贊恩逃離了原來的生活,卻無法找到工作,多虧被在餐館打工的拉希爾收留。然而,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難民拉希爾既沒有合法身份,又沒有生育權(quán),她一邊撫養(yǎng)偷偷生下的兒子尤納斯,一邊靠假身份打工以獲取居留證。拉希爾最終還是被餐館老板辭退,又以“沒有身份”的罪名被捕,在監(jiān)獄里等待被遣返出境。
為了照顧年幼的尤納斯,贊恩想盡了辦法,但最終還是被房東鎖在門外。走投無路的贊恩,只能把尤納斯賣掉。>>
【觀影客】從沒得到過真正母愛的贊恩,在游樂園脫去旋轉(zhuǎn)馬車頂篷上女模特模型的外衣,使其露出乳房。正在哺乳期的善良的拉希爾并不認為這是一個男孩的惡作劇,而是把他帶回家,幫他洗澡,給他熱飯,讓贊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
而在拉希爾被捕后,贊恩帶著她的孩子,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多么的無能為力。他被逼無奈只能賣掉尤納斯。這不是一個道德選擇,而是人性遭現(xiàn)實碾壓后的絕對無奈。贊恩難過得淚流滿面,也讓觀眾心疼不已。
【觀影深一度】贊恩既要在新環(huán)境中面對種種艱辛與不公,還要去體會“離開了家其實也并沒有什么不同”的“雙重真相”,又要同時肩負起新的責任,和一份與血緣關(guān)系無關(guān)的情感付出。影片至此從家庭視野里的“以小見大”升華到更廣闊的社會維度―這和另一部黎巴嫩電影《羞辱》中始終圍繞在法庭場景和“個人歷史”周圍是截然不同的。
妹妹悲慘去世,贊恩傷人入獄
贊恩想離開這個罪惡的地方,他回家尋找自己的身份證明。然而,除了從父親口中得知他們一家都是黑戶外,還得到妹妹薩哈不幸去世的消息。贊恩從小就疼愛這個妹妹,兄妹倆的感情是這個家里唯一值得他懷念的事情。他再也忍不住滿腔的怒火,拿起殺豬刀直接奔向仇人的家。血債血還的代價是贊恩被捕人獄。>>
【對比談】電影《摔跤吧!爸爸》講述了在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社會中,爸爸為了不讓女兒和這個國家絕大多數(shù)女性一樣,長大后嫁給一個從未謀過面的人,然后庸庸碌碌過一生,于是幫助女兒成為摔跤冠軍的故事。而電影《何以為家》中的父母明明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還生一堆孩子,生完又無力撫養(yǎng)。前者強調(diào)的是女權(quán)平等,后者反映的卻是悲慘的社會現(xiàn)實,比如童婚問題在中東許多國家依然普遍存在。
贊恩起訴父母,拉希爾母子重閨
在獄中,贊恩無意中看到一個關(guān)注青少年問題的直播節(jié)目,夜深人靜時他拿起電話向節(jié)目組講述了自己的遭遇。不久,電視臺播出了贊恩的故事,輿論迫使他起訴父母的案件如期開庭。贊恩的請求義正詞嚴,但這起案件卻最終無果,因為這對整個黎巴嫩社會來說都是一個無解的難題。但最終贊恩還是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證件照,刑滿釋放的拉希爾也接回了自己的兒子尤納斯。>>
【導(dǎo)演訪談】娜丁·拉巴基:我沒有找專業(yè)的演員, 因為我不希望這是一部“演”出來的電影,這些悲劇不僅是銀幕上的故事,更是每天發(fā)生的事實。
電影的最后,贊恩可以得到一張印有自己名字的身份證明,他幸福地笑了?!斑@是在隧道盡頭給你的一點點勝利的光芒,正是這點光芒,讓你可以繼續(xù)前行。”這樣輕巧、開放的結(jié)局,或許是希望能夠鼓勵更多的贊恩站出來。就像電影結(jié)尾說的,愿每個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編輯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