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彤
“回家,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老楊洗著菜,感受著電視廣告中營造出來的熱鬧氛圍,這清冷的早晨仿佛也被染上了一層薄薄的暖色。
他莫名地走到手機旁,愣了一會兒,低頭看著胸前雖舊但干凈的女士圍裙,擦干了手。再次拿起手機,撥通了女兒的電話。
“嘟……嘟……嘟……嘟……”
他擔憂地掛斷了電話,手微微顫抖著,茫然地看著墻。
“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0522例,累計死亡病例426例……”他聽到電視里的播報聲,無力地轉過身來,對著電視開始發(fā)呆。
尖銳冰冷的聲音劃破了死水般寂靜的小區(qū)。社區(qū)喇叭還在喊:“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就在我們身邊,必須提高防范意識,保持高度警惕……”他走向陽臺,默默地關上窗戶。
……
是夜,窗外繁星點點。
“疊個千紙鶴,再系個紅飄帶,愿善良的人們天天好運來……”手機鈴聲響了。他徑直走向手機,故作輕松地接起。
“喂……誒,閨女啊,什么時候能回來呀,你想不想爸?爸可是給你包了你最愛吃的韭菜羊肉餡兒餃子呢!”老楊細微的汗水從額頭順著他笑得幾乎皺成一團的臉緩緩流下,幾顆黃牙似乎搖搖欲墜……
“哎呀,老爸,您別擔心啦,會很快的。我當然想您,也想回家。我向您保證,一旦疫情結束,我一定以雷神和火神般的速度回家吃餃子!”老楊聽得出來,電話那頭的聲音,與往年比起來,多了幾分成熟,也添了幾分隱忍。
老楊是了解閨女的,知道她從小就倔。一旦決定,十頭牛都拉不回來。這幾天他一直關注著疫情,心里是既擔心又欣慰。
“那你可得快點回來,要不然我可把餃子吃光了!”
“知道啦!爸,好了不說了,我要去工作了,千萬記得看微信上我給您發(fā)的防疫知識,您自己也要注意身體……”
“放心吧,你快去忙吧。記得有空給我打電話啊,我就在家安安心心等你回來。”
老楊掛斷了電話,望著妻子的黑白照片,撓了撓頭。繼而點上一根煙,陷入了沉思……
他始終無法忘記2003年的那一通電話。當年,他的妻子也是毅然決然地選擇奮戰(zhàn)在一線。只可惜,她最終沒能回家……
“老伴兒啊,閨女也長大了。我也尊重她的選擇,就像當初尊重你一樣。我……我只希望,你在天之靈能保佑咱們閨女,早日回家?!?/p>
照片上的女人眉目清秀,笑魘如花。在白大褂的襯托下,宛如一位誤降人間的天使,使人移不開眼。
在淚水中,老楊仿佛看到記憶中女兒的模樣與照片上的人漸漸融為一體。
他聽到電視里的聲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便起身默默地擦干眼淚,走進廚房,準備煮餃子。
夜深了,電視里還在唱著:“黎明的那道光,會越過黑暗,打破一切恐懼。我能找到答案,哪怕要逆著光,就驅散黑暗。有一萬種的力量,淹沒孤單,不再孤單。”
嘴角上揚。閨女會平安回家的,他想。
指導老師點評:本文選取了身邊事,作者寫了 “老楊”等待在戰(zhàn)“疫”一線的女兒回家過年的擔憂和矛盾的心理。以電話對話的形式展開,寫出了兩代人投身抗擊疫情的勇氣和擔當。老楊想穿越萬家燈火擁抱女兒,盼她歸家。可是他也明白,女兒延續(xù)了妻子的選擇,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了做她們該做的事,做了“守護者”。兩代人薪火相傳,女兒定能戰(zhàn)勝疫情,平安歸來。文章選取了生活中的動人細節(jié),從小處著筆,寫出了潛藏于心的真情實感,非常打動人心!
(責任編輯 / 劉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