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國
庚子年本就是60年才一輪回,在這一甲子年輪中,2020年正月的特殊可以說六十年難得一遇。與往年相比特殊的有些太特殊了——不敢出門。即便因為生活上的柴米油鹽不得不出,也是誠惶誠恐,唯恐避新冠病毒不及。進入超市購物事畢,也總是匆匆忙忙往家趕,身后像是有人拿著鞭桿催趕似的。唯有宅在溫馨的小家中才敢放心。只有這樣,也只能這樣,才敢放心,無所顧忌地去做些自己喜歡的事而不去顧及媒體中常提到的新冠病毒的騷擾,頗有些無奈。凡事物極必反,宅家宅得過久了,心中不免會升騰起一種執(zhí)著地渴望。一門心思就想在那屋外藍色的天空下,到迎賓橋上溜達溜達腿腳,舒展舒展筋骨,呼吸呼吸鮮活流動的空氣,順便看看那些親切而熟悉的景與物,尤其是站在橋上看夕陽西下那別樣的景色。
恰逢今日周末一日當中的申時,自己私下里壯了壯膽,鼓了鼓勇氣,戴上口罩,武裝好防護,懷揣十二分膽量前往自己往日里經(jīng)常漫步的迎賓橋上溜溜坐久了不便利索的腿腳,也算是對自己宅家呆久了的一種犒賞和彌補。
打從踏上迎賓橋的第一步起,那熟悉的景物,那摻雜著像是泥土,像是芳草,也像是說不出的味道的新鮮的空氣,讓我胸中升騰起一種難以言狀且難以抑制的興奮和激動。就像一個幼稚的孩童,自不量力,開始有了個用笨拙的步伐丈量起迎賓橋長度的愚笨想法。從橋頭起到第一根華燈丈量了31步,第一根華燈到第二根華燈又丈量了52步,往后只要邊走邊數(shù)燈桿不就能算出了整個橋的長度嗎。想到此,不免為自己這點兒小聰明竊竊自喜了好一陣兒。漫步走著,默默數(shù)著,忙里偷閑還不失時機地眺望橋兩邊的景與物。
御河依然冬眠般冰封著。不過那冰面的顏色已變幻的中間深兩邊白,似乎在悄悄告知著人們,春風即開御河水,清冽波光欲粼粼。俯瞰兩岸帶狀綠化公園的樹木枯枝,不經(jīng)意中發(fā)現(xiàn)春風從遠處輕悄悄的,像頑童調皮愛鬧般戲弄著樹木枯枝微顫抖動。想必是春風在喚醒樹草,喚醒起萬物與人類抖擻精神去戰(zhàn)勝新冠肺炎疫情,帶著美好的希望一路向前去。春風依然是那么輕悄悄的,穿過帶狀綠化帶的樹木,身手靈巧地爬上了橋。從身邊輕輕掠過,就能感受到春的氣息,領悟到春風里原來也包含著一種令人感動的柔情與溫馨。
站在橋上北望遠處的北都橋,雄偉的鋼制拱架就如飛躍的彩虹敦敦實實地橫跨在御河兩岸,巨大的鋼拱風撐就像巨人的手臂牢牢抓住這道飛架的彩虹,生怕丟了似的?;厥啄贤h處的南環(huán)橋,卻又是另一番風景。橋面上從西向東、從低至高、排列有序的三座無背索斜拉拱塔,四季紛紛,日復一日,索索叨叨又不厭其煩地向世人述說著大同北魏、遼、金三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時期的三代精華和以云岡石窟為標志的歷史文化藝術上的三個巔峰。也述說著大同經(jīng)濟建設的蓬勃發(fā)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
光顧著飽飫眼福,忽然間才發(fā)現(xiàn),竟然不知道已然走過多少根燈桿,忘記了計數(shù)。這算,腳步丈量橋長算是前功盡棄了,后悔且有些可惜此前白費的功夫。唉!一心真是不可二用,千真萬確!
走到橋的另一端,猛然想起夕陽西下迎賓橋那別樣的景色,那才是最美的?;厥孜魍?,夕陽慢慢斜下,落得是那樣沉穩(wěn)與自信。那一抹略帶微微紅色的陽光播撒在迎賓橋上,披掛在橋兩邊大理石圍欄上,讓白色的身子穿戴起了柔媚的春光。渲染著我也不得不穿戴起了柔媚的春光,著實享用暖暖的春意。抬眼望去,筆直寬暢的馬路上疾馳的汽車,帶著呼呼的聲響,一輛追趕著一輛,甚至是一撥追趕著一撥,上趕著似的,噶然停頓在十字路口紅燈面前。綠燈亮時,又是瘋一般的向前駛去,還和變燈前一樣,帶著呼呼的聲響,一輛追趕著一輛,甚至是一撥追趕著一撥,上趕著似的。想必是那駕車人亦或坐車人工作勞累了一天都急著忙著回到各自的那個小屋,去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
不遠處參差不齊的樓房靜默地佇立,愜意般享受那落日余暉的眷愛,得意之情一覽無遺,毫不遮掩地向世人炫耀著什么。樓頂上斜下的夕陽煞是好看,夕陽穿過飄云,將余輝撒落在云上,竟然折射出另一個太陽,形成夕陽的倒影,就如同夏日里御河兩岸的景物倒影在河里一般。只不過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倒影的景象是反著罷了。夕陽慢慢西下著,帶著光輝,帶著溫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沿著固有的路線下沉在遠處延綿不斷的西山后。眼前這一快一慢、一動一靜、一近一遠的景象,自然而然般寫意出一幅鮮活的、生動的、天地人和諧合一的美麗畫卷。
“一年之計在于春”,“雨水”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春天不正在領著我們一路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