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紅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杏林分院,福建廈門361000)
肺結核為臨床常見的結核病,多因為炎性作用致使肺循環(huán)障礙,患者肺動脈壓因阻力增加而增加,并且可導致右心室擴大、肥厚,形成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造成患者病情出現(xiàn)進一步加重,甚至可誘發(fā)心衰等嚴重并發(fā)癥,增加臨床治療難度[1-2]。肺結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具有病程長、病情重以及復發(fā)率高的特點,為了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3]。本研究對綜合護理干預老年肺結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效果實施如下探究。
本次隨機選取的78研究對象均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肺結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設為各39例的對照組與干預組。對照組中男23例,女 16 例,年齡 65-72歲,平均年齡(68.5±1.2)歲,病程 6-13年,平均病程(9.5±1.2)年;干預組中男20例,女19例,年齡63-74歲,平均年齡(68.5±1.8)歲,病程 4-15 年,平均病程(9.5±1.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常規(guī)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密切病情變化,給予常規(guī)健康宣教,講解日常飲食、用藥以及護理注意事項。
1.2.2 干預組 開展綜合護理干預。(1)健康宣教:采取集中授課與針對性指導開展聯(lián)合宣教,詳細講解肺結核、肺心病的產(chǎn)生原因、傳播方式以及預防措施,并列舉治療效果良好案例,讓患者對疾病形成正確認識;指導患者盡量取半臥位或側臥位,并針對性講解護理措施的原因與作用。
(2)心理護理:增加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定期組織舉辦病友交流會,交流疾病治療與護理心得;引導家屬加強對患者的關心與鼓勵,陪同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和治療,對患者治療、護理行為給予監(jiān)督;播放舒緩音樂,使用漸進性肌肉松弛法指導患者開展放松訓練,讓其盡可能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
(3)基礎護理:由專業(yè)營養(yǎng)師與家屬依據(jù)患者病情及飲食喜好共同制定營養(yǎng)方案,由康復治療師制定并指導患者開展抗阻訓練、呼吸運動以及有氧運動鍛煉;合理控制輸液速度,保持室內(nèi)處于60%左右的相對濕度,指導家屬按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溫水擦浴,指導患者正確咳嗽,增加飲水量,排痰困難時需要及時給予輔助排痰或霧化吸入濕化氣道;叮囑患者及家屬嚴格遵醫(yī)囑按時、定量用藥,氧療過程中告知患者與家屬低流量吸氧的重要性,嚴禁隨意加大氧流量。指導患者開展腹式呼吸以及縮唇呼吸,保證吸氣時間在呼氣時間的兩至三倍。
比較兩組患者經(jīng)過護理前后的6min步行距離(6MW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 1s用力呼氣容積(FEV1),對比評價兩組的護理滿意度。使用我院自制調(diào)查表評價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量表滿分為100分,依據(jù)評分范圍將滿意度等級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對應評分分別為80以上,61-80分,60分及以下,滿意度=100%-不滿意率。
使用SPSS22.0軟件對研究內(nèi)數(shù)據(jù)開展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計量資料表示為±s,組間比較結果分別以χ2、t檢驗,檢驗結果以P值為準,低于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經(jīng)過治療后的6MWD長于對照組、FEV1以及FLVE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 1所示。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干預組遠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 1 治療前后6MWD、LVEF、FEV1水平情況(±s)
表 1 治療前后6MWD、LVEF、FEV1水平情況(±s)
組別例數(shù)(n)6MWD(m)FEV1(%)LVEF(%)對照組干預組t值P值39 39治療前142.81±6.13 143.09±6.52 0.195 0.846治療后195.38±9.76 206.52±9.54 5.097 0.001治療前47.23±4.29 48.05±3.67 0.907 0.367治療后52.47±5.12 58.23±4.29 5.385 0.001治療前40.17±6.18 40.21±5.83 0.029 0.977治療后53.78±7.84 62.94±6.73 5.536 0.001
表1 治療效果對比[n(%)]
老年人群是肺結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高發(fā)人群,極易合并感染,病情較為嚴重,且老年人群的身體機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退化,如不能接受恰當?shù)闹委熍c護理,極易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
脅[4-5]。
在本次研究中,干預組經(jīng)過治療后的6MWD長于對照組、FEV1以及FLVE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對此結果產(chǎn)生的原因實施分析主要是綜合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獲取更為全面、優(yōu)質以及系統(tǒng)連續(xù)的護理,通過開展健康教育能夠讓患者及家屬良好掌握疾病以及疾病防治知識,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通過開展心理護理,增加對患者的關心與鼓勵,并利用病友會的方式,讓患者獲得家庭、社會以及醫(yī)護人員的支持,并同時輔以放松訓練、音樂療法,有利于幫助患者改善負性情緒,保持積極良好的康復心態(tài),更加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與護理。指導患者取正確體位,提供溫度、濕度適宜的病房環(huán)境,有利于減少機體耗氧量,降低心肺負擔[6-7]。通過合理控制輸液速度,加強皮膚護理,能夠保障機體液體負荷耐受度,避免壓瘡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給予合理的輔助排痰措施有利于保持呼吸道暢通度,避免出現(xiàn)二氧化碳潴留、窒息等癥狀的產(chǎn)生;加強氧療護理可使氧療的順利完成得到有效保證。通過制定并開展合理的飲食、運動及康復鍛煉,有利于增強機體抵抗力,發(fā)揮舒張心臟、增加胸腔容積的作用,進而實現(xiàn)改善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的目的[8]。
綜上所述,通過為老年肺結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提供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